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电影的形式对著名人物档案的开发利用

2020-10-21邓振

兰台内外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影开发利用

邓振

摘 要:本文通过观看电影《为国而歌》之后,对以电影的形式对著名人物档案进行开发利用进行思考。全文通过介绍何为著名人物档案、分析了以电影的形式对著名人物档案开发利用的优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著名人物档案;开发利用;电影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电影《为国而歌》于2019年10月18日在全国公映。电影《为国而歌》被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主席仲呈祥评价为“培根铸魂”之作。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成长以及谱写出中华民族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为主线,讲述了深处民族危机的战争年代,一批有志青年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旧中国,鼓舞世人觉醒,激励前方战士浴血奋战的故事。“档案在影视作品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提高影视节目的收视率、增强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

一、何为著名人物档案

学术界把人物档案称为“人物全宗”。所谓著名人物就是指在某一领域里有造诣、有影响、有名气、有贡献,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著名人物档案是建立在“人物全宗”档案的基础上,指著名人物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的各种文字、声像材料和实物等。内容涉及著名人物的:生平方面,活动方面,成果方面,评价方面,与著名人物有直接关系的材料,以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

玉溪市档案馆就收集了从不同角度反映聂耳各方面情况的档案:聂耳的评价、音像、其它材料(中日纪念聂耳活动情况),还有实物。其中主要包含:《聂耳纪念册》《聂耳纪念书》等著作;歌曲《聂耳全集》、乐曲2盘;聂耳跟亲人、友人,以及聂耳学习、工作、生活、剧照等照片118张;聂耳的纪念章(日本发行2枚、玉溪发行13枚)以及一些纪念聂耳的信封。昆明西山脚下还有一个聂耳纪念馆,里面也有聂耳的不少档案。

二、以电影的形式对著名人物档案开发利用的优点

1.扩大著名人物的知名度

利用著名人物档案开发的电影,大多数是体现爱国主义、革命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利用著名人物档案资源,真实呈现了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突出了著名人物的光辉形象。电影将枯燥的档案,通过场景的灯光、布景、结合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现给观众,激发观看电影的兴趣。电影的传播范围广,扩大了著名人物档案的传播范围。电影通过对著名人物的重点刻画,无形中又提高了著名人物的知名度。

2.电影内容更为真实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本质特征。著名人物档案能够丰富电影的创作题材,提高电影的收视率,增强电影的文化内涵。电影在创作之初,就需要对背景深入了解,要对著名人物档案材料仔細研读,对档案资源深入挖掘,在拍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不同载体档案。对著名人物的塑造,场景布置,服饰搭配,剧情的安排,处处离不档案。依据档案开拍的电影,内容更为真实,更具说服力。

3.电影提高人们的社会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人们对档案以及档案工作的主观印象。比如看完电影后,人们就会有兴趣从各种渠道了解聂耳的档案,以此来印证电影里的各种故事情节。同时,再看照片《初到上海的聂守信》《聂守信和联华歌舞班队员》《聂耳、田汉和友人合影》以及聂耳的书信日记等档案,就会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以电影的形式开发利用著名人物档案的难点

1.著名人物档案的构建问题

电影《为国而歌》的导演、编剧青山老师,在编剧前做了两年多的准备,整理了3万多字的素材资料,故事脉胳,参考了大量介绍聂耳的生平、照片、日记和书信的学术著作《百年聂耳》(档案的编研产品)。这些都为剧本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影片结尾都是聂耳生前旧照片的展示。档案馆首先要构建著名人物的档案,才能够根据这些档案开发电影。著名人物档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来源不确定性(大量散落在民间)、材料广泛性(是反映人生轨迹的材料,内容包罗万象)、人物材料个人的特殊性。因此著名人物档案的征集具有一定的难度。

