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模式作文在中学生写作的运用
2020-10-20罗朝荣
罗朝荣
摘 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阶段最难啃的教学任务,但它又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连一些老教师有时都很迷茫—作文课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果。面对不同的学生,原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现起不了作用了。目前所推行的“生态语文”“生本课堂”等等,涉及作文的写作面还不是很有效。孩子们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难以一下子就改变学生的写作模式和思路,我们不妨就运用孩子固定的思维模式来帮助学生来建立模式作文的概念。
关键词:模式作文 写作 学生
模式作文,用固定的模式,用固定的框架,用固定语言来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固定模式作文。作文的模式可以从课文中选择,也可以从我们平时的优秀作文中选择。每个人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作文写作模式作为自己的写作模式,从而达到学模、仿模、建模、去模的写作过程。
一、模式作文主要分成四个阶段:学模—仿模--建模—去模
第一阶段的学模即学习优秀文章的框架。学习他人文章的写作框架、写作思路、写作的语言、写作的情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句子都要求我们大量的阅读,我们也在提倡海量阅读,但我们并没有告诉学生到底要学什么。绝大部分学生只是被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要么是主人公的英雄情结所吸引,所倾倒;要么被美丽的语言而感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喜欢的篇章进行课本剧的表演等等活动,但除了这些,还能有其他的吗?[1]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的框架、写作的语言、写作的选材等等。由阅读过渡到作文,由看作文、思考作文到自己写作文,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之外的重中之重。
第二阶段—仿模。模仿他人的作文进行写作。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模式颇具特色。他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2]
仿模的阶段,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积累大量的素材之后才能进行的。
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一篇很好地写游记类文章的范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间),(我)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事件的起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事件的经过)。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事件的结果)。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情)。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只关注了文章的阅读,着重分析了苏轼的“闲”所包含的内容,而忽视了文章带给我们在写作上的启示。中学阶段,我们也要求学生写游记,这是不是一篇很好的借鉴作文?我们来个题目《记红树林一日游》《海湾公园半日游》《梧桐山雾游》《雨游深圳》,这些题目是不是很韵味?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试试想大作家苏轼那样,交代时间、地点、时间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和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或心情了。
如果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慢入题、慢切题的毛病吧?因为平时的作文中经常出现学生写了好几段都还没到旅游景点的情况,模仿苏轼的这篇游记是不是可以有所收获呢?
在这个阶段,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步建模-建立自己的写作模式。在学会仿照课文、优秀作文写自己的作文时,我们要慢慢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模仿他人的生活中,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是会被别人笑话的,甚至会被阅卷老师认为是套作。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如何建立自己的模式呢?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模式去写作。比如写作所流行的模式:环境描写开头,叙述一两件事,文中一定要有亮点,一句总结性的结尾。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建模其实就很简单了。
我们还是用《记承天寺夜游》来作为模板,把文章的顺序稍做调整,先写月色,然后再写寻找怀民一起赏月,最后再做抒情。那么就变成: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首先写景)。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懷民(事件的原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情)。
这样写作是否就符合了我们语文老师的要求,或者说符合了考场作文的要求呢?
考场作文,要求的语言美,在文章中是不是也有了?思路清晰是否也有了?[3]
长久使用这样的写作模式,肯定会让阅卷老师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毕竟这样的文章都比较短,我们如何去扩充达到800字的作文呢?扩写,在部编教材中也有过涉及,那么只要根据相应的要求就可以做到的。
第四步是去模。去模,也就是把我们常用的写作模式去掉,以完成所有作文的写作。在我们经历了大量读写之后,要做到自主创作,张扬自己个性,发展自己思维。一个模式到另一个模式的转变,这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素材、足够多的优美语言、准确的审题立意,而这些在学模与建模的过程中已经学得差不多了,那么就应该过渡到去模的阶段。把原有的固定模式去掉,回归到任意的写作思路。
回归到任意的写作思路,又不能回到原点,我们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化用已学到的思路、结构、语言、情感的任意组合,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一种结构框架,要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达到任何作文标题都能信手拈来,能写出一笔好文章的程度。
不同的标题,写作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不同的文体,运用的写作思路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考试,作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应付自如呢?必须要忘记自己原有的模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就像初学者学习太极一样,要做到无招胜有招。
模式作文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能很好地会写,写的不差,增强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怕作文的心态是否可以变成喜欢写作文呢?正如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所写的那样“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与名人比肩,谁不乐意呢?
参考文献
[1]高建旺.中学作文模式化探析[J].语文建设.2015(04)
[2]涂巧慧.创造性思维在作文训练中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6
[3]葛孚瑾.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