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6-05-04王冬云申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

王冬云 申静

【摘要】 目的 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58例。两组均予以氧疗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对照组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健康教育、适宜的住院环境、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饮食和运动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为(39.8±10.7)分, 干预组为(51.1±8.9)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临床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 且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从而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时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 慢性阻塞性肺炎仅依赖药物的治疗, 其临床疗效并不能得到明显的提高[1]。因此, 只有加强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才能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本文中通过对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效果较单纯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的相比, 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显著提高, 现将护理过程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58例。全部患者在予以氧疗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后病情稳定, 全部患者均无支气管扩张及哮喘疾病, 无高血压、糖尿病, 无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并发症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无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及气胸患者, 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包括: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 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 并对病区环境、入院须知、主管医护人员及病房制度进行一一介绍, 并将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相关知识内容印制在专科健康教育卡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和意义, 氧疗的作用和目的及坚持氧疗的重要性, 并通过对氧疗温度和湿度的改善, 降低了氧疗过程中的噪音, 从而提高患者对氧疗的配合。②住院环境:病房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 并定期换气通风, 保持病房安静, 使患者得到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并在病房活动区陈列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宣传画册, 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保持沟通, 并经常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安慰,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练习, 并加强对患者生活上的关怀, 耐心接受患者的倾诉, 关注患者的认知和感受。④饮食及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多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并维持维生素摄入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对其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 并使呼吸机疲劳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生活质量评价参照生活质量测评工具SF-36[3]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及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评分, 每个方面总分为10分[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SF-36总分情况比较 对照组SF-36总分为(39.8±10.7)分, 干预组为(51.1±8.9)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26, P<0.0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干预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主要因患者肺泡、肺泡管、肺泡囊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发生膨胀, 并造成气管壁破坏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5]。且因其属于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使症状有所改善, 从而造成老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担忧、紧张和焦虑情绪, 并因患者呼吸道气流受阻、呼吸不顺畅而引起患者生理上的长期不适, 并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6]。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将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护理过程之中,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放松和舒适的治疗环境。本文研究,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 其护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生活质量, 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雪萍, 李永燕, 罗琼, 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0(6):26-28.

[2] 郝春颖, 程秀丽.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8):142.

[3] 宋波.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7):319-320.

[4] 王秋香.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延边医学, 2014, 19(24):91-92.

[5] 刘美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5(54):218.

[6] 冯肖玲.中药雾化配合体外辅助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北方药学, 2014, 11(2):29.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病毒性脑膜炎伴症状性癫痫的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