APP下载

如何利用课堂进行有声朗读,提高学生语言素养

2020-10-21叶玩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叶玩英

【摘要】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且缺少朗读的课堂会使教师发现不到学生普通话是否标准,无法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能够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语言,在读中提升对文章的品味。这样的多元化课堂可以使学生有效积累语言知识,促进语文能力的综合性发展。教室要认识到朗读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加课堂中朗读环节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有声朗读教学 培育语感提升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057-01

朗读就是用指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感情的读与诵,将书面语转化为有声语言,增文章的抒情性。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马上能够形成的,而是通过多次的训练与整改,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朗读风格,将所文章中的知识与重点为我所用。朗读是辅助积累的过程,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之说,可见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在今后教学中巧妙运用朗读内容,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

一、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基本安排学生进行速读与默读,虽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朗读教学环节,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朗读教学渐渐被取缔了。大部分教师认为朗读浪费课堂事件,是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我们企图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但是这样的收获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阅读中的默读速读方法基本将文章内容一带而过,对于文章的深入解析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朗读必不可少。

比如以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为例,学生通过朗读《乡下人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乡下生活的惬意,同过朗读《三月桃花水》可以品味到散文的优美,通过朗读《千年圆梦在今朝》可以见证到国家科技的发展,通过朗读《海上日出》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无限好。如果学生不参与朗读,他们将缺少对于语言的琢磨,以一致的阅读感受去阅读不同风格层次的文章,从而难以展开想象,或许以无法深入理解文章,更不要说语感能力的积累了。

语文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死气沉沉默不作声的语文课无法让我们深刻的沉浸在语言的奥妙世界。所以,不读,就不是语文课。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语言的魅力,凭借着我们的母语优势,领略不同文章中的丰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增加朗读的比重与频率

小学课本中的文本虽然以注重基础为主,但是很多篇目文质兼美,十分适合用来训练学生朗读。所以,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把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将之贯彻下去,增加朗读在课堂中的比重与频率。

学生在拿到一篇课文之前,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帮助其养成朗读的习惯,学会在朗读中品悟到语言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小诗《白桦》时,由于诗歌比较简短,学生很难从中捕获到重点信息,读起来也过于敷衍。但是通过出声朗读的方式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重复性的朗读还会让学生走进诗歌,深刻领略雪中的白桦树的景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做好朗读示范,让学生把握到情感重点,或者通过增加配乐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要在备课时,规划好本节课的朗读方式和朗读重点,要么在朗读中体悟情感,要么在朗读中体会词语的妙用,这样才能将朗读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能够在朗读中畅所欲言

课堂上的朗读活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状态组织多种朗读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提高个人的规范性语言的使用频率,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不经意的训练中得到提高与增强。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朗读比赛,小组成员给对方进行课文朗读,并发现朗读中存在的不足,给其他人帶来借鉴意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对文章的朗读方式做出知道,抑扬顿挫的安排怎样才能达到最好,从而活跃班级氛围。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中的技巧,并将之分析出来,锻炼学生当众发言的胆量。

学生在朗读活动中,除了对文本进规范性的读以外,还需要有逻辑有思考的述说,这会在不经意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在探讨中还能够文本的精妙之处,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带来受益匪浅的影响。

四、加强审美体验

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过后,可以走进文本,带着情绪感受文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能够给听者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形成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

举例来说,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审美体验才能将古诗中简练的语言扩展看来,从而分析出古诗文本的内涵。但是学生对于古诗的解读能力尚有不足,则可以通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式来增加古诗的理解程度,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很多文章为了宣泄某种感情,会采用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第一遍看时难以理解,但是在反复朗读后,则会感受到文章内涵,并走进文章,使读者情感达到高潮。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朗读环节不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专属,而是要贯穿到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的始终的,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传授学生的朗读技巧,规范学生普通话的使用,增加课堂中朗读环节的频率,将朗读在课堂活动中的最大化作用充分展现,实现指导与训练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梁慧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59-61.

[2]于柱.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J].学周刊,2020(15):109-110.

[3]任雁.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67-68.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探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让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新境界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