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环境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2020-10-21陈荣

西部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言环境个案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语言环境对外语习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动机和成效两个方面。通过访谈、观察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以四名加拿大语言学院的学生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影响其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进行进一步探讨,发现在影响英语习得者的众多因素中,语言环境因素最重要;宏观的语言环境和微观的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者同等重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家、地区与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发展与使用方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环境;语言习得;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5-0120-03

随着国际间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之国内留学热潮的日益高涨,语言环境在外语交际与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和重视。在中国,虽然学习英语的人数早已经超过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讲英语的总人数,但是经历了近十年的英语学习,中国的部分学生仍不能流利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通过学者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少了适当的运用及交际的语言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对于语言运用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阶段,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语言的学习往往是通过中文进行传授的,语言输入的过程缺乏对英语学习必要的环境支持。加之日常生活和交际环境的缺失,从而使中国学生在真正进行英语交际时语言能力较差。因此,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成为了英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语言环境因素

对外语习得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外语习得者所处的年龄、母语的干扰学习者个体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环境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语言环境因素对外语习得的重要影响。

(一)语言环境因素的定义

Richards,J.C和Schmidt,R曾對语言环境做出了定义,即“学习者在教育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口头语言,并且可以作为语言学习过程的潜在听力输入。”叫而Ellis则将语言环境更广泛地定义为“外语学习产生的不同情培”无论这个情境是“自然的”还是“学习的”。四Williams和Burden认为,对于教师和语言学习者而言,充分了解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之深,意义重大国。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其所在国家、地区与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进而逐步形成较大的差异。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具备的社交功能,拥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为外语习得者提供更好的学习惯性和学习动力。所以,语言环境在学习者进行外语习得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语言环境的类别

语言环境作为人们在社交活动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通常可以分为三种:自然的局部的和自己建立的人工语言环境。所谓自然语言环境,是以所学的语言为第一语言的社会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局部的语言环境则是指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目标语言学习的交际环境。人工语言环境则主要是指外语习得者在特定的场景对目标语进行重复、理解、记忆的环境。本文所探讨的语言环境,大部分都是围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然语言环境和局部语言环境。

(三)语言环境的功能

外语习得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对于所学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的适应过程。外语习得者对于目标语言所处的群体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了他对于该种语言的学习程度州。一般来说,语言环境对于外语习得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宏观和微观的语言环境两个方面:首先,学习者可以在宏观的语言环境中获取大量的语言知识输人。其次,学习者在微观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交流与互动,不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二、语言环境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一)语言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动机是根据需求产生的。所谓需求,是指个人在缺少某些事物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倾向。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高水平的增长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进而帮助个人产生学习行为。而学习的动机则是一种心理认知,它通过刺激个体产生学习行为以满足该个体进行学习的需求。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从而产生潜在动机的主要方式!。社会语言环境在宏观层面的需求对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进而也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通过对四位加拿大语言学院学习的学生进行了深人跟踪与研究,在英语的交际环境中,作为语言学院的学生,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英语交流来满足自己在加拿大求学期间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还需要顺利完成在语言学院的学业,从而能够步入大学校园。无论是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交往,都需要他们必须学好英语,尽快地掌握英语,融入到加拿大的社会环境中。所以,对于这四位加拿大语言学院的学生来说,都具有强烈的英语学习的动机。正如刘同学在日记中记录的:“自从来了加拿大,我开始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因为我十分清楚,如果我不能在语言学院如期毕业,就会影响到我上大学的时间安排,所以我必须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语言环境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影响

通过研究当代语言习得的成果发现,没有足够的语言输人和一定的知识积累,就不会产生有效的语言表达。通常来说,听和说比读和写更依赖于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内学习了十多年英语后仍然觉得说英语很困难?究其原因还是真实语言环境的缺失。

作者也旁听了语言学院的课程,同时记录了这四位成功的二语习得者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通过一个学期(两个月)的观察,这四位学习者的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郭同学和陈同学,由于他们每天浸泡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所以他们的听说能力提高最快。特别是陈同学,他在日记中写道:“在学校上课是全英文授课;回到家里,寄宿家庭也是全英文交流。我发现仅仅两个月,我的听力和口语提高飞快,尤其是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必须要进行至少十分钟的全英文演讲,我竟然可以顺利地完成,这让我很震惊!

三、基于四个成功外语习得者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四名加拿大语言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二语习得者,一名男生,三名女生。这几位留学生是作者在加拿大访学的语言学院中最出色的中国留学生。文中作者通过使用他们的姓氏来指代这四位成功的二语习得者,他们分别是郭、陈、刘和王。

(二)个案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以四名加拿大语言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为个案研究的对象,研究语言环境对他们习得英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是访谈,作者采访了四位学习者,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这么优秀和信心满满,为什么这些学生会鹤立鸡群,是什么影响着他们习得语言?