2.面临资金的问题

我国档案部门一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各项工作因为资金问题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档案部门的资金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有限的资金基本用于核心业务以及基础性工作。著名人物档案的开发,因为资金的限制,开发层次较浅,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利用方式(如档案产品编研、档案展览等花费较少的开发方式)。电影的拍摄成本较大,需要导演、演员,各种场景的布置,拍摄的设备等,这些都离不开资金。对著名人物档案通过电影的方式开发利用,仅仅靠档案部门是不够的。

3.剧本拍摄的问题

电影的创作过程与著名人物档案的开发过程是紧密结合的。电影的选题策划、稿本创作都需要对著名人物档案的档案资源进行筛选、整合。电影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即票房、收视率。著名人物档案的开发,考虑的是社会效益。电影的选题、剧本的编写都要以著名人物档案史实为主,要有档案工作者的参与。电影能获得高的收视率,被大众所喜的关键,是电影的内容——也就是著名人物档案。“‘档案资源为王要求在档案影视作品中开发档案资源,必须深层次挖掘档案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力,而不是仅停留在表面。”

电影的拍摄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有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这些都是档案部门缺乏的。难度极高、专业性强的拍摄技术,完整的设备,演员的选择,对大众兴趣的把握等问题,仅依靠档案部门一己之力还是非常困难的。

四、以电影的形式开发利用著名人物档案的对策

1.积极构建著名人物档案

2012年2月国家档案局就发布了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明确将“著名人物档案”列入综合档案馆的收集范围,因此建立著名人物档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各级综合档案馆都应立足本地,建立著名人物档案,丰富馆藏资源。“这些档案材料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也增加了影视作品的权威性。”其次,拓宽著名人物档案的各种收集渠道。我们要从著名人物本人、后代、亲属、他人、曾经的工作单位、图书等部门着手,采取各种方法向社会征集。如果是在世的著名人物,还需要经常联系,不断给个人全宗增添新的档案材料。最后,建立著名人物档案数据库。档案馆要将人物档案数字化,将文字、照片、音像、实物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材料转换成电子档案,将著名人物的档案史料制作成生动反映时代面貌的著名人物档案数据库。

2.档案部门寻求多方合作

档案部门应寻求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利用著名人物档案。首先,档案部门要寻求多方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档案部门可以争取政府支持,努力寻找赞助商赞助,积极吸引各方众筹。其次,档案部门可与高校联合开发。电影公司,具备影视媒体现代化技术上的优势,具有开发电影的专门人才,这就有效解决了档案部门技术、电影创作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3.档案部门对著名人物档案利用的把控

档案电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档案部门与电影公司合作的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电影的选题策划阶段,需要查阅大量的著名人物档案,对内容进行挖掘、整合,提炼。档案部门不仅提供著名人物档案原件、编研产品,还要共同参与选题、策划。档案部门要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效益。其次是著名人物档案资源整合利用阶段。最后是著名人物电影剧本创作阶段。电影剧本的编写,本质上也属于著名人物档案的编研工作,利用档案时要注意:一是妥善处理保密与利用的关系,二是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三是在利用著名人物档案资源时注重相关的知识产权。

4.举办著名人物档案展览

为了增强大众对著名人物的了解,宣传档案的历史价值,档案馆可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作用,统筹规划展览,让我们的著名人物专题展对广大观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首先,我们的档案展览要确保档案味道浓厚,资料收集要丰厚,让展览丰富、诱人,内容涉及著名人物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又要有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其次,我们要发掘展览的亮点,打造精品展览。以电影影《为国而歌》为例,我们可以举办一个聂耳的人物展,把聂耳的档案,聂耳档案的编研产品,以及《为国而歌》的剧本(也算是档案编研成果)以及《为国而歌》这部电影都作为展览的内容。这样的展览不仅有爱国意义,也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丽琼.利用档案创作影视作品浅谈[J].档案,2012

[2]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徐俊杰.档案影视作品中档案资源的开发研究[D].南京大学,2016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电影开发利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