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
2016-10-17李学阳
李学阳
"【摘要】 目的 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旨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66例跟骨骨折患者, 根据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33例。实验组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应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 两组患者Bohier角[(37.6±5.9)、(30.6±2.3)°]、Gisane角[(136.8±4.7)、(117.5±8.1)°]、跟骨宽度[(29.8±4.5)、(34.9±2.9)mm]以及跟骨高度[(46.7±4.5)、(45.1±5.3)m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且实验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0.9%高于对照组69.7%(P<0.05)。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 能够明显提高治疗优良率, 促进足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跟骨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33
跟骨骨折为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 在全身骨折中, 跟骨骨折发生率约为2%, 主要发病人群为30~50岁, 约有85%~90%属于关节内骨折, 致残率达到30%[1]。跟骨骨折发生主要原因为高处坠落, 如治疗不当, 则会导致留下后遗症。目前, 临床关于采取手术切开治疗或者闭合复位治疗存在异议。本组对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66例跟骨骨折患者, 男34例, 女32例;年龄18~66岁, 平均年龄(29.5±12.2)岁;58例单侧, 8例双侧;37例左侧, 29例右侧;关节内骨折59例(Sanders分型:4例Ⅰ型, 29例Ⅱ型, 20例Ⅲ型, 6例Ⅳ型), 关节外骨折7例。根据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33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 如患者肿胀程度较轻, 则于患者入院12 h内进行手法复位;如患者肿胀程度严重, 则待水肿消退后, 再进行手法复位。术后应用短腿管型石膏进行外固定, 固定时间为6~8周。实验组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其中, 6例患者应用双端螺纹松质骨螺丝钉进行固定, 其余27例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 手术治疗过程中, 经C形X线机透视, 检查下关节面是否恢复平整, 跟骨宽度、Bohier角、Gisane角、足弓以及跟骨宽度是否恢复至正常范围;复位后, 跟骨关节下存在较大空隙, 应用自体骨填塞, 进而有效支撑关节面。术后不需要应用石膏外固定,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并做好钉道护理;术后6~8周将石膏拆除, 并进行X线片检查, 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愈合后, 方可指导患者进行负重行走。
1. 3 观察指标 应用X线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ohier角、Gi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变化情况进行测量, 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将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定标准: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术前,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两组患者Bohier角、Gisane角、跟骨宽度以及跟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且实验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22例优, 8例良, 1例可, 2例差, 治疗优良率为90.9%;对照组:13例优, 10例良, 4例可, 6例差, 治疗优良率为69.7%;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以往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主要应用非手术疗法(石膏托外固定)治疗, 但应用该种方法治疗易导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遗留跟骨痛以及扁平足等后遗症, 且不能解决跟腱挛缩导致发生的骨折移位。虽然其能够发挥出一定疗效, 但不能满意复位, 治疗后会增宽跟骨, 减小Gisane角与Bohier角, 并导致出现足外翻畸形, 给功能障碍产生严重影响[3]。近年来, 随着临床中对跟骨骨折病理解剖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 手术治疗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主要具备以下优势:①能够有效恢复关节面平整, 重建Gisane角与Bohier角;②能够有效恢复足跟高度;③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及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踝关节僵硬[4]。
由于跟骨骨折分型对手术方法、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常根据跟骨骨折分型判断是否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治疗时, 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需要选择最佳手术治疗时机, 由于跟骨关节内骨折主要以高能量损伤为主, 局部肿胀明显, 张力高, 淤血严重, 早期行手术治疗不一定能够准确判断骨折复位、全身条件, 且还易导致出现伤口闭合困难、术中出血量多以及边缘坏死的情况;如患者骨折时间超过2周, 那么受伤组织局部纤维组织出现沉积、粘连、血肿机化, 进而导致结缔组织收缩, 加大手术复位难度。跟骨骨折后出现严重肿胀, 伤后3 d左右为高峰期, 易出现张力性水泡, 因此手术时间要选择肿胀高峰期或者高峰期后, 伤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创口愈合困难、术后肿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 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 能够明显提高治疗优良率, 促进足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建民. 皮瓣血运PPG监测在跟骨骨折两种外侧切口应用的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6):513.
[2] 梁晓军.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要点. 中国骨伤, 2014, 27(7):533.
[3] 周炎. 胸腰椎骨折合并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 2014, 22(3):222.
[4] 孙荣鑫.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限元分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15):1409.
[收稿日期: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