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0-10-20程萌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摘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共同要求,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让思想政治教学贴近现实实现内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探究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旨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义中国化进程中逐步积淀起来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作用。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育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和开发不足

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理论产物又有实践产物,内容鲜活饱满具体生动。大多数有关红色文化的图书、报刊等资料只存在于图书馆或历史教科书中。教科书中红色文化的一些英雄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表面化的介绍,没有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精髓,不能震撼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吸收、传承红色文化。当前广泛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红色文化大多是革命纪念馆或者抗战博物馆、革命基地等物质形式的内容,相对而言,革命老兵以及红色文化精神等内容和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开发,不利于红色文化作用的发挥和发展。红色文化并不仅仅有物质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形式。

(二)教学形式单一课程内容创新不足

当前红色文化主要的教学形式仍旧是课堂教学,以理论基础为主,鲜少将其真正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尽管高校老师不断课堂上改革了教育方法,但思想理论课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一言堂”“满堂灌”,主要讲授理論知识,教师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讲述长征道路或者是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红色文化诞生的年代相较于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想象和理解抗战时期英雄们的抉择,同时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抬头率不高,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难以保证。

(三)缺乏思想延伸,导致红色文化融入深度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较为浅显,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内涵研究,部分高校并没有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融入,而是应该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延伸等,红色文化融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缺乏足够的思想延伸和教育深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的融入浮在表面,没有结合相应的博物馆参观活动展开思想探讨,也并没有从红色文化本质或者红色物质文化所折射出的精神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没有将我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也导致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影响程度不足,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教学效果。

二、红色文化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

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可操作性,学校方面应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学体系中以课程编排的形式促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学校要始终坚持红色文化进校园,每个学期的课程计划中都安排有必修的思想政治课,对专业教师进行红色教育培训,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将红色文化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增强大学生日常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在构建红色文化的课程体系中,教师应注重红色文化思政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设计之间的具体联系与协调,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内容的实际教学内容,注重各部分之间的组织与衔接,以此强化高校思政教学开展过程的连续性。实际工作中,可将红色文化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革命故事与相关课程内容相结合,更能鲜活的体现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注重设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主要方向的红色文化教学方案,促使思政教学与爱国教育形成系统且完善的有机整体。

(二)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形式

学校应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大学生的需要,依据当地特色,建立独特的红色校园文化。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学校可结合重大节日,定期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红色歌舞剧、红色歌曲比赛、红色知识竞答等活动,如开展 " 缅怀先烈 " 为主题的导师课活动,让每位大一新生都能在入校时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第二,加强红色教育的实体建设。学校、学院可在宣传栏、文化墙上设置红色文化宣传栏目,在校内醒目位置放置革命先烈及其革命事迹的雕塑、张贴宣传标语等,长期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引入读书会以及社团活动等,提升红色文化融入的思想深度,组织学生参观完相应的革命纪念馆和历史博物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思想论辩会,让学生自主总结自己的感悟,思考所了解到的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深度。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结合相应的红色书籍阅读,以社团或者读书会为单位,定期进行相应的读书分享和讨论形成思想的碰撞,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红色经典书籍和著作的理解和感悟。第三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引入 " 口述历史 " 单元。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走访当地抗战老兵以及其他老人,通过 " 口述历史" 的方式记录下相应的影像,让学生从普通人、抗战参与者、受害者等多个角度认识红色文化诞生的社会背景,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时代意义。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老兵前来做报告或者讲座等,给学生创造与老兵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为直观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加深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

( 三)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形式

当前网络信息平台迅速发展,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同时,也为思政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高校官方网络平台可添加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以及实践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与信息流通,进而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政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力与渗透力,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传承与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促进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红色文化网站的建设进行统筹与规划,使其与本校的文化特点相融合,由此,不断提升思政教学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教师应注重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创新思政教学形式,以微课、多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思政教学工作水平,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17-10-28(1).

[2]    李静“.大思政”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路径探究 [J].智库时代,2019,(42):102-103.

[3]    常婷,杜刚.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J].中北大学学报,2016,32(5):64-67. [2] 孙慧.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

作者简介:

姓名:程萌性别:女出生年月:1997年10月11日

籍贯:陕西乾县最高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