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20-10-20上官育平
上官育平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并不是说有了这种模式就可以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衡量某种教学手段的好坏应该基于教学实践中是否满足教学需求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多媒体教学模式都只是教师授课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促进合作,训练思维,整合资源,进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教学;激发兴趣;分工合作;训练思维;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224-02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教师若能精心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件,并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这样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1 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将多媒体运用到文章中的实景中。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使课堂更加形象、直观。
如《雨中登泰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学生由于知识面的狭窄,语汇的贫乏等,很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泰山的山水之美。如何让课堂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泰山的山水之美,并使他们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呢?在学习泰山的山水之美两个自然段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
我先出示几幅泰山风景图,同时配以相关乐曲以及老师的生动描述,把学生带入泰山的山水之中,然后再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在音乐的旋律之中朗诵这两个重点自然段。这样学生步入了作品的意境之中,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似乎在与作者一起欣赏泰山的山水之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交互形式赋予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新颖性、乐趣性、直观性,可以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仅拘泥于美术图片,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美术图片达到这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既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作品带来的美感,陶冶性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纠正“满堂灌”带来的弊端,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 巧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合作
专业教育是我们职业教育的特色。作为文化课的语文教学更是要体现文化课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功效。
我所授教的班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有音乐舞蹈专业、书法绘画专业与文秘专业。如何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各尽其能,我在设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首先播放由音乐舞蹈专业精选的优美乐曲《荷塘月色》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清华园去观赏朱自清塑像以及美丽的荷塘月色,然后又文秘专业的学生朗诵散文作品《荷塘月色》带领大家进入课文中,领略淡淡忧伤的意境。我为学生的讲析“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时代背景,理清明线与暗线两条线索,感受美好的月色以及朦胧的意境。
3 巧用多媒体课件训练思维
在教学中如能巧用多媒体,打出作者的创作背景,放相关的音乐或动画课件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厌烦为喜爱,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做法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语文思维,语文教学需要重视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智慧,那些成功的作家、诗人都是具有高度语文智慧的人。而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的高度发达。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本事好事,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就失去了“语文味”,只有将语文课堂教学深入搭建起充满”时代味与语文味,才可以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意蕴丰沛、景象迷人的景象。
如讲授《声声慢》时,我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考虑在意象时,我动了很多脑子。开始考虑用几张精美的图片来抓住意象。始终的意象有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等等,在进行公开教学时,我追烦了以前的设计,而是在讲解意象的象征意义的时候,让同学们自己动手,亦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运用手机网络,查找有关于淡酒、黄花、梧桐、细雨的诗词,比比哪个小组积累最多。结合《中华诗词大会》比赛中的“飞花令”,同学们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学习活动,形成师生互动与生生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不再是只做观众,做旁观者,而是成为教学活動的主人翁与积极参与者。
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我运用美妙的音乐营造优美的意境。要求学生必须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一句课文内容选取不同的角度去构思图画。学生以为中心,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地描绘自己心中可爱的小屋机器周围的自然环境,抒发了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地美好情怀。
4 巧用多媒体课件整合资源
打造出高效课堂是每位优秀教师的不懈追求。探究“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热潮。如何活用多媒体课件体改课堂效率呢?
课堂的效率与课堂上所拥有的信息量是一种正比例关系。传统课堂上仅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书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受到了很多限制,教师讲课效率低下,学生获取知识较慢,而当我们开始采用多媒体来辅助语文教学时,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向学生传达的信息量却远远大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传递的信息量,其中包含了信息丰富的音频、视频和图像素材。这样学生虽是坐在教室里,但其视野却可以随着多媒体的展示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其对文字的感受又可以随着画面、声音不断的延伸,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45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了他的最大价值。
《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投赠诗。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正合投赠诗的风韵。全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友谊,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
在教授《寄李儋元锡》时分为两个阶段。预习时,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诗人韦应物的时代背景,认识诗人及其作品,翻译诗作,结合作品内容写一篇与诗歌有关的散文作品。教学时,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将翻译作品、赏析作品与散文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分辨清楚不同的文体。网络平台五花八门,告诉学生什么样子的译文才可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什么样子的散文是優秀散文。通过多媒体更好地整合了教学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非常的依赖课本,任课老师虽然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新知识,但是要想将这些知识融人到传统教学中,难度很大。而对于现代的本科教学而言,很多的专业知识都在日新月异,纯粹的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思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精神为目标进行引导性的教学。而这一前提就是任课老师必须尽可能多的去收集关于本专业的资料,并能够及时的放映到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上来。可以说未来的教育将是一个无界限的教育,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浏览到整个世界的学科内容,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加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文峰,徐忠.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平原大学学报,2006,(8):111-112.
[6]王力,刘丽君,郭巍.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开放实验[J].医学信息,2005,(11):1463-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