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多元性评价策略

2020-10-20朱臣

丝路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

朱臣

摘 要:基于生活的幼儿社会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幼儿“生命”“生长”“生存”认知和能力为目标,全面培植儿童生活实践能力,是课题研究努力的方向和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统筹地域资源,挖掘生活力课程内容,重构生活力教育体系,全方位建设“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多维的课程评价研究,引导幼儿了解社会文化,学习生活技能,从而获得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享受学习、游戏、探究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社会实践性课程;多元性评价;实践

课程评价的作用重在评价课程实施与开展的有效性过程,评价幼儿、教师及其他课程参与者在生活实践课程中知、情、意、行的发展,因此,课程的评价从教师、幼儿、家长三位展开。

一、对课程教学者的评价

幼儿园从教师对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把握、游戏设计的可行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开发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情况以及幼儿问卷调查的结果几方面结合起来入手对课程教学者形成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考核中。

(一)检核法

行为检核法也称清单法,是教学者对学习者概括出行为程度的一种简易方法,观察者对规定项目先列出表格,并对“观察项目内容—幼儿行为表现—情感价值判断”进行具体描述说明,当出现此行为只要在该项目打“√”,是在一定学习现场和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观察记录方法,此方法由于明确列举了观察内容和评价结果,不仅适宜于一线教师,更适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二)成长档案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有助于教师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促使教师自我反省。收集的内容可包括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和典型事件记录;教学反思相关材料;社会体验活动的创意设计、研究过程记录;所教幼儿参与活动和学习的情况记录等。

(三)激励评价法

激励评价是师幼共同使用的评价方式。围绕课程目标,师幼共同设计不同的集赞卡,对幼儿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幼儿的学习表现,赢得不等的“赞”,通过此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互相帮助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对课程学习者的评价

幼儿园从幼儿在社会体验、游戏、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对幼儿学习情况作出综合评判,评判结果纳入幼儿素质发展评定。依据幼儿学习发展的实际水平,运用多种合理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一)主题海报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用儿童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因此,我们将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主题海报的形式来呈现儿童的学习发展轨迹。作为幼儿对课程的评价依据之一,让孩子做课程的观察员、评价者和课程的追随者。

(二)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既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和记录,能提供一种反映儿童发展的持续性手段,能用来记录和交流儿童学习的复杂性,我们将研究观察记录的多通道途径多样化,呈现儿童的学习故事。

(三)畅享日故事

畅享日故事记录的对象主要是幼儿,通过幼儿对实践中的事件、问题、感受的记录,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它是幼儿生动表达的体现,也是反映幼儿真实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种评价方式,既有典型性又体现持续性。

(四)故事成长册

故事成长册指一段时间内(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对课程中幼儿的发展、课程的适宜度进行一个较为理性的审视。聚焦幼儿发展的某一阶段具体行为表现,通过课程故事评价法,让我们更好地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看到更多“有能力、有自尊、有自信”的儿童,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提升幼儿社会性。其中,以“故事集”“成长册”等为评价载体,以图片、视频、表征、梳理的方式记录孩子一个阶段的成长变化,展现的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水平、特点,评价幼儿经验和能力的拓展,进而调整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三、对课程协助者的评价

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转变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家长的课程观。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参与,对孩子从主题中获得的经验与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可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经验,及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迁移水平进行评价,提高孩子的自信力和自主能力。

(一)家庭评价

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良好的生活能力、生活习惯不仅需要在幼儿园习得,更需要在家庭延续及巩固,因此,我们设计了《家园礼仪联系册》,每月一个重点,调查幼儿在家行为表现,通过家园互评,加强幼儿的礼仪言行的培养。如,在开展《下雨天》这一主题中,围绕户外“跳水坑”这一游戏事件,大班开展社会活动《再也不湿了》,乐乐妈妈和小雨妈妈在朋友圈的分享就生动地体现了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孩子亲身经历后的成长,孩子在园同伴互助的良好行为延伸到了家庭中,帮助父母、关心家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现象并不断延续下去。

乐乐妈妈 今天,看到徐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些孩子在雨中玩球的照片,我才知道为什么今天孩子带回家的衣裤全都湿透了。可是,孩子今天对我说:“妈妈。你下次骑电瓶车上班时要穿上雨裤。还要穿上雨鞋,那样就不会湿了。”原来,玩水后,徐老师让每个孩子比较了他们的雨衣。乐乐发现自己的雨衣不行,容易溅湿。而且还学会提醒我。感谢老师,虽然裤子湿了,但孩子第一次学会关心家人。我才知道原来孩子们在游戏中真的在长知识。

小雨妈妈 原本以为孩子们就是玩玩水,每天弄湿衣服,今天孩子回来后,主动帮我把衣服整理好,把湿衣服放进卫生间。小雨说老师告诉他们,妈妈每天上班回家后,还要帮我们把衣服洗干净,她们很辛苦。所以,我们也要幫助妈妈。谢谢老师,让孩子们在玩玩中也变得懂事。

(二)社会评价

社会是礼仪实践的基地,社会体验活动往往联系幼儿园、家庭、社区,我们启动三合一模式,即活动前开展一封家长信,活动中一次“书面调查”,活动结束后一份问卷调查。一封家长信主要让家长了解我们此次社会体验活动的设计意图,配合收集资料、做好准备,征求设计方案意见和建议等。例如,结合六一儿童节,我们组织开展的大班社会体验活動“快乐自助餐”的家长信。信中提醒家长在带幼儿进入社会体验时,注意以下要求:(1)就餐前,带着孩子欣赏自助餐厅环境,了解食物、餐具的分类及摆放;(2)就餐过程中,教给孩子正确的自助餐就餐方法;(3)就餐过程中,提醒孩子轻声细语,细嚼慢咽;(4)就餐结束后,提醒孩子吃完盘中所有食物,并整理好餐盘,不浪费。活动后,我们会让家长就我们的活动方案及实施成效进行一次书面评价。

班级 中一班 日期 2017年5月19日

家长反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带孩子去吃自助餐,在自助餐前也会对孩子提出相应的礼仪要求,但往往仅限于不要浪费食物。通过这封信,我们对如何引导幼儿有礼仪地进行自助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们会配合引导和教育的。

请您谈谈对本次活动的教育理念、活动组织和幼儿表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以礼待人”“以礼为人”一直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精神,让孩子们通过社会实践来理解自助餐的礼仪比家长单一的说教更有效。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父母能更直观地发现孩子们身上闪光的礼仪行为以及还有待努力的地方,感谢幼儿举行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以礼为人”。

四、评价的实践后感

(一)儿童建立自信

社会实践性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在具有鲜明的情景和生活交往中,儿童的表现是最真实的。通过多元性评价,一是让儿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力量;二是发现伙伴的能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建立赏识心态,正确面对自己的缺失。

(二)教师引发自省

我们透过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一定会发现为幼儿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否满足了孩子自主探索、活动中是否体现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对儿童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倾听儿童发自内心的呼声,以调整教师的主导行为,包括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规则调整以及引导策略等。

总之,运用多元评价策略进行基于生活的社会实践性活动的评价 ,是一个综合、有效的方法 ,它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主旨,帮助了每一名幼儿实现其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觉得评价方式应善于变化,灵活机动,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交流方式,这样才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