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医药与中医学
2020-10-20骆志煌
■ 骆志煌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自《黄帝内经》发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涌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的扁鹊(秦越人)、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们的医学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医药在一千多年来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中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什么是中医药
一般意义上的中医药即中医和中药的合称。
中医(Traditiona 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和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的内容。中医一般指以汉族所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中国的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等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是到了近代了,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而给中国医学起名为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之称是为了与西医做一个区别和对比。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这个名称。
中药(Chinese m ateriam edica):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的主要材料为植物,此外也用到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动物药,还有如珍珠、海蛤壳等介壳类和龙骨、磁石等矿物类材料,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
二、中医药的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人类在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医疗经验。
1.中药发展概况
远古时期由于文字未兴,人们将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积累的医药知识以师承口授的形式代代相传,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由于在中医药中草类占大多数,记载药物的书籍便被称为“本草”,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
(1)药物知识经历了秦汉、南北朝和唐代三次总结
秦汉之际,文献记载的本草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推测,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的著作,对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进行的汇总,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来的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为我国的中药发展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唐代是中医药发展的高潮时期,社会的繁盛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在当时是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促使了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唐高宗指派了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弘景所注的本草经,编著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世界上著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唐朝政府规定为学医者必读之书,这个地位持续了300年之久,直到宋代《开宝本草》才代替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新修本草》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成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日本的《律令蜒喜式》载:“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
唐代孙思邈(581-682年),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编著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孙思邈因医德最高,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尊为“药王”,直至今日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
经历了秦汉、南北朝和唐代三次药物知识的总结,我国古代的中药知识已成体系。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
(2)宋元以后,中药进入著作和应用发展的阶段
宋代的《开宝本草》和《嘉祐补注本草》,也都是总结性的。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并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该书考正了以往的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还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画像
鸦片战争后,由于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和日本,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2.中医发展概况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传说中的扁鹊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解除人们的痛苦,人们就把他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
(1)战国到两汉时期,中医学的奠基时代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我国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文献记载了这个时期的一些著名医生和他们的医学成就,如《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后汉书》和《三国志》中的华佗列传,《周礼·天官》中有关医官的记载以及《吕氏春秋》《淮南子》中的一些零散记载等,都是比较可靠的资料。
战国时期的秦越人,名缓,号卢医,因医术高明被尊称为传说中的扁鹊。他具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掌握多种治疗方法,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出自《韩非子·喻老》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虽不符历史真相,但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扁鹊的高超医术。
战国时期,我国的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治疗法的应用在文献上都有了记载。
西汉时期的中医发展较快,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后世的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被誉为中医的灵魂;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也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了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也是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医圣”张仲景画像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张仲景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6个证候群和8个辨证纲领,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后世收整编次,在晋代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后世整理在北宋修编为《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也是张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晋朝以来的古今中外医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和发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医学成果,相继成书的已超过1,700余家,这在世界医学史上实属罕见。
同样身处东汉的华佗因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被称为“神医”。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了,他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欧美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初,比华佗晚1600余年。史书记载的《华佗枕中灸刺经》《华佗针灸经》等著作现均已佚失,但他的医学思想却流传下来了,尤其是在中药研究方面,他的弟子药学家吴普所著的《吴普本草》很多内容在后世医书中都可以看到。此外,华佗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
麻醉剂的应用并不是源于华佗。在华佗之前就有人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使用,不过并不用于医疗,大多用于战争或暗杀等,也没有明确的药效和计量的研究记录。华佗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观察了人在醉酒时的沉睡状态,发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她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羊踯躅等一些药剂组成的药方据后人考证,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麻沸散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2)隋唐到宋元时期,中医大发展的时代
唐代“药王”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采用辨证治疗,他的《千金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
