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体会

2020-10-19文建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文建军

【摘 要】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划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观察组39例。予以常规组患者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内镜;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223-01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指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产生的[1]。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痛、耳闷、耳鸣以及听力减退等。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主要是通过利用耳内镜指引,将患者的鼓室分泌物吸除[2]。本研究中,选取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其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观察组39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9例、14例,年龄20~62岁,平均(37.32±3.2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24例、15例;年龄22~60岁,平均(38.21±2.14)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地塞米松、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以及盐酸氨溴索片,三种药物的服用剂量分别为60mg、4mg、2.2mg。地塞米松以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均为1次/d,盐酸氨溴索片2次/d,患者灵虚用药7-10天。除此之外,还应当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960万U的青霉素,1次/d,患者连续用药5-7d。

观察组患者予以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应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针对成人患者,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方式,针对儿童,则应当采用全身麻醉。在患者的鼓膜前下象限或是后下象限中进行纵向切开,同时将已经溢出的积液彻底清除。针对耳内积液黏稠患者,应为其注入地塞米松以及α-糜蛋白酶对患者的鼓室进行冲洗。选用幸好合适的硅胶通气管,将其置于切口内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其位置合适。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黏液溶解剂以及糖皮质激素。手术结束1周之后,应对通气管的位置进行检查,同时观察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状况。手术结束后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恢复状况为其确定拔管时间。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鼓膜穿孔不愈合、鼓室硬化、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

常规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为(10.32±1.21),观察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为(6.34±1.24)观察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t=13.721,P=0.000)(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的特征主要是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轻微耳痛、闭塞感、听力下降以及耳鸣等,如果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治疗,极易导致患者的听力有所下降,甚至有可能对患者的平衡力以及语言发育能力造成影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3]。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操作方式简单,门诊也可开展,当插入外耳道之后,与骨膜之间的距离较近,能够对鼓室积液形状形成详细了解,并采用药物对鼓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将其中的积液清除干净,避免发生手术结束后堵塞导管的现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对手术注意事项提高重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开展[4]。

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证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中耳积液尽快消失,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治疗方式的操作方式简单,门诊亦可以进行,不会对患者造成大创伤,因此可以将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扬, 陈敏, 郝津生,等. 儿童期腭裂合并中耳胆脂瘤患儿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 52(5):377-380.

[2]杨巍[1, 2], 刘亚峰[3]. 鼻窦炎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毒症病程中的角色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 38(4):330-332.

[3]张瑾, 汪照炎, 杨琼, et al.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54(4):245-250.

[4]蔚波, 李玲, 李林, et al.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2):255-256.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骨导听力下降的近期观察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探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
鼓膜穿刺加压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