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集聚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2020-10-20冷军饶诗琪
冷军 饶诗琪
摘 要: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基本源泉。在宁波市政府一系列人才政策支持之下,宁波中高端人才引入位居全国前列。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宁波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抽样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人力资本的集聚规模、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三个维度,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人力资本集聚 创新绩效 高新技术企业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构建长三角南翼区域性人才高地,宁波市政府1999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比如《宁波市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市委[1999]28号),《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甬党办[2002]33号)、《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的补充意见的通知》(甬党办发[2004]42号)、《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的若干规定》(甬政发[2004]107号)、《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宁波市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甬人专[2008]69号)、《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3315计划”的意见》(甬党办[2011]18号)、《宁波市引进高端创业创新团队“3315计划”实施意见》(甬党办发[2011]103号)等,并从1999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引进洽谈会,加快实现了人才高地的构建以及人力资本的集聚。据浙江省委人才办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省人才集聚情况分析报告》,宁波中高端人才的引入位居全国第二。
依托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政策机遇、年吞吐量超10亿吨的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的港口优势以及民营经济的活力,在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宁波市的GDP(按可比价计算)从1978年20.17亿元增长到2019年接近1.2万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家电、塑料、模具、针织、气动元件、纺织服装、临港产业和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中国制造2025”以及“246”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都反映出宁波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飞速发展。产业的集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才和资本的集聚过程,产业集群内部以及集群所在区域的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集群经济体系的内生变量。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基本源泉,截至2018年,宁波市人才总量达241万人,人才的引进和集聚,为宁波经济的持续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宁波广大中小企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宁波企业的创新能力。2019年,宁波容百和长阳科技先后登录科创板,就是宁波企业创业能力提升的例证。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从市场竞争水平、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所有权结构、创新投入、环境规制和利率市场化等角度研究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但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社会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不仅能直接影响自主创新效率,还与专利产出数量显著正向相关(冒佩华等,2011),能有效促进其创新绩效。在知识经濟时代,企业需要建立人力资本提升战略,实现人力资本集聚并充分发挥其正外部性效应,才能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首先,人力资本聚集能促进企业人才之间的沟通交流,显著降低企业中各类人才的知识技能获取成本。通过集聚,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向拥有较低人力资本的人传输知识和技能,前者并不会消弱其自身能力,反而使后者的能力大幅提升,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科学。其次,人力资本的集聚,增加各类人才的思想碰撞和交叉合作机会,有利于创意的产生,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效率,并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最后,人力资本聚集也会加剧人才之间的竞争,激发各类人才能加努力和上进,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人力资本集产生的正外部性效应,将会产生更多的人才向已经集聚了很高人力资本的地区和企业聚集的马太效应。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创新源泉,当企业中实现了人力资本集聚,将会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相应地就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创新活动中。虽然研发具有风险性,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是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获得研发成果的几率也必然会增大,从而,企业中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每年的新产品数、年申请专利数和新产品产值率等都会相应的提升,从而产生创新绩效。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待验证研究假设:
H:人力资本集聚将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三、数据来源、变量设计以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截至2018年年底,宁波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已达1739家。本文根据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三个年度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选取了其中800家高新技术企业展开问卷调查。该问卷涉及到了有关企业人力资本聚集和创新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注册地、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基本信息,人力资本的集聚规模、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三个维度的信息,企业每年研发投入信息,以及企业专利申请获批情况、新产品利润贡献等反映企业创新绩效方面的内容;所涉的时间跨度为2016年至2018年三年。
调研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19年8月,历时两个月,多数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的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方式,以线上的形式发放,少部分通过宁波大学MBA和MPAcc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学员、以及课题组各位成员在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在职好友线下填写。共发放800份问卷,共回收554份问卷,经过对回收的问卷逐份整理,剔除其中存在敷衍回答或者答题不全的部分,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93份,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企业创新绩效(Per)。企业的创新绩效包括开发新产品的效率、年新产品投产数量和产值和年专利申请数等(支燕、白雪洁,2012)。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包括“专利”、“研开组织管理水平”和“企业成长性”三个方面,其中“专利”占了60%的权重,而且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到期需重新认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和专利的申请。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涉及三类,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查询到的专利申请和获批数量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创新绩效,很多文献以专利作为创新指标(Filatotchev, Liu, Lu, and Wright,2011)。因此,本文以每年申请专利并获批的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标准。但是,由于专利的申请和获批,具有滞后性,一般周期为一年左右,所以本文采用滞后一期的专利申请和获批数。
