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要读”到“我会读”
2020-10-20谢海容
谢海容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就各学段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因此,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一要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变学生的“老师要我读”为“我要读”,二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课外阅读,达到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和丰富营养。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我要读”——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要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一)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在一个优雅的氛围里,人的言谈举止也会不由自主地优雅起来。要孩子喜欢阅读、自主阅读,有效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如在班级墙壁的醒目处张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经常在学生面前表扬爱读书的孩子;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是不合适的,需要我们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二)指导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人物等。其次,要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感受到名家名篇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和精神的滋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小学生好表现、喜欢游戏、喜欢攀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课外阅读的平台。如班级读书会,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展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
二、我会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一开始课外阅读,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游览等,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
(一)指导圈圈画画
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排比、顶真、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不同的符号划出优美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其实这些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先头工作。一开始,对孩子读书摘记的书面要求要尽量少些,切不可因此让孩子对阅读望而生畏。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自己喜欢的片段、讲书中的故事、优美词句大接龙等形式,督促、鼓励孩子“眼记”、“耳记”、“心记”。
(二)指导剪剪贴贴
在课外阅读中,孩子有时会遇到大量的感兴趣的知识,此时圈圈画画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阅读兴奋感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孩子在整个阅读、制作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指导抄抄写写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四)指导读读想想
孩子在閱读的时候,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激发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们都学会读书,能广泛地自由阅读,获取丰富的知识,那将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功。
参考文献:
[1]何海萍. “要我读”巧变“我要读”[J]. 教育科研论坛,2008(09):33.
[2]董春莲. 我要“读”下去[J]. 成才与就业,2013(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