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20-10-21于元考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运用数学教学

于元考

摘要:思维导图,既能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又能提高他们知识创造力,避免他们出现模糊不清的认知。同时,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能唤醒学生学习兴趣,便于他们复习知识,且利于促进师生间进一步交流。本文,将针对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问题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导图;运用

如今,数学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不重视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同时,课堂上,只顧一味传授抽象、陌生的概念、公式、定理,忽视对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的使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要积极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一、课堂导入

思维是无形的,但它可创造出有形的东西。课堂导入环节,要想保证学生思维活跃性,促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应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导入。人们常说:“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难以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针对这个情况,可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概念、性质、定理等知识,用相对直观的方式生动呈现新课所学难点。当学生弄清了知识学习要点以后,将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新知学习方向。以《校园艺术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新知导入为例,可以思维导图形式直观生动呈现新课内容。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新课内容时,以“分数的意义”为中心,由中心延伸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条分支,再由“教学目标”一级分支延伸出几条二级分支:1.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学会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事情;2.理解分子、分母、分数单位含义;3.养成抽象概括能力;4.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学生看到这幅思维导图内容以后,自然而然能做到“心中有数”,自主确立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二、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是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可先向学生灌输新课内容,再引导他们根据新课内容自主绘制一幅主题图,由此巩固新知学习。同时,在新知讲授中,可将一个知识点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再由中心延伸出几条分支,引导学生依照思维导图自主探索分支上新知内容。另外,小结阶段,可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做总结。这种方式,相关直观且完整,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例如,在《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新课讲授阶段,可先应用思维导图呈现新课教学流程,说明新课教学主要分为情境创设、新知探究、发散思维、自主探索、小结几个环节。当学生熟悉了教学流程以后,为他们展示书本、铅笔盒等实物,请他们说一说这些实物是什么形状。接着,以实际生活为着力点,用PPT呈现木块、火柴盒、文具盒几个长方体物体轮廓。然后,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导学生一起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了解长方体特征。其中,在学习长方体长、宽、高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橡皮泥,引导他们自主动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小结阶段,再次用思维导图总结新课所学内容。以“长方体”为中心,延伸出“特征”、“面和棱”、“观察”几个分支,科学总结长方体共有6个面、12个棱、8个顶点的特点且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棱的名称分别是长、宽、高。

三、课堂练习

塔吉克族曾说:“书要经过反复思考才可变成知识。”由此可知,学会思考极为重要。课堂练习阶段,学会思考能让解题思路变得更为清晰。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有效工具,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示题目中有效信息,整理信息间内在联系,再引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展开联想,分析图形中所给信息,自主寻找解题思路。思维导图的运用,能让问题解决变得简单且有序,要发挥好思维导图重要辅助作用。例如,在《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时,为了巩固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相关知识的掌握。练习课上,可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相对简单的练习题:4x+3x=21,求x值。在求解题目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构建解题方法,用思维导图呈现解题思路,整理题目中关键信息。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中心,由中心延伸出“化简”,再由“化简”延伸出两条分支,分别是“4x+3x=(4+3)x=7x乘法分配律”、“先化简再求值”。看到这个思维导图以后,学生们将牢牢掌握题目求解关键点,迅速求解出:7x=21,从而得到x=3这个正确答案。

四、知识复习

复习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完善知识框架。复习阶段,不能拘泥于“满堂灌”教学形式,要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效果。期间,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呈现自己脑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及时发现已有知识架构存在的不足。同时,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会回忆旧知,整理、重组旧知,由此实现高效率的复习。如在《方向与位置》知识点复习中,可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他们自主通过回忆、重组旧知绘制一幅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绘制中,学生们将直观呈现自己的知识体系,先确定“方向与位置”这个中心,再通过联想延伸出“用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两个分支。其中,在整理“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时,顺势归纳出“数对的表示方法”、“数对的写法”、“根据数对说出相应位置”相关知识点,提高知识复习效率。

综上可知,平时学习中最大的乐趣便是思考。懒于思索,会造成智力贫乏。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慢慢养成良好思维习惯,要尝试在关怀个体,以生为本基础上,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导入课堂所学知识点。同时,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新课讲授、课堂练习、知识复习各阶段,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状态下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谭巍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6.

[2]严雪兰.浅论小学数学依托思维导图教学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04(009):80-81.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运用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