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教学方式混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0-20吴洪军

数码设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吴洪军

摘要:当今社会属于大数据的社会,大数据这种时代特点促进了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发展,社会中的一些工作岗位在招工时对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的学校,其不仅要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学生毕业后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本领和技术。因此,中职学校更应重视计算机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并联系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探索多元化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多种教学方式;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006-01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很多教师过分重视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讲授,所有专业统一按照考试知识点和技能教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相对机械化和单一化,对理论知识内涵的认知与掌握仅停留在表面。

1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做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但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1.1缺乏与专业課程相互衔接。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试很少将本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只注重考核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学生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得很好、很扎实,但是当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结合在一起时,很多学生“常常感觉无从下手”,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这些基本内容仿佛不能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就会造成部分学生只注重学习专业课程,而不重视学习基础课程,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实在专业的实际应用上。

1.2考试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考试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存在考试形式单一的现象。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时往往采取单纯的笔试或是上机操作,由于受教师知识储备量的影响,导致考试试题的质量往往不高。同时,计算机考试缺乏针对性,同一个年级的计算机考试试题一般都一样,并未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确定考试题目,导致出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

2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2.1应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微课视频通常在10分钟左右,由于时间有限,课堂内容也随之减少,因此微课教学更讲究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背诵记忆,数字化信息编码、数据表示的繁琐冗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进而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结合学科内容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微课课件,提前让学生们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发挥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为新课程做好准备。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时,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能接触实物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将拆装过程制作成课件详解,通过声音和画面加深印象;在学习OFFICE软件课程时,通过录屏软件可以将实际操作过程配上声音、动画和字幕,再加上实用性举例,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2采用合理的案例,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年来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的现状分析可知:大多数计算机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自身的思路为基础,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重点,身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思想和接受教育的方式有所改变,教师长期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逃避学习计算机的知识。计算机基础中包含很多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工具。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PPT的制作方法和相关功能时,先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将PPT的应用方式和使用范围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学习该项技能的重要性;找到合适的案例将使用PPT的益处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PPT相应功能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提高相应的计算机技能提供路径,有效的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

2.3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热情。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程度,同时对学生的操作性要求也十分的高,所以将“互联网+”融入开放式作业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得学生将作业当成了一种喜好。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认识微型计算机”这节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程进行预习,让学生对计算的部件及应用有一个了解,并且要对目前的主流产品有所掌握。并且对学生预习课程的学习资料通过多种的形式来让学生选择。教师通过对木章节的理论知识与图片上传到云平台,学生通过云平台接收资源进行学习,或者教师通过在云平台上发布视频教程的网络链接,学生通过在电脑上打开网络链接进行在线的视频学习,并且教师通过将预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知识点,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作答,只有全部题都回答正确,才能代表学生完成了预习工作。

结语: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扬主动性学习和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碧玲.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15-216.

[2]徐剑.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人文之友,2018,(19):14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
探索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模式,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教授计算机基础中的数制转换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实践
巧用微课,活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
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学生主体性提高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