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家乡”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10-20谢金土
谢金土
摘 要:“走读家乡”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乡土情怀、传承与传播优秀乡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乡土课程资源为内容,在真实的乡土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从“走读家乡”课程的价值意蕴、内容设计、实施路径三个方面阐述“走读家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策略,以此来显现“走读家乡”课程的文化植根性、学科融合性、社会实践性。
关键词:乡土教育;拓展性课程;课程开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1/24-0104-06
欲放眼天下,应先心怀家乡。但现在很多学生说不清家乡方言,认不全身边常见的植物,更不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他们过着“去自然化”的生活,成了作家三毛笔下的“塑胶儿童”。如果学生不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那么他们何谈“乡土认同”,又何来“家国情怀”。
“走读家乡”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乡土情怀、传承与传播优秀乡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乡土课程资源为内容,在真实的乡土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走读家乡”课程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现实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搜集资料、实地走访、调查体验、考察探究等方式,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的发展现状,感受家乡人民奋发向上的实干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一、价值意蕴:用乡土文化滋养学生成长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公民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一方面要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学习并继承民族和地方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将当下的学习与明天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家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众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这对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乡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实中多彩的生活、身边生动的故事,对学生理解社会,形成公民应具备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学校、家乡、国家、世界,构成了其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家乡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其生活领域中的主要元素,学生在与这些元素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走读家乡”课程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搜集、实地调查、考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来认识、触摸、解读家乡,从而对家乡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风俗民情、社会生活与变化发展有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立体的了解,并从认识家乡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重新建立与家乡的自然、文化和历史的联结,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走读家乡”课程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引导学生在研究家乡中观察社会,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并推及于民族情、中国心;在感悟家乡历史中坚定理想信仰;在沐浴乡土文化中升华思想境界,增强“社会人”的属性。
二、内容架构: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如何在课程内容架构上引发学生对课程价值的体认和理解,将决定课程的品位和格调。基于独特性(这个地方独有)、生活性(与这块土地上的人的生活密切相联)与文化性(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三个维度的思考,“走读家乡”课程内容应遵循地方化设计的原则。可结合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及社会发展等课程资源进行整体架构,具体可设置“家乡景物、家乡人物、家乡名物、家乡风物、家乡非物”等五大模块的内容(见表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自然创造了家乡独特的自然美景。“走读家乡”课程就是要通过对家乡景物资源的充分摄取和无尽调度,引导学生解读、感悟、推介家乡美景,让学生感受自然的伟力,激发学生内在的纯真。
家乡人物是一个地区连绵不绝的历史和文化的缔造者和见证者。家乡历代志士仁人、贤达俊杰背后都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是一部部丰厚的活课程,家乡人物的精神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将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家乡人。
家鄉物产丰富,资源众多。通过对家乡名优特产的特点、故事及其现代发展历程的走读,让学生了解家乡物产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激荡学生眷恋故土的情怀,进而增强其爱乡恋乡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家乡风物是家乡文化的活化石,呈现了社会的精彩、文化的多元,让我们看到了民间优良的传统、朴实的民风,体会到家乡的亲情和人间的真情。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的视角对家乡风物资源进行甄别,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课程化设计。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反应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兴盛和民俗的积淀,有着深厚的以文化人的作用。走读家乡的非遗文化,不仅能增强对文化内涵的认知,更能学习非遗文化的精髓,保护和传承家乡非遗文化。
三、实施路径:引领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一)实施方式:适切、多样、可选择
1.扩展学习空间。“走读家乡”课程需要加强课程与乡土资源的同步结合,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学习途径的结合,重视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课程具体实施,可分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校内层面,主要以信息搜集、方案制定、交流讨论、设计制作、展示评比等形式为主,教学时除了学校规定的拓展性课程外,也可以整合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课程开展教学。校外层面,主要以调查采访、参观考察等形式为主,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开展活动。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学生根据活动方案,走街串巷,进行开放式的社会实践体验,在读人、读路、读建筑、读风情中感受家乡的历史与人文。
2.变革学习方式。“走读家乡”课程为跨学科的实践活动类课程,在课程实施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采用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
当然,在活动形式上必须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综合运用的机会,要积极倡导基于学科的跨领域学习和依托新技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注重多样化的实践体验方式,如“考察探究、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研学旅行、设计制作、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评比展示”等,这样的活动形式更能建立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引领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3.坚守儿童立场。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其实是学生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学校要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守儿童立场。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合作沟通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学校的教学变革是落实课程变革的关键。如果没有指向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改革,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唤醒学生的课程“自主”意识,如此一来,再好的课程设计,对于学生来说也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课程评价:多维、可视、有温度
课程实施能否有效达成目标,需要依据评价结果来判定。课程评价应坚持“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的价值导向,真正让评价多维、可视、有温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1.“走读家乡”评价内容。就评价内容而言,课程评价既要评价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合理性,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还要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侧重于“评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体验、学习成果(见表2)。
“走读家乡”课程评价需要转变原有的只关注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内容,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体验等多维评价内容。
2.“走读家乡”评价形式。课程评价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并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过程要可视化,评价数据要客观化,评价导向应激励化,评价的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和趣味化,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学校可利用成长记录袋、模拟博物馆、闯关夺星表(见表3)等方式简单记录学生的表现,作为评价依据。
3.“走读家乡”评价主体。“走读家乡”课程评价还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生生互评、社区共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的方式。学生自评,即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见表4)。教师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以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生生互评,即学生根据被评价者汇报交流的情况,给予合适的评价。他人评价,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在“走读家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走读家乡”课程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全员参与,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觉评价;关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真正实现评价过程的可视化、评价操作的动态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开放性。
(三)学材编写:典型、独特、有体系
学习材料主要是指教学用书(学习活动指南)、学生活动手册和教学参考资料等纸质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学习材料的编写除体现一定的风格和特色之外,还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乡土化与生活性。“走读家乡”要从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开始,引导学生认识乡土,了解乡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乡土文化的特性,学习材料的选材需兼具典型性、代表性和独特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有意义的乡土情境中开展深度学习,培育乡土情感。
2.结构化与针对性。课程是有设计、有组织的经验系统,乡土文化包罗万象,学习材料应按照一定的逻辑,将乡土知识、文化传承、活动设计等形成一定的系统体系,便于以简驭繁开展走读实践。学习材料一般包括背景系统、图像系统、知识系统、活动系统、评价系统等五个部分内容,通過设置“宽带网”“风景角”“影视窗”“讨论会”“实践园”等充满趣味的栏目,力求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学习材料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要适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考虑学习目标,满足学习的实际需求。
3.趣味化与可读性。在众多的乡土课程资源中,选取比较有趣味的内容编入学习材料中,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同时,编写时力求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规范优美,图文并茂,逻辑严密,数据可靠。让学生继承优秀乡土文化,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在思想上获得一种根基,这是教育的使命。“走读家乡”课程就像是浓缩的家乡图景,让学生拥有深刻的家乡情怀;“走读家乡”课程也是预设的学习经历,在这里,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情怀比见识更有价值;“走读家乡”课程更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将家乡文化的精神追求浸润在孩子的心间,立根于文化,树人于无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化实践育人[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1).
[2]邢至晖.特色课程:机制与方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崔文华.学校课程发展的另类思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5]杨开城.课程开发: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王文军.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导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7]张 怡.传统文化课程的架构及经验[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11).
[8]黄晓玲.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特点、问题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0,(2).
[9]成尚荣.规范:课程开发应有的品质[J].辽宁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