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联合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2020-10-20颖,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误诊率达峰乳头状

赵 颖,张 艳

(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在临床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疾病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高达70%,危害较大。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可鉴别出甲状腺结节的良性和恶性。需要注意的是,结节的边界、形态以及血流等鉴别存在一定难度,实施常规超声诊断,具有局限性[1]。实施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择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观察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联合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现有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3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例女性,8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值为25岁,年龄最大值为64岁,平均年龄值(45.94±5.33)岁,病灶直径最小为0.4cm,直径最大为0.9cm,平均直径为(0.63±0.01)cm。观察组:6例女性、9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值为26岁,年龄最大值为65岁,平均年龄值(45.96±5.32)岁,病灶直径最小为0.3cm,直径最大为0.8cm,平均直径为(0.61±0.02)cm。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成像仪(型号:Philips EPIQ 5),将探头的频率调整为4~9Hz。同时,对造影时机械指数进行调整,一般MI为0.18~0.23。彩色多普勒成像仪的聚集点在甲状腺后被膜的水平位置。然后,取患者平卧体位姿势,并建立静脉通路。针对甲状腺利用高频超声进行横切检查和纵切检查,同时对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进行详细记录[2]。选择最佳切面后固定探头,然后调整为超声造影模式。超声造影剂选择声诺维,和生理盐水5ml稀释,利用团注法从患者的肘静脉推注2.5ml,之后,用生理盐水实施冲管处理。在此期间,相关医务人员告知患者平静呼吸的方法,防止出现吞咽动作。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分析患者超声造影特征,对结节性质进行准确评估[3]。

1.3 观察指标

(1)分析达峰时间、始增时间;(2)分析诊断效果,主要分析: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等[4];(3)分析误诊率和漏诊率,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以SPSS20.0软件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涵盖达峰时间、始增时间),以()形式表述,χ2检验计数资料(涵盖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以[n(%)]表述,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达峰时间、始增时间

结果显示,观察组达峰时间、始增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长,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分析达峰时间、始增时间()

表1 分析达峰时间、始增时间()

组别 达峰时间(s) 始增时间(s)对照组(n=15) 17.87±4.09 12.97±4.12观察组(n=15) 20.75±3.16 19.18±5.03 t 2.1580 3.6990 P 0.0396 0.0009

2.2 分析诊断价值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敏感度为86.68%、特异度为80.00%以及准确度93.33%明显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 分析诊断价值[n(%)]

2.3 分析误诊率和漏诊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误诊率0.00%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漏诊率6.67%低于对照组4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3 分析误诊率和漏诊率[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是该疾病治疗的基础。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且无辐射损伤的特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6]。实施常规超声诊断方式,对于微小结节成像效果较差,甚至出现重合。有关研究表明,钙化直径、血流信号以及病灶边界等和诊断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操作者专业水平和仪器分辨率都会影响超声检查的准确性[7]。因此,需对诊断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实施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对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达峰时间、始增时间,观察组达峰时间、始增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长,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实施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方案后,患者诊断的达峰时间、始增时间明显提高。通过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清晰呈现出患者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情况,比如:血供丰富程度和血管走向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周边组织存在瘢痕钙化现象,结节周缘的无环状增强,通过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能够有效鉴别[8]。分析诊断价值,观察组的敏感度为86.68%、特异度为80.00%以及准确度93.33%明显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实施联合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诊断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诊疗效果,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分析误诊率和漏诊率,观察组误诊率0.00%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漏诊率6.67%低于对照组4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现如今,我国甲状腺超声诊断方案的研究不断深入,诊断标准和增强特征未达成共识[9]。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易出现误诊现象和漏诊现象,尤其是小于1cm的微小结节[10]。开展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方式,可减少微小结节的漏诊现象。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应该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活检,从而对病理进行明确,进一步提高诊治准确性。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开展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方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误诊率达峰乳头状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迎接人口“达峰”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