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腺癌患者DCP-MSCT扫描征象及与其组织MMP-14表达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2020-10-2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谭华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征象胸膜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谭华伟

肺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肿块,一般生长缓慢,但有时早期可发生血行转移。近年来,临床对于肺腺癌主要通过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而CT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在肺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动态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DCP-MSCT)优势更为突出[1]。现研究发现,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是及其复杂的多阶段、多步骤的发展过程,从原发灶脱落后的癌细胞需穿透血管壁基底膜与细胞外基质形成的结构屏障后,方可进入宿主微循环发生癌细胞转移[2]。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之一,不仅能降解细胞外基底膜与基质,还能促进肿瘤间质血管生成,破坏肿瘤细胞侵袭组织学屏障,在肿瘤转移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48例肺腺癌患者,旨在探究DCPMSCT扫描征象与MMP-14水平的关联性,具体如下。

附表 DCP-MSCT扫描征象与CT增强值、MMP-14表达强度关系(±s)

附表 DCP-MSCT扫描征象与CT增强值、MMP-14表达强度关系(±s)

扫描征象 n 增强值(Hu) t/P t/P MMP-14表达强度 u/P- + ++ +++肿瘤直径 ≥4cm 30 43.10±5.74 7.403/0.000 0 10 12 8 1.980/0.049<4cm 18 31.12±4.85 4 6 6 2 Ki67增殖指数≥25% 27 43.24±5.11 7.238/0.000 0 5 13 9 3.643/0.003<25% 21 32.57±5.01 3 12 5 1胸膜侵犯 有 19 46.47±4.41 9.484/0.000 0 5 9 5 2.599/0.010无29 34.48±4.20 4 15 7 3边缘光滑 是 28 45.12±4.69 8.568/0.000 0 5 14 9 3.772/0.000否20 33.69±4.36 3 12 4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肺腺癌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1.58±6.89)岁;其中重症肌无力2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7例,吞咽困难8例,伴有不同程度气短、声音嘶哑、咳嗽、疲乏无力等症状者13例,无明显自觉症状者8例,均在体检时发现。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DCP-MSCT扫描 检查前所有患者均行碘过敏试验,无过敏反应后取仰卧位行DCP-MSCT扫描,采用64排MSCT机,造影剂为300mg/100ml碘海醇,参数设置:120KV电压,150mA电流,层厚2~5mm;扫描范围:自肺尖以上至膈肌下缘。以3.0ml/s速率利用高压注射器向外周静脉注射90ml碘造影剂,注射后30s、60s、120s、180s、240s时分别对肺内肿块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将扫描数据上传于ADW4.0工作站,经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后处理技术后,观察并记录病灶征象。

1.3 MMP-14表达检测 MMP-14抗人多克隆抗体为试剂1,免疫组化SP试剂盒为试剂2,PBS(粉剂)为试剂3,取阳性切片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组织切片以常规方式连续切片,厚度为4μm,裱于载玻片,并作烤片(温度80℃,时间30min);免疫组化染色利用SP免疫染色法,脱蜡并水化切片,去离子孵育(10min);根据一抗要求切片预处理,滴入一抗,过夜(温度4℃),PBS冲洗(时间2min,3次);滴入试剂1并孵育(37℃,20min),PBS冲洗(时间2min,3次);以DBA底物工作液显色,冲洗,再次复染,脱水,封片。

1.4 结果分析 细胞浆内出现棕褐色、棕黄色或黄色颗粒即为阳性细胞,于400倍视野下选取5个视野,200个细胞/视野计数,弱阳性(+):阳性细胞占比1%~25%;阳性(++):阳性细胞占比26%~50%;强阳性(+++):阳性细胞占比>50%;阴性(-):肿瘤细胞阳性计数<1%。

1.5 观察指标 ①DCP-MSCT扫描征象与CT增强值、MMP-14表达强度关系;②DCPMSCT扫描征象与MMP-14表达强度的关联性。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24.0处理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 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DCP-MSCT扫描征象与CT增强值、MMP-14表达水平阳性率关系 在各扫描征象中,增强值、MMP-14表达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征象越差,肿瘤中CT增强值越大,MMP-14表达强度越高(P<0.05),见附表。

2.2 DCP-MSCT扫描征象与MMP-14表达强度的关联性 MMP-14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712,P=0.000);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530,P=0.000);与胸膜有无侵犯呈正相关(r=0.685,P=0.000),与边缘是否光滑呈正相关(r=0.648,P=0.000)。

3 讨论

肺腺癌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研究发现,肺腺癌间质组织血管丰富,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血管随之增长,故血管生长对肿瘤进展转移具有重要作用[3]。MMP-14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重要成员可有效溶解基底膜,促进肿瘤转移;同时可促使胶原重塑转变为平行束生成微小管道,并通过细胞外基质扩散于周围组织,造成细胞浸润[4]。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血管促进因子与CT影像学具有一定关联性,而MMP-14可促进VEGF表达,诱发CD34、CD105等血管形成,增加肿瘤间质血管新生[5]。DCP-MSCT检查通过不同时间点对肺内肿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将扫描数据传于相关工作站,可清晰反映病灶征象,评估肺腺癌浸润转移等病变程度。本研究对48例肺腺癌患者术前行DCP-MSCT扫描、术后病灶组织MMP-14检测,结果发现,肿瘤直径、Ki67增殖指数、胸膜有无侵犯、边缘是否光滑等扫描征象中,增强值、MMP-14表达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且征象越差,肿瘤中CT增强值越大,MMP-14表达强度越高(P<0.05),表明增强扫描强化越明显的病灶组织,其恶性程度越高,转移可能性越大。其原因在于,CT增强值可反映病灶局部血供特征,肿瘤局部微循环血流量增加,可促使造影剂迅速进入病灶,形成清晰良好的动态CT征象,反映病理特征[6]。此外,本研究显示,DCP-MSCT扫描征象中肿瘤直径、Ki67增殖指数、胸膜有无侵犯、边缘是否光滑与MMP-14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表明MMP-14表达强度与肺腺癌转移密切相关,而上述征象可作为术前无创肺腺癌诊断的DCP-MSCT扫描征象。

综上所述,肿瘤直径、K i 6 7 增殖指数、胸膜有无侵犯、边缘是否光滑与MMP-14表达强度相关,可作为评估肺腺癌的DCP-MSCT扫描征象。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征象胸膜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