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7杨卫周韩学哲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解剖学骨科影像学

杨卫周,韩学哲(通讯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人体影像学和解剖学均与骨科学存在密切关系[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检查设备的不断更新,从最初的B超和X线逐渐扩展到血管造影、MRI、三维CT重建、高精度CT平扫等技术,以上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发现人体病变,还可为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明确疾病类型,同时也推动了骨科学的发展。目前在评判骨科疾病时,常需依借影像资料,从而判定病变程度和累及部位。而了解典型骨科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掌握正确的影像学阅片方法已成为医学生学习的重点项目[2]。本文便针对影像学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文。

1 骨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解剖学教学内容和影像学内容与实际骨科要求存在差异

解剖学和影像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各器官和系统分布情况,而骨科教学主要以骨骼系统学习为主,导致教学和实践内容存在差异性,难以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目的,不利于学生临床实践和合理运用。

1.2 教师对解剖学和影像学的忽略

在传统骨科内容教学时,教师较多着重于讲解骨科相关内容和知识,忽略了解剖学内容和影像学内容铺垫,导致医学生无法正确掌握相关知识,给以后阅片带来影响。而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充足的解剖学理论知识,较难与实践结合,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1.3 解剖学与影像学和骨科教学存在时间差

常规情况下,解剖学系统学习常作为基础内容学习,与骨科教学间隔时间较长,可导致医学生遗忘相关内容,主要凭借记忆获取解剖学相关知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越淡忘,最终阻断临床实践的桥梁;其次骨科解剖学占据解剖学知识面较小,从而导致医学生难以将影像学和解剖学知识更好结合运用到骨科学中,可降低日后临床医疗质量[3]。

2 影像学教学在骨科中运用

2.1 将影像学种类和检查方法融入骨科教学中

传统教学大多是以书写教案为主,但本次需借助多媒体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高效性、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更方便提供多种影像学的声像图文,促使医学生更加直观形象了解疾病的影像特征,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力。同时还可通过三维CT重建、X线片以及动画将受伤过程演变出来,讲解骨折断端如何在肢体重力、肌肉收缩力、外力等综合影响下,产生不同方向移位,同时还需结合影像学图文并茂特点,强化其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PECT、ECT、B超、MRI、CT、X线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详细介绍各个影像技术的优势和具体操作方法,并对各类检查方式进行横向对比介绍,比如MRI有多个成像参数,不仅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且软组织成像能力远远高于其他影像技术;X线片检查能够获取病变程度、范围、部位的具体影像信息;利用具体图片或视频全面展示CT的优势,并强调各类骨科疾病在CT影像中表现,可以断层成像观察微小的病变和复杂的解剖部位,且运用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病变情况,促使医学生更加了解、掌握各类检查方式的优缺点。

2.2 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需重点介绍骨科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并利用实际案例的摄片进行讲解,方便医学生记忆,且在条件允许下,需给予医学生观看病理图片、术中图片、典型体征等资料,加深其记忆。

2.3 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客观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为了保证日后医疗质量,还需加强医学生阅片实践能力教学。首先强调摄片的几个原则:①必要时重复再照,对比再照;②常规正侧位,必要时采取特殊体位。

为了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需对于初学者强调遵循阅片步骤的重要性,阅片内容如下:①首先收集患者各项资料,包括辅助检查检查、病史、体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结果,合理评估,注意判定结果时,需结合病理、影像学、临床特征三种检查方式;②为了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还需保证影像学资料质量,包括当前曝光强度是否合适、投照体位是否正确;③先进行整体扫描,再进行局部扫描,在阅片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微小病变,从软组织、骨皮质、骨松质开始阅片,随后观察髓腔、关节间隙情况以及相关解剖关系,以免漏诊微小病变[4]。

3 影像学教学用于骨科中的优势和相关经验分享

将影像学知识融入骨科教学中,主要优势在于:(1)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医学生提供准确、科学、全面的图文和声像,便于医学生学习和观赏,促使医学生获取直观的影像内容,利于激发医学生的记忆效率、学习效率以及想象力;(2)通过将受伤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骨骼全部展示给医学生观看,能够让其明白骨折断端如何在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受损,可让医学生脑海中有个深刻、完整、形象、清晰的思路和动画形象,更利于刺激医学生思考骨折的发生、发展、预后一连贯过程;(3)借助影像学资料能够便于医学生观看骨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图文,方便记忆和学习。陈威,陈媛,徐勇等学者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讲授式教学模式在骨科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效果对比》[5]一文中,分别对比了常规教学和融入影像学知识的教学优势,结果表明,融入影像学知识的骨科教学的医学生总成绩、读片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主动学习能力、诊断思维、团队协作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在骨科教学中融入影像学知识能够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影像诊断思路,提高阅片能力,更好增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改变以往学习习惯和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在教学中不断利用影像图文、视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其创新思维,更值得推广。

关于“影像学教学融入骨科教学中”理念已广泛推广,为了保证、提高医疗和教学效果,总结出以下经验:(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骨科教师存在一定的固定理念,认为影像学知识归属放射科学习任务,忽略了相关知识宣教,导致实践工作开展困难,医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对此可通过集体教学,一方面让医学生明白影像学科知识和骨科知识的联系,加强两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阅片能力,掌握正确阅片技巧;另一方面还需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责任心;(2)促使医学生认识到影像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转变学习态度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多样化教学形式,提高医学生学习主动和积极性,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骨科中影像学资料内容[6];(3)培养阅片能力:医学生在初步接触骨科时,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何下手,容易产生厌学、望而却步等情绪,对此教师可通过展示“特、奇、少”等影像资料和临床小故事吸引医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趣味性;(4)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展示典型的影像学资料,让医学生充分了解某种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日后提高医疗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4 小结

医学影像学是反映生理、病理、人体解剖的一门医学桥梁科学,也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将其融入到骨科教学中,能够便于医学生早期接触到多方面知识,利于后期顺利进入骨科。由于骨科传统教学中,仅注重骨科解剖学、基础知识、疾病判断等内容学习,忽视了影像学知识的教学,导致医学生无法结合影像学知识判断疾病,造成实践工作中较多不足之处,难以独自完成疾病的判断。为此通过将影像学知识融入骨科教学中,能给促使医学生更早接触影像内容,提高阅片能力和诊断能力,促使临床骨科教学质量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解剖学骨科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