(2)自变量。人力资本聚集,有集聚规模、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有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有多个评价指标。企业的项目研发必然涉及内部多个部门,首先,需要对项目研发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研发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这需要多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论证;其次,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成为控制研发周期、研发成本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的人力资本不仅仅指研发人员。人力资本集聚规模主要是数量,包括管理人员数量、研发人员数量、生产人员数量、销售人员数量、外聘专家顾问的数量等;人力资本集聚水平主要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了方便衡量,在问卷设计时,以员工的平均学历水平代替,包括管理人员平均学历、研发人员平均学历、生产人员平均学历、销售人员平均学历和外聘專家顾问的平均学历等;人力资本集聚效率,主要指能否顺利招到所需的员工、招聘所需的时间、招聘人员的水平高低、公司有无完善的人才招聘计划等。
由于人力资本集聚各个维度都有多个且相互之间有关联性的评价指标,本文考虑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通过标准化处理,将数据转化为相同量纲指标,对三个维度的人力资本集聚变量分别作Bartlett的球形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的三个维度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经过共同度分析和因子提取后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函数,最终得到的人力资本集聚规模指数(HS)、人力资本集聚水平指数(HL)和人力资本集聚效率(HE)指数,作为接下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
(3)控制变量。为了减少其他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控制,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存续时间、规模和注册地等。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体现了企业管理当局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企业的存续时间对其创新能力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存续时间越长的企业,其越可能趋于稳定,满足于现状,从而丧失对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存续时间越久的企业,其前期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积累越多,越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相应地,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实力也相对更雄厚,抵抗研发失败的风险能力也越强,产生创新成果的机会也越多。注册地不同的企业,获得的政策扶持和优惠也会不一样。此外,股权集中度、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以及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多少等,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模型构建
本文因变量创新绩效采用滞后一期的专利申请和获批数,专利数为非负的计数型随机变量。虽然高新技术企业每三年重新认定一次,认定时专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是有些行业或者企业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并不是每年都会有专利申请,因此,在本文选取的样本期间,有部分受访的样本企业没有专利申请数,使得因变量出现了零值,而且方差大于均值,不服从纯粹的泊松分布,而是二元分布与泊松分布的混合。基于此,本文选取零膨胀负二项回归的方法,公示如下:
[PrY=y1-pΓy+τy!Γτ1+λτ-τ1+λτ-y,y=1,2,3...p+1-p1+λ--τ,v=0]
式(1)
其中:均值为[EY=1-Pλ];方差为[VarY=1-pλ1+pλ+λτ]。当时,服[p→0]从负二项分布;当[τ→∞]时,服从零膨胀泊松分布。
将联系起来,表达式为:
[lnλi=x′iβ,]
[logitpi=lnpi1-piz′iγ,i=1,2...,n]
式(2)
其中,[xi]和[zi]分别为一定尺度的特征向量,表示第[i]个协变量;[β]和[γ]是回归方程协相关系数的特征变量。
本文采用[R-project]统计软件进行上述模型的拟合。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本文运用零膨胀负二项模型对人力资本集聚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2所示。
在模型1中,仅仅包括控制变量,显示出创新能力、企业存续时间、规模及注册地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大、存续时间久、规模大以及注册在高新区的企业,相对有更多的资金、资源和能力支撑其创新,从而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零膨胀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人力资本集聚的规模、水平和效率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说明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拥有越多的人力资本集聚优势、研发投入越多的企业,其越能产生良性循环,提升创新能力和产生更大的创新绩效。
模型2至模型5中,逐步将自变量中反映人力资本集聚不同维度的三个变量引入到回归方程。反映人力资本集聚规模、水平和效率的三个变量分别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三个变量都纳入了回归过程的模型5中,三个变量同样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本文的待验证研究假设,说明人力资本集聚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在模型2至模型5这四个回归结果中,与模型1的回归结果一致,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以企业的专利申请和获批数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变量,分析和检验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不管是人力资本集聚的规模还是水平和效率,均能显著促进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根据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近几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宁波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表明宁波需要进一步促进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已验证了人力资本集聚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宁波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在宁波市政府的各种人才政策支持下,在宁波市政府的人才平台基础上,重视人力资本建设、加快人力资本的集聚,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以此获取长远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Filatotchev I, Liu X, Lu J, Wright M. Knowledge Spillovers through Human Mobility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Evidence from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in China[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3):453-462.
[2]冒佩华,周亚虹,黄鑫,夏正青.从专利产出分析人力资本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作用——以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证[J].财经研究,2011,37(12):118-128.
[3]支燕,白雪洁.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外取?[J].南开经济研究,2012(05):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