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思考 表达
——“打印纸中的数学”教学实录与反思
2020-10-21姜晓刚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222000
姜晓刚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222000)
1 基本情况
1.1 授课对象
本校九年级18班的学生,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1.2 教材分析
“打印纸中的数学”是苏科版配套的《数学实验手册》(八年级上册)的一节数学实验课,是为八年级上册“4.3 实数”而设计的.通过对A4纸的长与宽的估计、度量、折叠等活动,探索A4纸长与宽的比值,感受无理数的存在.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在活动中仅仅停留在猜 想和感受的层面,缺乏对A型打印纸的数学的整 体感知和本质的认识.鉴于发现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能力、思想和活动经验,故选择了九年级的学生.
教学目标 (1)经历“打印纸中的数学”探究过程,寻求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体验感受数学发现和问题解决的快乐;(2)能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思维思考、用数学语言表达; (3)手脑协同,启思明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探索A型打印纸的长与宽的比值.
教学难点 问题的发现、提出与分析、解决.
2 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教师将A4包装袋内的A4纸抽出部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将A3包装袋内的A3纸抽出部分,发给学生,每两人一张.
·片断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A4打印纸,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经常用到,甚至外国的朋友们也经常用到它.它如此流行通用,势必蕴藏着许多秘密,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去探寻打印纸中的秘密.(教师板书课题:打印纸中的数学)
师:我们从哪里入手呢?
生1:形状、大小和位置.
生2:周长、面积、体积.
生3:长、宽、高.
师:这张A4纸的形状是矩形,位置是在各人的手中,厚度(高)太小,看来应该从长、宽入手,有了长与宽,就有了周长、面积等.这张A4纸多长、多宽呢?
生4:量呀!
(学生忙碌度量中……)
师:(板书最终公认的度量结果) 长297 mm,宽210 mm.
师:哎,缺少细致的观察就会多走弯路!哪位同学能够不用测量就知道这张A4纸的长宽的数值?
(学生们沉默……教师有意识地拿起A4纸的包装袋,缓慢地从中抽出一张A4纸)
生5:(兴奋地叫道)老师,包装袋上应该标有长宽的数据.
(一生鼓掌,之后学生们一齐鼓掌)
·片断2——引发猜想
师:大家看到长、宽的数值,似乎看不出什么端倪.难道秘密隐藏在长与宽的运算中?
(板书)长 + 宽、长 - 宽、长 × 宽、长/宽、宽/长.
共同计算对应的数值: 507, 87, 62 370, 1.414 2 …, 0.707 07 ….
(越来越多的学生点头称是)
·片断3——折叠验证
师:(晃了晃手中的A4纸)既然有了猜想,那么该如何验证呢?
(一小会儿后)
生7:我知道了,用三张纸像这样一拼就可以了.
师:请你上黑板讲给我们听听.
在掌声中生7上了讲台,并在黑板上用磁铁块订住了如图1所示的三张A4纸片.
图1
师:生7不仅仅是验证了这个猜想,更重要的是还交待了怎样想的思路,很棒!
师:给大家出个难题,如果只用手里的这张A4纸该如何验证这个猜想呢?
生8:(接嘴道)折叠呗!
师:怎么折?怎么叠?
(众生又无限忙碌中……)
生9:老师,我上去讲吧!
(生9急不可待地跑上了讲台,展示中手中的纸,很兴奋地讲解着……)
师:刚才生9讲的验证方法,你听明白了?与你的思路相同吗?
其实通过边折纸边讲解的形式很直观,但不够通俗易懂,我们需要将这个讲解过程用数学的方式来呈现,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师:刚才生9讲的,应该这样来呈现——如图2,将长方形ABCD沿着AE折叠,使得点B落在AD上,展开复原,得折痕AE;再沿着AF折叠,使得 点D与点E重合,展开复原,得折痕AF.
图2 图3
这种折叠验证的思路是:先构造一个以A4纸的宽A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E,再验证A4纸的长AD是否与AE重合即可.
这样通过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综合表达和交流,可以数学化地说明和解决问题.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的验证思路吗?
不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如图3的折叠验证思路(即构造一个以A4纸的长AD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GD,再验证A4纸的宽AB是否与AG重合).
·片断4——类比探究
师:同学们,除了A4纸,我们还经常用到A3纸,A3纸里又有怎样的数学秘密?
(师从A3纸的包装袋内抽出一张,用磁铁订在黑板上)
生10:用与A4纸同样方法进行探究.
师:那我们还从度量A3纸的长与宽开始.
生11:不用,应该去A3纸的包装袋上找长与宽的数据.
生13:找到长与宽的数据,验算一下不就行了吗?
生14:我将手里的A3纸对折后,似乎和A4纸一样大.
生15:对的,我将两张A4纸长边对接拼成的纸片与A3纸一样大.
师:请你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对A3纸进行操作、猜测和验证.
(过了一会儿,请生16上讲台)
图4
师:生16居然能通过A4 纸的长与宽的关系计算出A3 纸的长与宽的关系,而不是通过折叠验证,真的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价值和数学计算的价值.
师:请大家根据A3, A4纸的认识,来推测A5纸的长和宽及长与宽的比.
生17:A3纸对折是A4纸,那么A4纸对折是A5 纸.
生18:要强调是这样对折,不能是那样对折(边说边用A4纸演示).
师:为什么得这样对折(沿着A4纸的长边的中点的连线对折)?
生18:这样对折后,跟A4纸像,如果那样对折后,纸片就很难看了,没见过.
生19:我认为A3纸怎么对折得到A4纸,那么A4纸就应该怎么对折得到A5纸,这个应该叫折纸的延续性.
生20:我计算了,A5 纸的长应该是210 mm,宽应该是148.5 mm.
师:标准的A5纸的生产规格是长210 mm、宽148 mm,可能是不需要也没必要精确到0.5 mm吧!那长与宽的比值还是吗?
生21:用210除以148就知道是不是的了.
·片断5——课外拓展
其实常用的A3, A4纸仅仅是A型打印纸的常见的两个型号,向上还有A2, A1, A0 纸,向下还有A5, A6, A7, A8等型号的纸.
请同学们课后去破解这些打印纸中的数学秘密吧!
3 回顾与反思
3.1 教学设计的立意
本节为数学实验教学课,整节课以“做”为支架进行数学学习,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打印纸中的数学”的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思维活动,手脑协同、启思明理,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过程与结果、操作与思维、实验与论证的统一,使得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3.2 教学反思
(1)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2)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
(3)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
数学实验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数学有自己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有助于对问题的数学本质的认识、揭示和演绎.本节课中,教师见到学生用手中的折纸进行验证性表述时,就适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和演绎,后来学生在计算A3纸的长与宽的比值时就能自觉地运用图形和符号进行计算和表达.
在“观察—思考—表达”的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归纳”的探究过程,感悟到“知识是怎么来的”“知识是什么”和“知识是怎么去的”,领会了“如何研究”“怎样发现”的方法途径,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认知活动,在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形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