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途径

2020-10-21李思琦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

李思琦

摘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学段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遵循教育的规律,螺旋上升,做好衔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整改途径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做实这一奠基工程,做好幼小衔接,显然成为幼儿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幼小衔接,究竟衔接什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早在1990—1994年就进行了合作研究,研究中明确提出,幼小衔接应该始终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

二、当前幼小衔接的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很多幼儿园将幼小衔接错误地理解为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用对一年级学生的标准要求学前儿童。尤其是一些民办幼儿园,缺乏专业性指导,教师专业性不强,整日教学活动就是以教授知识为主,学习活动就成了写写算算,学习变得单调乏味,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村级学校的学前班,干脆由六年毕业的老师来教,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教到六年,课程就是语文、数学、画画、游戏等,所有课程都由一个老师担任。无形中将小学六年制变成了七年制。语文就是学习一年级生字,数学就是学习一年级计算,画画就是自由发挥,缺乏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游戏就是玩一会,缺少规则意识的培养。公办独立的幼儿园好一些,课程能够丰富多彩一些,但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还缺乏耐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缺乏思考,有时候强制性较多。

2.幼小衔接过于形式化。近几年来,关于幼小衔接上级教育部门呼声比较高。但在幼儿园教育中,行动还远远不够。有不少公办幼儿园,在暑期毕业之前,幼儿园组织大班的孩子到当地小学校园进行参观。一个上午的时间,幼小衔接工作就做完了,显然只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实效。幼小衔接绝不是到小学参观一下校园、食堂、教室,拍拍照而已。这只是对小学生活外部环境的认识,真正的幼小衔接是要体现在对孩子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幼小衔接也不仅仅针对大班,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的理念都应该有所渗透。

3.幼小衔接家长不买单。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直以来成为所有家长的共识,从牙牙学语开始,家长就恨不得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算上幼儿园了,学数数,学计算,学写字才是正事。经常做手工、学画画、做游戏、搞活动简直就是没用的,耽误孩子一年级入学。所以,有些家长对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并不买单,有的转园,有的向学校提出建议,有的回家灌输孩子一年级课程内容。家长的观念制约了幼小衔接的深度开展,使幼小衔接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4.幼小衔接小学不参与。关于幼小衔接小学教师缺乏关注,他们认为完全是幼儿园的事。在孩子入一年级之前,不能与幼儿教师积极沟通,参与教研,进行分析,分享经验。孩子刚进入一年,缺乏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自制力等方面的了解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完全以孩子的知识储备给孩子贴上标签,不能很好地启发引导,让孩子尽快适应,幸福参与到小学学习生活中。

三、整改途径

1.重能力习惯培养,优化幼儿教育。一方面,在日常活动中,时刻注重对幼儿独立意识、规则意识、生活能力、以及情商等的发展。比如,引导幼儿学会擦擦桌椅、扫扫地,时刻保持班级卫生清洁、桌椅整齐。遵守作息时间,进餐不语,入园不迟到不早退,严格要求自己。做游戏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等。另一方面,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尤其是思维能力很重要,不要只告诉幼儿1+1等于2,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写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学生也要写字,但要少写,不能机械重复地抄写。重点让学生书写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在活动中能够认真倾听的孩子,教师可以表扬:“XX同学真棒,别人讲故事你听得那么认真!”通过这样榜样激励,就让幼儿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每天固定时间让孩子们一起读书,并开辟时间让孩子讲一讲、说一说,从而在阅读同时,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总之,学前教育做好入学准备教育,重点是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准备。

2.转变家长的观念,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要通过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家长转变观念,配合幼儿园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情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能力、多种兴趣、良好习惯等。比如阅读表达能力的培養,每天要与孩子一起读故事,鼓励孩子读完故事讲给家长,并能在学生卡住的时候给予引导启发,学生能将故事讲完整,要不惜表扬。既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应该独立完成的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家长不要代替,比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被褥等等。

3.与小学搭建平台,共探衔接策略。尤其在幼儿离开幼儿园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这个重点时段,幼儿园和小学要适当沟通,教师间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困惑、问题进行研讨。可以开展有特点的幼小衔接课,邀请小学教师参与,课后进行讨论,提出幼小衔接中注意的事项和努力的方向。同时,离园之前,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不仅参观外部环境,也要深入小学音乐、绘画、体育等社团活动,并一起在校园里做游戏活动,从而对小学校园产生向往之情。另外,小学教师做好入学后的适应教育,把入学后教育的起点降到符合幼儿与小学交叉阶段特点的水平,使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结语

综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幼小衔接的内涵、问题、对策进行简单思考,还很不成熟。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幼小衔接,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殷远莉.幼儿教育工作如何做好幼小衔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4).

[2]邓冬梅,叶子霞.浅谈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学校教育研究,2016,(08).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问题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