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0-20宋长江
宋长江
摘要:高中学校普遍存在对阅读教育的不重视、阅读教材不合理、阅读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阅读教学测评不科学等问题,导致阅读教学在高中学校的教学效率一直很低。钟启泉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维是基于论据的逻辑性的、不偏颇的思考,是有意识地琢磨、反思性地审思自身的思维过程,旨在更好地适应目标与情境的目标指向性思考。阅读教学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及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路径,是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性知识运用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信息化时代的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和信息碎片化已是一种趋势,如果阅读者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抓不住重点,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被信息湮灭,甚至被误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说,无批判不思考,无批判不进步,无批判不创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必须习得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需构建和谐对话的课堂、精心设计批判性思维教学,时刻践行批判性思维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视度
从高中学校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受传统的阅读方式影响严重,很多教师对学生只单纯按照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为学生灌输答题技巧,帮助他们应付考试。从实际的收益效果来看并不好。可见,转变教学观念是首要的;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教学当中,改变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提升对批判思维培养重视度是必须的。
2“导而弗牵”,增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师者启发思维意识和释疑解惑的良机,但我们强调的是“导而弗牵”。教师的释疑、解惑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学习者自己来想、来看、来做,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把课堂变成“学堂而不是讲堂”,教师是导师、学长而不只是“讲”师、家长,学生是主体、主人而不是客体和仆人。教师做到“导而弗牵”,功夫还在诗外,要靠教师平时多对教学进行反思。
3问题的设计
当我们设计好了议题,选择好了阅读文本,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对文本们进行思考呢?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要从总体出发,有逻辑的进行提问。由于小说文本篇幅相较于其他文本来说相对较长,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过程中,必然在课堂上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交流探讨问题的时间会有所减少,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既然是群文阅读,教师就不能只就一个文本进行提问,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深入各个文本,仔细阅读,发现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问题的设计,使其具有针对性。比如,《故乡》《社戏》《孔乙己》都是从儿童的视角进行描写的,这样的角度有什么意义呢?不同的儿童所表现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提问,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文章,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4总结方法、练习运用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遵循宽容原则和中立原则,强调批判性思维的清晰性、相关性、正当性、预见性、一致性(也叫逻辑性)等优良的品质。以邏辑性为例,批判的逻辑性指:符合哲学原理和逻辑学推理,避免自相矛盾。符合逻辑性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然也不难找出,其他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的实例。源于生活设计批判性思维练习,运用批判性思维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针对看似正确的结果、结论提出具有新角度、多元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兴趣。问题要多采用社会热点或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练习题:试着应用鲁迅先生的批判方法评价中体西用的错误之处,中体西用违背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为什么注定要失败?(违背了哲学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总之,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先前知识经验为基础,这就离不开全面系统的预习和独到的讲解;需要以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导向来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起着线索的作用。如果离开先前知识经验和问题导向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无的放矢,舍本逐末,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没有批判就没有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结语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地贯穿于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文本解读的答案,而是应该教给学生思考文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营造利于学生讨论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的思维碰撞,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余党绪.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四遍读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