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2020-10-20白世明
白世明
摘 要: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我国需要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改善农村面貌,使环境更加适宜居住。在保住青山绿水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提升农村收入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减小贫富差距。青山绿水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进行资源保护,让农业的生产更加绿色化、科学化。另一方面,提升融资水平,扩大整个农村的产业规模,使人民的收入得到提升,社会更加稳定,乡村更加繁荣,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乡村振兴;经济;发展
一、引言
目前,各地的建设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的人居环境水平还是比较差的,有待改善。由于农民的观念制约,有些地方人居问题甚至比原来更加严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一直聚焦于三农问题,把农村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主要为了使农村实现城镇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现阶段,主要强调要提升农民的居住条件,使整个农村的面貌得以改变。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修建工作,使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逐步减小;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使乡村更加宜居,使新农村建设得以全方位、广泛地开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分析
乡村振兴建设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固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乡村发展要体现出当地的特色,应该根据实际的形式,找准优势探索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农村建设战略模式。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有效的开展。首先,应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乡村的人居发展建设。在国外,对于这类的建设开展比较早,有相关的经验,我们要大胆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加强向其他农村建设经验学习,使自身的发展水平能够真正提高,同时需要从经济学对农村的生态进行相关的分析,将经济的发展上升到生态经济的层面才能够使社会和谐发展,让我们的生态危机得到缓解,提升社会的保障水平,同时让保障的范围更加扩大,让村民以较好的状态提升生产率。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优惠与支持,使他们能够以更充足的资金与更好的面貌进行农村建设,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应当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污染的防治,使这部分资金能够得到节约,促进低碳化发展,使整个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提升,这样就有利于农村管理长效稳定发展,但是,有些地区环境建设没有得到完善,政府對其的支持较少,在一些区域发展并不够均匀。另外,也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减轻,同时,对于剩余的劳动力也要进行安抚,让一些失业的人可以找到工作,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已经在岗的工人和农民能够以更高的水平与技术状态进行相关的生产
活动。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就可能造成一些人的消极心态,因此,我们必须采用相应的手段来使贫富差距减小,加快乡村的发展,使落后地区的农民能够提升收入,把科技力量投入农业生产当中,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使人居的环境建设水平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农民的收入得到提升,使我们的乡村更加的美丽富有,同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当由村民来参与和监督,使发展计划能够符合他们的利益,实现共同的富裕。这有利于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使其得到应得的收入。
四、农村经济发展措施分析
(一)确立试点,敢于创新
按照全面部署,使乡村能够融入工业化,发展卫星城镇,把周边的30余个村作为城市副中心的试点建设村庄。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乡村展开建设,把行政村根据实际的功能进行划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其在建设方面有充足的资源与资金,加大市场调节的力度,使其发展能够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
(二)注重绿化,生态先行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决关闭水泥厂、采石场等重污染和过度开采资源型企业,整合制衣等污染水资源的企业,放弃一时的利益,换来长远的受益。
建设乡村振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建设,这样就能使整个环境治理的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上级加强对其的重视,能够让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更多的管理与监督,把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上报,做到长效管理和日常管理,使整个的工作不流于表面,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使村庄的环境建设能够真正被重视起来,真正地提升管理水平。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使人民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时候,能够多追求精神方面的富裕,对于家乡的民间文化和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要进行宣传,同时要结合传统美德,对于身边的一些道德模范进行表彰,让正能量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陈兆清,徐昕.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索与建议——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
(05):1—4,19.
[2]谢鹏进,刘旭锟,罗旭辉,翁伯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8,(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