唐代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宋元时期,中医进入深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著作由于印刷术的进步,每部书的印数比抄本要多得多,流传下来的也就比较多了,如宋代的四部官修大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济局方》和《政和经史类证本草》等。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了《图经》。
这个时期中医学发展的特点,除实践医学继续有所进步以外,主要是基础理论得到深化,表现在“五运六气”学说的研究和学术流派的产生两个方面,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刘完素的“寒凉派”、张从正的“攻下派”、李东垣的“补土派”和朱震亨的“养阴派”。
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3)明清时期,中医理论的成熟和完善的时代
明清时期医学著作更为繁多,流传至今的也可汗牛充栋,除《本草纲目》外,《瘟疫论》《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医学六要》《医宗金鉴》等著作,对中医理论的成熟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初的学者把大部精力都倾注到研究古籍方面去,大兴考据之学,成为“乾嘉学派”的主流,致力于对古典著作的考证、注疏、辨伪等方面。这种学术风气,也影响到中医古籍的研究,这一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所谓经典著作的注解和研究特别被重视的。
这个时期的中医发展到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从生理到病理、从病理到药理、从诊断到治疗、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结构,其主要标志就是辨证论治原则的普遍实施。
(4)近代以来,中医进入波折发展的时期
鸦片战争后,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1980年世界健康组织公布了43种可被针灸有效治疗的病征。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等症状,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的结果存在争议,而且认为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安全性的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多个国家将替代医学纳入他们国家的医疗政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养生和治疗渐渐被人们重视,一些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如三伏灸、穴位按摩等医疗和保健的项目,有时还会使中医院出现门庭若市的场面。国家层面支持的中西医结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的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中医中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三伏灸
例如,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
三、古代著名中医——十大名医之祖
1.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姓姬、公孙,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的《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2.脉学介导者——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因医术高明,被称为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史记·战国策》里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3.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针灸,对外科尤为擅长。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华佗像
4.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奠定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5.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其中的“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著有《千金方》,唐太宗封他为“药王”。
7.儿科之祖——钱乙
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论证治的范例。
8.法医之祖——宋慈
宋慈,字惠父,南宋建阳(今福建南平)人,总结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9.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壁,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10.《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最完善又最简要的综合性中医医书。
四、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1.中医理论
(1)中医的古典理论基础
中医的理论来源于历代医师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并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相结合,其内容包括了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两千多年前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①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要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
②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息息相关,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③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2)辨证论治
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中医的临床认识和疾病治疗是既辩病又辨证的过程,通过辨证进一步认识疾病;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
例如感冒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辩别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恰当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单纯的“见热退热”“头痛止痛”的局部对症方法。
2.中医五行
中医五行是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为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以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图
五行与中医的医理关系是: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以五行之特性来对应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以病理和治疗的阐析推论的理论依据,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为中医学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3.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独具特色,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1)药性有“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2)治则有“反治”
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辨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
(3)补益有哲理
金代医家张以正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强调以祛邪为主,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他在《补论》中这样阐述: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体现了他的哲理思想和文化底蕴。
(4)用药讲“中和”
“中和”是儒家的哲学,用于药理之中,含义之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
五、中医药趣话
1.中药名记趣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
中药与方位: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
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甘草、苦参、辣蓼草、五味子。
中药与地理:望江南、河白草、海金砂、洋金花。
中药与五行:阴地蕨、阳起石、金石斛、木棉花、水獭肝、火麻仁。
中药与生肖:鼠曲草、牛蒡子、虎杖根、菟丝子、龙骨、蛇含石、马勃、羊踯躅、猴枣、鸡骨香、狗肝莱、猪牙皂。
中药与数字:一见喜、两面针、三个虎、四叶参、五加皮、六月雪、七月莲、八月扎、九香虫、千年健、万年青。
2.抓药的传说
我们在中药铺里买药的时候,看到中药都是放在药柜内的一个个小抽屉里,有经验的老药师抓药时,用手在小抽屉里一撮,再用戥子称量,十有九准,这就是常说的熟能生巧,这种过硬本领是靠成年累月的抓药实践练出来的。
关于抓药的传说源于药王孙思邈。他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采的药材很多,性味功用不相同而不能混杂。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做了一个缝制了许多小口袋的围身,每一种药材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各个小口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称抓药。
后来的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的办法,将药柜内做成一个个的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3个或4个方格,来贮放各种药材,外边写上中药名称。直至今天,我们仍然管到中医药店买药叫抓药。
3.中药龙骨与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的腹甲或背甲、牛胛骨和鹿头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这个重大发现的过程与中药龙骨有关。
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的校长)王懿荣患疟疾,学生帮他到药铺抓药,王懿荣在煎药前对着处方一味味查看,蓦然发现其中一块已经打碎的“龙骨”片有些花纹,他敏感地推断这可能是古代人有意刻画上去的,是一种文字符号即古篆文。他带学生来到那家中药铺,将药库里的所有龙骨装了一口袋,之后到处打听这种龙骨的来历,最终获知是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地的小屯村农民那里买来的,而此处原来正是商代国都所在地。龙骨由此而成为发现甲骨文的重要契机,甲骨文从此才开始被世人所重视。到目前为止,在近20万片甲骨中,已能识别的单字约1,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