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策略分析

2020-10-21赵德凯李丽娟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策略新媒体

赵德凯 李丽娟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高校思政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媒体成为了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的媒介,在新媒体逐渐多功能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对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精准化,有必要深入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工作的开展途径,进而有效地拓宽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策略

随着新媒体媒介发展的成熟,新媒体作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媒介已然进入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范围中。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背景下表现出积极活跃的态度,是新媒体能够成为一种辅助教育工具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普通的思政教育模式而言,新媒体在积极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上更加具有优势,在提升思政教育成果上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涉及的概念范围较广。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渠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发往信息接收的终端,从而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在高校的环境中,新媒体覆盖了学生碎片化的时间。随着学生社交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例如微信、微博、贴吧等软件的出现,使学生有了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从而方便思想的交流与文化的碰撞。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学生凸显个性,从而使得新媒体工具逐渐拓展包含有定制化与个性化的功能。因此,新媒体能够对高校学生的社交方式产生影响[1]。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多数的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以及日常的管理之中,而这种类型的集中教育在解决个人问题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不能够彻底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新媒体在开展个性化教育方面十分具有优势,其化繁为简直接架起沟通的桥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动态,进而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工作的教学。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的帮助下能够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成效,但是也要注意新媒体中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把握思政教育的规律

科学的思政意识能够有效地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育逐渐以学生为教育之本,围绕学生进行教育工作。而思政教育同样需要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才能够符合学生成长的需求。因此,要求教师以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对于教育对象进行全面的解读[2]。在具体的做法上,需要贯彻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等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当代高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往往充满了懈怠之心。但其对于一些趣味活动的开展充满了好奇心,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特点,通过利用思政教育活动替代传统的思政课堂的形式来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果。通过设置活动竞赛之类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乐趣的同时,学习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内容。

(一)提升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高校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是指学生对新媒体的各种信息具有一定的选择、理解与评价的能力,是实现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工具的两面性,帮助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信息。第二,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新媒体中信息的辨别能力,在讲座中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将不良信息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认知,进而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3]。第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绿色健康的交流环境,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对于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的言论与见解,而这些言论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確的。因而学校可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来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

(二)提升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

首先,加强网络文化的知识教育工作。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网络文化素质的提升是较为有效的途径。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网络的覆盖面广,信息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快,是互联网的特点。因此利用这些特点来提升学生的网络文化素质最为合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对现代网络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唯有把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实现工具的合理利用。其次,当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时,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发表客观的看法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甄别信息。不能够随波逐流,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引导期间,需要杜绝情绪化的语言,要求语言自然平和,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做好高校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

做好高校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媒体中的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时发布和更新相关的时事热点[4]。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进一步丰富阅读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与建设,做好包括网络维护、信息审核、垃圾信息过滤等工作。以此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另外,还需要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现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以此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作为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途径。积极改变教学模式,革新思政教育的工作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新媒体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教育途径。将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启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策略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9(1):183-183.

[2]李楠,刘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04):272.

[3]龙华,周锋,安曈昕,等.试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2019(02):39-40.

[4]穆建叶,崔凤文.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v.5(16):266-26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策略新媒体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
试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