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0-10-19艾合买提江艾海提麦麦提江阿卜拉
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麦麦提江?阿卜拉
【摘 要】目的:对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4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各20例。对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组的优良率为95.00%,切开复位组的优良率为75.00%,微创组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结论:相对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045-01
跟骨作为人体足部最大的跗骨,起着承受人类身体重担的作用,发病原因多与患者受到挤压或从高处坠下等因素有关。当发生跟骨骨折后,患者多表现为足跟部肿胀、疼痛以及淤斑等症状。而有研究指出[1],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时,具有创伤小、稳定性能高等特点,基于此,本文对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到2019年7月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4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各20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且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0例患者致病类型:16例高处坠落伤,15例挤压伤,9例交通事故伤。其中微创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2~65岁,平均(41.36±4.67)岁。切开复位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3~66岁,平均(41.29±4.33)岁。经致病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术前CT扫描,给予切开复位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取切口并使患者跟骨骨膜得到充分暴露,而后采用骨圆针牵引患者的跟骨结节,并使用钢板塑性,最后加压固定。微创组患者则接受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首先给予硬膜外麻醉,使患者体位保持健侧卧位,选择Palmer外侧入路并切开患者腓骨肌使其外侧壁复位,而后在患者跟距关节面暴露的情况下,对Bolher角进行解剖复位,而后调整跟骨解剖钢板,使其与跟骨外侧面形成压迫,而后采用旋入松质骨螺钉进行加压固定,在旋入时要采用双手对抗内侧,使其跟骨骨折的横径减少并利用其本身的加压牵拉力使内侧骨块复位,从而形成钉板和复位一体化,从而确保骨折跟骨和受累的关节面得到充分固定。术中,利用C形壁X线对患者患、健侧的足弓和Bolher角度进行透视,对复位情况进行充分的检查,在满意后冲洗术野并对患者使用一次性引流片,最后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止血等治疗,防止其出现感染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患者临床疗效指标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微创组的优良率为95.00%,切开复位组的优良率为75.00%,微创组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
3 討论
跟骨骨折多发生在交通事故以及高处摔伤中,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作为承受着人体重量的部位,一旦发生骨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后遗症,如创伤性关节炎。
研究表明[2],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是利用组织旋转和轴向应力的作用来重建跟骨,该方案还拥有创口小、对患者损伤小等特点,且相对于切开复位方案治疗,该方案能够将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明显牢固的固定,加速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的优良率为95.00%,切开复位组的优良率为75.00%,微创组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均<0.05)。该结果与晋峰[3]等人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相对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临床疗效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峰.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3).
[2]周斌, 滕加文, 王明喜. 微创配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09):43-46.
[3]晋峰, 王波.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J]. 饮食保健, 2017, 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