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与职业适应的调查研究
2020-10-19马佩佩
马佩佩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一、研究背景
现代学徒制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习者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使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常人与机器无法替代的独特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更新。同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当前的培养过程存在轻视思想教育偏重技能培养的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教育内容、角色身份、时间地域、保障机制等差异为职业生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学徒制的学习者由单一的学生角色向“学生—员工”的双重角色转变,他们对自身角色和目标职业的认同将影响其职业发展。本研究探索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现状,为学生实现职业成功做好准备。
二、研究现状
Holland提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职业清晰明确的认识,包含兴趣、目标、理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态度,引导个体在面对职业转变或困境等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职业行为决策。[1]职业适应侧重于个体与职业环境互动协调的过程,最终达到和谐的结果。Vondracek提出,学校教育是职业认同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学校教育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职业指导提升人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兴趣。[2]由此可见,提高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关键在于把握好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
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是指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习者自觉主动地把目标职业规范内化到岗位实践上,并在所承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拥有愉悦的职业体验、高尚的职业情操以及强烈的职业成功动机。作为近年来职教改革的重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多数研究都从宏观角度论述和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作微观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调研其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的现状,并就其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建议。
三、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于已经签订并履行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协议的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共收集有效问卷239份。其中,男生72人,女生167人;年级分布上,大一74人,大二128人,大三37人;在家庭居住地方面,城镇99人,农村140人;在担任学生干部方面,86人担任学生干部,153人未担任学生干部。
(二)研究工具
问卷编制结合了姜林的《大学生职业认同程度问卷》以及邓碧会等人的《大学生职业适应性问卷》,前者共有10个题项,后者共有31个条目。[3-4]上述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并且该问卷因子对所有题项的代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本研究。
四、研究结果
(一)信度分析
使用软件SPSS检验量表数据的可靠性。职业认同总体Cronbach’s α 值为0.941,职业适应总体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7,均大于0.9,说明数据整体信度较好,通过检验。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利用量表进行KMO采样充足性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示职业认同总量表KMO值为0.923,职业适应总量表KMO值为0.949,均适合做因子分析。研究主成分分析法对职业认同的指标进行归类,结合因子碎石图,各题项在各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5,因此职业认同量表分为一个维度。通过类似分析职业适应量表,研究最终提取4个因子并命名为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
(三)描述性分析
1.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水平
描述统计显示,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总均分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M=3.63,SD=0.66),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低的(总均分小于临界值3)共计20人,占总人数的8.37%,而职业认同高的(总均分高于4)共计40人,占总人数的16.74%。有74.89%的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居于中等水平,表明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大部分对目标职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具有价值和意义。
2.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水平
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总均分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M=3.47,SD=0.53),属于中等偏上。具体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低的(总均分小于临界值3)共计24人,占总人数的10.04%,而职业适应高的(总均分高于4)共计16人,仅占总人数的6.69%。有83.27%的学习者职业适应居于中等水平,表明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在面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已有一定的准备。
从各维度上看,职业适应的各因子居于中等偏上水平。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在职业心态适应性方面得分最高(M=3.70,SD=0.60),职业选择适应性次之(M=3.5,SD=0.62),随后为人际适应性(M=3.29,SD=0.67),职业环境适应性得分最低(M=3.10,SD=0.71)。
(四)差异性分析
1.现在学徒制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在职业认同方面,男女均值得分依次为3.65和3.62,从均值大小看男女得分存在略微差异,且男性稍微高于女性,通过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男女在职业认同方面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为0.77,大于0.05,所以认为学习者的性别在职业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类似可知,男女在人际适应性、职业适应总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现在学徒制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在家庭居住地方面的差异比较
在职业认同方面,家庭居住地为城镇、农村均值得分依次为3.71和3.57,从均值大小看城镇、农村得分存在略微差异。进一步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家庭居住地在职业认同方面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为0.13,大于0.05,所以认为家庭居住地不同的学习者在职业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类似得出,家庭居住地不同的学习者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现在学徒制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在是否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比较
在职业认同方面,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均值得分依次为3.73和3.57,从均值大小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得分存在略微差异,进一步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是否学生干部在职业认同方面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为0.08,大于0.05,所以认为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职业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类似可知,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在职业心态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现在学徒制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在年级方面的差异比较
在职业认同方面,各年级的学习者均值得分依次为大一(3.75)、大二(3.56)、大三(3.60),从均值大小看各年级的学习者得分存在略微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在职业认同方面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P值为0.14,大于0.05,所以认为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在职业认同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类似可知,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在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的相关分析
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对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进行相关性检验。
表1 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和职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职业认同与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适应总体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7、0.89、0.92、0.84和0.60,系数均已通过了显著水平为1%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知,职业认同与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总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五、讨论
(一)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上居中等偏上程度,表明大部分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对目标职业持肯定态度,认为目标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因为现代学徒制学习者从大一入校开始就由行业企业介入指导,校企联合培养有助于学习者提前树立择业意识和职业目标,从而做好职业准备。
(二)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适应现状分析
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总体居中等偏上程度,表明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在面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已做了一定的准备。在校企联合培养和岗位实践中,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已经开启了职业探索,能够应对和处理职业环境中面临的问题。
具体对比各维度,职业适应的各个因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适应发展水平最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环境适应性方面。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双重任务压力,学习者未能充分准备应对学校学习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切换,在不同环境中的角色转换存在困难。其次是人际适应性方面。对职场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的思维停留在学生角色,未能从职业角色进行自我塑造和调适,对学校和企业的人际变化应对不足。
(三)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的特征分析
1.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男女在人际适应性、职业适应总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结果与相关学者的研究一致。[3]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对男女职业期望不同:男生对职业发展更加主动;女生的成就动机稍弱,总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不足。
2.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在家庭居住地方面的差异
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学习者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总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居住在城镇和农村的学习者存在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比农村学习者,城镇学习者面对未来职业更加自信,应对更加自如,能够自主调整和适应不同的职业环境。
3.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在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职业心态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非学生干部而言,学生干部在社团活动或具体实践中更加主动担当、积极协作,并将学生干部经验迁移至职业实践中,能够更加沉着地应对和处理职场困境。
(四)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与职业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职业认同与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总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学习者树立职业认同之后,在学习和实践中接收有效的职业发展指导,有助于学习者积极地应对未来职业变化。
六、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第一,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认同总体上居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对目标职业持积极态度。
第二,现代学徒制学习者的职业适应总体为中等偏上水平,表明现代学徒制学习者在面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已做好一定的准备。其中,发展水平较低的是职业环境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
第三,男女在人际适应性、职业适应总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居住地不同的人在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总体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职业心态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四,职业认同与职业心态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适应总体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二)启示
1.协同育人引导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认同发展
学校要与企业协同育人,通过榜样宣传、行业认知、岗位体验等实践活动统一学习者专业学习和职业角色,激发学习者自觉发展职业认同的主观能动性。
2.共建课程保障现代学徒制学习者职业适应培养
课程教学是培养学习者职业适应的第一主阵地,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要将培养职业适应作为核心的技能贯穿其中,将职业技能培养的观念渗透在各类课程和课程的不同阶段,增强其职业精神。为此,学校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适应为核心的评价机制,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3.搭建平台支持现代学徒制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
学校可以搭建职业咨询与辅导平台,培育专业性强的职业咨询与辅导团队,为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学习者职业适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