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2020-10-19于瑞彩杨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躁狂症负性情绪

于瑞彩 杨敏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29,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躁狂及抑郁评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躁狂及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躁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疏导患者躁狂、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躁狂症;负性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136-01

前言

躁狂症是一种以患者情绪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兼备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表现,当患者情绪高涨或低落时,其思维及行为会随侵袭变化而改变,因先天遗传或后天形成,易对患者自身或周围人群造成伤害,是一种危险性极强的疾病,故在发现时需第一时间给予治疗控制[1]。但患者病发时,其依从性较差,对治疗过程阻碍较大。为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有重要意义,故本文以58例躁狂症患者为例,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3.26±3.6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26±1.26)年;患者均符合临床躁狂症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对比。

1.2方法

對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更换患者日常用品,辅助其进食、洗漱,必要时可给予患者口、鼻饲,防止出现暴饮暴食及绝食情况,遵医嘱给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其措施为:(1)基础护理:为患者提高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物品布置简单,可满足疾病的治疗需求即可,防止患者伤人、毁物,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使用镇定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及稳定,同时帮助患者洗漱、喂饭,少食多餐,避免患者暴饮暴食。(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态度上,保持更加温、亲切,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病情稳定期间,介绍躁狂症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恐惧的负面情绪,并向患者讲解整个治疗过程,并解说治疗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定期复查,依据病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并向患者分享临床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3)治疗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服药的必要性,并亲自监督患者用药,在期间密切注意用药情况,防止患者口腔藏药,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吃药后,督促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加锂的排出,有效缓解药物不良反应。(4)出院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回院复查,出院后,嘱咐家属注意做好患者心理情绪疏导,尽量保证其心理处于愉悦状态。同时嘱咐家属注意,周围环境是否有造成患者躁狂症复发的危险因素存在。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配合依从性,分为依从与不依从,由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记录填写,并进行统计。依从率=依从例数/总例数X100%。

②采用躁狂量表(BRMS)进行患者躁狂情况评分,共包含13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法,0-4分,分为:无明显躁狂症状(0-5分)、肯定躁狂症状(6-10分)、中度躁狂症状(11-22)、严重躁狂症状(22分以上)。

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共包含25个项目,满分100分,以30分为分界线,分为:无抑郁(0-30分)、轻度抑郁(31-50分)、中度抑郁(51-70分)、重度抑郁(70分以上)。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3.10%(27/29),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68.96%(20/29),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RMS、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BRM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RMS及SD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躁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精神疾病,常表现为兴奋、情感高涨及语言增多等,自我控制能力明显降低,病发时部分判断能力严重丧失,甚至会攻击他人,其病症不仅影响自身,还会危害他人安全,且病情反复发作,永在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配合,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但临床常规治疗虽可用药物控制病情,但对患者的依从性及针对性治疗较差,无法给予患者其他方面的帮助,很难对躁狂症患者起到干预作用[3]。

综上所述,躁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治疗依从性较差,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躁狂情况,疏导其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钟彩华,张素平,李彩玲.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426(11):186-188.

[2]王健.优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2018,34(14):143-144.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干预躁狂症负性情绪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体育专业大学生躁狂症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