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的探究

2020-10-21涂莉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新时代高校

摘要:构建就业创业新模式对高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该创新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将其称为个性化的就业创作指导策略。文章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首先介绍了构建高校就业创业新模式的积极作用,接着分析了现阶段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来一些有效的构建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就业创业

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实力整体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所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方式,将培养综合性的创新人才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全新的就业创业新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才。

一、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校就业创业模式的积极作用

构建高校就业、创业新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校、学生和国家。對于高校而言,这是一种改革,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于学生而言,强化自身的理论基础,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国家层面来看,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所以要做好相应的制度改革,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应该着重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1.工作目标不明确

就业创业工作始终将学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上,但是从实际情况而言,部分高校教师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偏低,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现实意义。再者,部分高校开设就业创业课程时,学分考核仅仅是存在于基础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展示高校学生的个人特点,导致整体的指导工作效率偏低。

2.工作内容不完善

目前,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过分注重理论上的引导,并未将实践活动融入其中,使得整个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并未将就业、创业工作和学生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效整合,这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意识的群体,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首先,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对尚未就业的学生参与了创业实训的学生,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上的补助,而属于低保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府对其进行全额资助。其次,加大就业招聘力度,有关单位定期发布一些招聘信息,组织多种招聘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前来就业。或者是组织本市知名企业到高校进行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开展针对性指导培训和政策咨询等多种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最后,做好后续服务,为了进一步扩宽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强化信息交流,借助网络资源,创建“大学生创业网”、“就业论坛”,让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信息,给予及时的指导服务,实行跟踪回访,从根本上完善指标体系,督促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健康开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联合高校完善创业项目库,邀请专家对大学生的相关创业项目进行综合点评,对所有案例进行评估、梳理,及时编制完整的案例库。做好就业、创业园区的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实训、指导等服务,发挥出公共实训基地的辅助优势。

2.建立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教师指导队伍。一方面,学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到学校担任讲评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实质性的指导,学校联合职业咨询机构,构建完善的教师指导队伍,针对部分课程兼职教师,组织演讲、培训等活动,为学生就业提供充分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对高校的综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教师利用远程设备实行网络指导,保证指导工作的正常进行。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应该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获取资格证书,对学生进行全面且系统性的服务。最后,国家要大力倡导为学生提供指导性服务,避免指导教师处于尴尬的位置,增加学生到企业带队实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到企业招聘、调研和毕业生动态跟踪的活动中,让指导教师与企业及时接触,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保证就业、创业工作的放矢有的。

3.扩宽高校教育的内容和渠道

对于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高校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学体系上,与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相一致,这是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基本要求,始终将学生作为主要目标,组织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兴趣,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例如某高校所举办的“创人才”,大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创新设计与创业发展上,获得各种大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而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首批试点院校,从管理机制、课程建设、实践训练与课程目标等各个方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适合的教育体系,始终坚持以创新促进创业、创业也会反作用于创新的原则,将创新创业作为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外,在课程安排上,将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支撑点,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就业创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之后的专业实践课程奠定基础。不仅体现了就业创业工作新工作的本质,还将传统的教育融入其中,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创新意识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分析,采取相应的融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业技能。另外,还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沟通平台,及时互动和交流,定期召开会议,在新媒体配合下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素芳.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6,368(11):159-160.

[2]戴和圣.基于质量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7(002):5-9.

作者简介:

涂莉(197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教师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新时代高校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企业英才俱乐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