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2020-10-20李迎国
李迎国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师愈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贯彻并落实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美术学科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有效提升其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目前,小学美术教师在情感教育层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应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情感教育,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深入贯彻情感教育,突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作用,促进其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
【中圖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112-01
1.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小学美术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欣赏力和表达力。教师应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增强美术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使他们对美术学科建立一定的情感认知。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激活课堂的各个积极因素,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让学生放松心情,尽情施展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在美术学习中表达美好的情感。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所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思考课本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例如,笔者在讲《快乐陶吧》这一内容时,在课件上呈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龙山文化陶器等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样的特点?”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泥巴作出自己喜欢的物件,充分感受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此后,为了强化情感教育的作用,笔者为学生播放视频片段,介绍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泥塑文化,深化其对艺术形式的认知,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渗透贴近学生经验的生活因素,让他们将美术知识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从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对美术生活的向往之情。
2.强调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使学生与教师交流,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强调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此外,由于小学生不善于长久集中注意力,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还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表达欲,通过引导式研究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使其建立对美术学科深刻的认知,强化情感教育效果。例如,笔者在讲《花瓶和水果》这一内容时,此次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敏锐地观察到物象之间的色彩差异,使其深刻领悟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提升他们对美术的感知力。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师生间的有效互动,笔者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说明喜欢的原因,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描绘,让他们表达自己看到这种颜色之后的内心感受。这样一种问答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颜色在绘画中运用的意义,达到灵活使用颜色的目的,既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理解了颜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3.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
小学美术教师注重生活场景在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这样能够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内涵激发出来,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情感教育属于核心素养的内容,这就更要求美术教师着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情景化,以生活体验的方式强化他们对美术知识的认识,深刻体会美术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并增加他们的切身体验。例如,笔者在讲《水墨动物》这一内容时,此次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各种动物的神态与体态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并能够灵活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提升其对美的感受力。为了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教师可以运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拉近美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学会描绘水墨动物需掌握的技巧。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见过的动物以及浏览动物园的经历,描绘各个动物在神态和体态上的差异,并展开想象进行创作;其次,笔者根据学生的成品讲解线条的运用,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灵动的动物;最后,采用移情的手法,让学生想象动物的心情,画出它们各式各样的表情。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其建立美术基础知识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不仅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总之,新时期下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课堂各个环节渗透情感教育,有效挖掘美术知识中所蕴含情感因素,向学生传递美德教育,对于其艺术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惠怡.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64
[2]洪智洁.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