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2020-10-21李学良金国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528000
李学良 金国年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 528000)
1 研究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写到: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应当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1]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课堂无时间、手中无材料、考试无要求[2],因此数学文化在国家课程中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课时稳定、形式灵活、关注学生发展等特点.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中数学文化落实的局限性,同时也为数学文化融入课程的实践增添新的教学案例.
2 七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数学校本课程组将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分为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幻方、24点等4个教学模块.校本课程在七年级开设,每一个教学模块分为4个课时,共16课时.数学文化课程的素材来源于文献[3],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精简和优化.数学史模块的主题包括:负数小史、有理数——美丽的误会、方程的历史和指数符号的发展史.数学家故事模块的主题,是根据数学史模块中出现的数学家来进行介绍和讲解的.数学家主要包括:刘徽、毕达哥拉斯、利玛窦、李善兰、伟烈亚力、笛卡尔和韦达.设置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模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落实新课标的要求.“24点”属于数学文化中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锻炼速算技巧.“幻方”属于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与幻方有关的数学文化素材和文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最重要的是设置数学史的教学内容,因为数学史是数学文化课程的核心.在数学文化课程中的数学史设置了四个主题,这四个主题都紧紧围绕着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的内容开展,作为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补充.这也突显了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的补充作用.具体数学史的教学内容如下(1)~(4)[3]:
(1)负数小史
有关负数的概念最早记载于名著《九章算术》,书中提出了“正负术”,“术曰: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负术入之”.《九章算术》的第八章“方程”中,把“卖(收入钱)”作为正,则“买(付出钱)”作为负,把“余钱”作为正,则“不足钱”作为负.在关于粮谷计算的问题中,是以“益实(增加粮谷)”为正,以“损实(减少粮谷)”为负.我国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正负术”的注文中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教师在课堂中讲述负数的历史,融入《九章算术》中的实例和定义,让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
(2) 有理数——美丽的误会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皆数”的著名命题,而这里的“数”指的就是有理数.该学派的数学信仰是:“一切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或整数之比.”根据该学派的规定,“有理数”称为“可比数”或“成比例的数”.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λογοζ(有理数)”的意思是:成比例的数.1574年,有“十六世纪的欧几里得”之称的克拉维乌斯编著了拉丁语版的《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在《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中,克拉维乌斯将“λογοζ”翻译为“proportio”,取“可比数”之意.同时,克拉维乌斯也用拉丁文词根“ratio”表示“比、比例”的意思.1607年,中国数学家徐光启和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根据克拉维乌斯的《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翻译成《几何原本》.在《几何原本》中,他们将有理数“proportio”翻译为古汉语中的“理”,这里的“理”意思是“比值”.《几何原本》传入日本后,日本学者将“理”直接翻译成“有理数”,而忽略了古汉语中的意义.当“有理数”从日本传回中国时又延续了这个错误.现代中日两国的数学教材都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说法.可见,由于当年日本学者对中国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才出现了“美丽的误会”.因此,“有理数”的原意是指:成比例的数,而不是学生想象中的“有道理的数”.教师帮助学生澄清“有理数”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协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3) 方程的历史
“方程”一词出自《九章算术》,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为并列,“程”意为用算筹表示竖式.在古代,我国数学家用“元”这个字表示未知数,“元”起源于我国宋元时期的天元术.朱世杰在《四元玉鉴》“天元术”一节中,用“立天元”表示“设未知数”,用术语“立天元一为”表示“设未知数x为”.830年,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在他的名著《代数学》中称未知数的解为“根”.1859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英国数学家德摩根的《代数学》,创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术语,并传承至今.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历史的引入,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教科书中“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叫做根”的表述.
(4)指数符号的发展史
指数符号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才变成了现代的数学符号形式.1591年,韦达把a2及a3分别记作“a.quad”及“a.cubum”(quad表示二次方,cubum表示三次方).1631年,哈里奥特改进了韦达的记法,以aa表示a2,以aaa表示a3.1634年,埃里冈改进指数符号记法,以系数在前、字母在中、指数在后的方式表示指数符号,如以a3表示a3,用2b4表示2b4,用2ba2表示2ba2.1637年,笛卡儿以较小的数字放于右上角来表示指数,如5b4,便是现今通用的指数表示法.不过,当a2表示面积时,他把a2写成aa.1748年,欧拉在出版的著作《无穷小分析论》中,仍用aa表示a2.后来,数学家们沿用笛卡尔的指数符号记法,且只把aa表示成a2,并一直沿用至今.教师通过在课堂中介绍指数符号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在脑海中澄清用a3表示a3、用2b4表示2b4和用aa表示a2等历史上出现的与现代数学不相符的书写情况,知道应该用现今通用的指数表示方法,从而让学生避免数学家们的错误重现.整式符号的发展历史如表1所示.
表1 整式符号的发展历史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分为三个流程:开发、实施与评价.首先是开发.校本课程组进行集体备课,开发上课的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并且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其次是上课.备课组对优秀的课例进行拍照和录像,进行存档.优秀的课例将会参与优秀校本课程的展示.备课组对优秀课例的任课教师进行表彰,激发教师投入数学文化课程的热情.最后是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两方面,一是活动评价,二是书面评价.活动评价占30%,书面评价占70%,最终成绩四舍五入后计入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总评价得分.具体的实施流程图见图1.
图1
活动评价以“数学大观园”的活动形式开展,数学大观园分为: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幻方、24点等4个站点,学生拿着积分卡到各个站点进行挑战,挑战成功会获得一枚印章.这种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投入到数学特色课程中.书面评价根据傅欣开发的评价工具[4],从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析和探究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进行评价.其中,识记占10分,理解占20分,应用占20分,综合分析占25分,探究占25分.具体评价表见表2.
表2 数学文化课程书面评价细目表
3 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
在实施校本课程之后,备课组对所教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包括活动评价以及书面评价,获得了校本课程的总评价得分.为了分析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同时为下一阶段更好地开展数学文化课程提供建议,本文对学生的评价得分与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在七年级中任意选取两个班级(A班和B班),其中A班共53人,B班共53人.本文运用SPSS工具对两个班级的数学文化成绩与期末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数学文化课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论.具体见表3和表4.
表3 A班校本课程成绩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
表4 B班校本课程成绩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
从以上数据处理所得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1)在A班和B班中,校本课程成绩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均达到0.01水平,说明相关性非常显著.这意味着,数学文化课程成绩高的学生,学业成绩也比较高;反之,数学学业成绩高的学生,其数学文化成绩也比较高.(2)A班和B班的学生在数学文化成绩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程度上差别不大,A班的相关系数为0.910,B班的相关系数为0.788.
4 结论与建议
校本课程成绩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数学文化可以促进数学学业成绩的提升.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作为数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提升.因此,特色课程的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课程,积极钻研数学文化,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成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同时,为了落实新课标对数学文化的要求,特色课程的教师应积极开发数学文化课的教学素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