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2020-10-20李秀苓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李秀苓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阅读创造能力是阅读能力更深层次的进阶,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所阅读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并在此过程中结合自身知识水平进行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观点,进而自行的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在于都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能力,以期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阅读创造力 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较为粗浅的认识,形成最初的行为价值观。但是在传统教学下,因为教学方式死板,教学内容僵硬,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探究,不断增强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集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相关改进措施,对改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阅读创造力是阅读能力的一种升级,它不像阅读能力那样,单纯的对文字或是图片进行视觉分析和记忆,而是将文字内容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拓展。教师在进行阅读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阅读的重点放到文章背后的主旨上,学会从文章中体会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并教导学生通过模仿和思考提升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另外,在不断地思考过程中,阅读创造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看待问题上变得更加客观,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2]

2.引导学生提前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在培养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会掌握越来越多的阅读技巧和知识,学生本身对阅读的兴趣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积累,学生的知识面将会越来越广,个人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认知也会越来越丰富和详实。久而久之,这种变化就会在学生个人气质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有所表现,使得学生可以在早期就形成较为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性,并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候顯得更加从容和理智,这些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3]

3.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先天跳跃性思维以及好奇多动的行为习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创造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进行有效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这些方面的提升都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教师教学难度,并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和自由。教师可以在这个良好的教学基础上更加从容地进行教学创新实验,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的措施

1.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或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识字能力不足,或是因为学生的阅读方法存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存在多讲少读,甚至只讲不读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阅读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首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展开整体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自行查询,遇到问题及时的与老师进行沟通询问。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进行深入阅读,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感知,争取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阅读中学会带入问题,要有目的的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会进行阅读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后将所想所悟用读书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不断地总结和积累,强化阅读训练的有效性。

2.教导学生适当的阅读技巧

阅读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文章对应的阅读技巧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就是泛读和精度的区别。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将常用的阅读技巧充分的向学生展示,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另外,教师因该教会学生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对文章从写作技巧、写作目的、情感表达等方面逐层理解,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3.重视课外阅读的锻炼和指导

阅读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阅读训练,这样单纯的课本阅读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强化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创造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种类繁多的课外阅读正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利用小学生本来好奇心重的天性,选择更多有趣又富有内涵的优秀课外读物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训练方式,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分析,对提升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非常帮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和把控阅读教学节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巩固学生的阅读训练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效果。

4.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

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保障学生阅读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首先,在班级教学中树立榜样,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开展多种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应该不时地选取优秀文章与学生进行共享,在阅读内容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并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创造力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教师除了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外,还应该保持耐心、细心的教学态度,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既要注重量的积累还要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在不断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仲启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19,000(007):18,16.

[2]胡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000(005):98.

[3]林妮.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中外交流,2019,026(013):279.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