第二个阶段是观察,作者通过研究四位学习者有关英语学习的日记,以及在课堂上和课外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表现,更进一步地进行个案研究。从2018年3月到7月,作者在课间休息时间分别与四位学习者进行谈话,了解他们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除此之外,受试者的学习日志是案例研究中的关键数据,作者请求他们每星期最少两次用中文清楚地记录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想法。五个月之后,作者一共收集了138篇日记。

(三)个案研究结果

1.宏观语言环境层面

四位学习者均在日记中提到,加拿大的英语语言环境加快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步伐,尤其对于生活词汇的掌握,以及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了解。比如:陈同学在日记中提到自己所积累的生活词汇有:“公交车月票用英语表示为buspass,而不是‘busticket;所居住的homestay(寄宿家庭)后面的步行小道用英语表示为trail',而不是'path'。原来我们在国内学习的部分生活词汇和真正在国外生活中用到的不一样啊!”

这四位学习者中王同学是最自信,也是口语表达能力最好的一位。通过访谈,作者了解到,她来加拿大留学之前在美国参加过短期的交换生活动,所以她来到加拿大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适应得最快。此外,郭同学还在日记中写道:“来到加拿大,我接触到了地道的口语,原来他们问候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第一次见面都不用Howdoyoudo?,而是很随意地说‘Howareyou?,并且回答的时候从来不说‘Fine',而是很随意地说“Good'",有很多多语表达和我们之前在国内学得都不一样。”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语言学院的教师有利比亚人、伊朗人英国人等。所以加拿大的节日也很多,这就为加拿大的留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同时还学习了英语。郭同学在日记中提到“今天我们参加了穆斯林的开斋节,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穆斯林的斋月和开斋节,学校还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收获颇丰哦!”王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了爱尔兰的“绿帽子节”:“今天是3月17日,是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Day)。很多当地人都带着绿色的帽子,身穿绿色的衣裳,有的还戴着三爷苜蓿做成的饰品,甚至还有人把头发染成了绿色,我真的是被吓到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是西方的节日,起源于爱尔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尔兰主教圣帕特里克过的节日。随着爱尔兰后裔移民到欧美各国,这一节日也就渐渐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共同节日。”

2.微观语言环境层面

加拿大语言学院采用小班分级教学,班容量为6-12人,一般最多8个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地互動。而且课堂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作者通过旁听发现:国内外课堂教学有巨大差异,包括课堂氛围、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点的讲解等等。例如,每个单元的词汇讲解部分,教师会通过猜字谜的游戏,让学生快速地把单词和意思进行匹配,或者在墙上贴便利贴,让学生去找同义词和反义词,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此外,在讲解课文之前的导入部分,教师会把话题的关键词写在白板上,开始引导学生举出与话题相关的例子,期间会给学生不断提示,耐心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运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完全参与其中,充分地进行互动。总之,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运用各种课堂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学院每周都给学生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这四位学生在4月12日的日记中都描述了他们去枫糖小屋的经历。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他们了解了枫糖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并且品尝了不同浓度的枫糖,既练习了听力,又了解了加拿大的枫糖文化。

四、结语

通过对这四位二语习得者的个案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影响成功学习者的众多因素中,语言环境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者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中。

第二,在语言环境因素中,宏观的语言环境和微观的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者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对学习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创设最佳的语言交际环境,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地道的语言表达。比如:组织英语电影配音比赛、英语角、英语口语大赛或歌唱比赛,创造大胆热情的英语口语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还原电影原声和情景掌握地道的口语表达,规范语音语调,增强学习内驱力。此外,英语角和口语大赛可以为学生营造英语口语的环境,使学生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反复练习羽有的语言知识,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扬长补短,相得益彰。

第三,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国家、地区与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发展与使用方式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原因是其社交功能,而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为外语习得者提供学习惯性和学习动力。所以,语言环境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Swain和其他研究人员提出,简单的语言输入不足以进行习得,语言输出对习得也有积极的意义的。但是语言输出是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要尽可能地接触母语为外语的外国友人,与他们交朋友。通过和外国人的交流,可以快速地提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为外语习得者提供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之在互教互学的情境中习得语言,激发语言表达的动力,不断地重复、强化、记忆已输人的语言知识,最终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曼英.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

[2]李晓霞.浅析二语习得的几点影响因素[J].学理论,2012(2).

[3]MichaelH.LongCurrentTrendsinSLAResearchandDirectionsforFutureDevelopment[J].中国应用语言学(季刊),2012(4).

[4]高琦.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6).

[5]马滢颖.二语习得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对优化二语习得策略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7(1).

[6]陈三东.语言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8).

作者简介:陈荣(1981-),女,汉族,山西翼城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语言环境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