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2020-10-21韩斌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创新路径高校辅导员

韩斌

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政工作时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对策,旨在使辅导员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使命,更好地为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对学生思想意识养成有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格是辅导员的责任使命。但实际开展思政工作时,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其现状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政工作,探究当今思政工作现状及不足是必要的,期望探寻出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政工作的新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的现状及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上主观能动性不强,多数认为有专门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辅导员无需过多关心,工作重心多在办活动、搞研究、评职称的问题上,不能正确认知自身责任使命,忽视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思政工作存有懈怠。

(二)工作方法落后

辅导员存有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工作方法存有一定落后性,不能紧随时代发展脚步,还是采取老一套的说教方式,硬性地照本宣科式的教育,使得学生知识接收效果不好,厌烦心理极易产生,学生听着觉得呆板无趣,对于思政教育内容未能很好的理解与秉持[1]。

(三)教育内容单一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呆板无趣的教育不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社会动态,脱离了社会实际,造成了教育偏差。同时,未能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情况进行适度引导与价值观的树立,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行针对性疏导,缺乏人文关怀。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

新时代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易于行军打仗,意志坚定、目标明确才能步履铿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学生思政工作。

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一是,要革新辅导员旧的应试教育思想,不再只是照本宣科的传授理论,而是将理论融入生活,依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与理念,深刻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与本质特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感悟中领悟理论内涵并懂得实际运用之道。二是,要让辅导员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学生本身,注重学生的身心发育,因材施教、因環境施教。三是,要不断强化辅导员自身的知识储备,让辅导员充分掌握新时代最新的思政工作知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国家重要会议精神等最新时政讯息,另外辅导员还需要认真学习教育学,掌握知识传授的方式与方法,认真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更利于沟通交流,更好地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准确掌握与及时疏导。四是,要让辅导员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素养,告别过去只为完成工作任务的错误思想,让思政工作成为其热爱且坚守的事业。不断为国家培育品德高尚,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高素质人才。

(二)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

单一的教育方法无法促进青少年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与政治意识的树立,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形成掣肘,具有一定弊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主动在思政工作上进行创新,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寻求新的路径来保持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高校辅导员开拓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主要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是,要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政工作的新需求,结合现状与突出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校园内举办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类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内涵与思想健康教育知识,不能过分娱乐化但也不能陈旧死板,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有所获有所得。

二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感受社会实际同时升华学生品德修养,懂得社会生活疾苦,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懂生活、爱生活。

三是,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关注他们的真实想法,知晓他们的内在需求,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的苦恼,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生因不良情绪而误入歧途。

四是,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定期的问卷调查与网课教育,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与督导,维护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三)扩充思政教育内容

时代变化迅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更新迭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而这也对高校辅导员的学生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亟需革新滞后的思政教育内容,必须将思政工作的教育内容与世界动态及发展形势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理想目标,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知民情、晓民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扩充思政教育内容,一是,要贴近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理论论证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和凝练,这样才能以丰富的社会触角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养成的充足养分。二是,必须要与时俱进。世界日新月异,知识也有更迭,思政教育内容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补充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思想理念,培育学生鲜活生动的政治素养,例如:扩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新时代中国梦的内涵与理念以及新的会议精神等,培育学生政治意识上的高度自觉,价值观清晰,人生追求目标明确[2]。通过内容的丰富,保持思政教育内容思想上的鲜活性,使得学生在价值观与道德情感不断升华,最终成长为思想认识深刻,政治意识强烈,具有远大人生理想的栋梁之才。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新境况下,过往教育方式已与新时代学生成长存有一定落差,辅导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职业素养与知识储备,让教育方法日益臻善,让学生在教育中精神境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唯有如此才能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参考文献:

[1]牛宇飞.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智库时代,2018(32):78.

[2]赵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9(7):25-27.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创新路径高校辅导员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