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学习地图”筑起读与写之间的桥梁

2020-10-19石玺玲

教育观察 2020年23期

石玺玲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福建厦门,361000)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处于形象向抽象过渡的关键时期,其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较弱,习作水平也较低。因此,许多学生的习作存在选材角度单一、行文思路混乱、文章详略不当等问题。“学习地图”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化,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1]让学生在整理思路的同时逻辑清晰,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

一、巧解构思,用“心电图”感知情节

“心电图”属于变化式“学习地图”,通过线条和色块的变化,把情节和心情“视觉化”,帮助学生理清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透析变化的原因,从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直观地感受作者在文章中的精巧构思。

教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小说后,笔者布置“写一篇小小说”的小练笔,但学生的作品大都情节平淡、毫无波澜。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先引导学生用“心电图”复习本单元的课文情节。通过对课文情节的梳理,学生对“心电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小说一波三折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着,笔者出示学生小说习作中的典型错例,带着学生画出第一幅“心电图”(图1)。

图1 第一幅“心电图”

师:和课文的小说情节相比较,这篇小说的情节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1:情节是“一路上升”的,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比较没意思。

师:想让小说变得有趣,就要学着给情节制造矛盾冲突。我们帮它加点料吧!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调整“心电图”(图2)。经过调整,习作的情节有了波折,安排了一个由偏见引起的误会,形成故事的“波澜”,接着情节急转直下,以悲剧收尾。这样,一篇原本波澜不惊的习作就变得尺水兴波了。

图2 调整后的“心电图”

在这个案例中,“心电图”作为转换读与写的媒介,改变了知识的表达形式,既能清晰地体现一篇好的小说所应有的一波三折的特点,又能直观地显示学生构思上的不足,方便学生修改,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二、同类对比,用气泡图发散选材

学生在进行习作时常存在题材单一、角度狭窄等问题。而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主题阅读,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父母之爱”的写作课时,笔者将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等名篇整合,并指导学生用气泡图来探讨名家选材的角度(图3)。

图3 “父母之爱”气泡图一

经过探讨,学生发现名家在选材时总是以生活中的小细节为切入点,并以“针线”这样蕴含情感的事物为线索,将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暗藏在线索之下,更含蓄、深刻地表达情感。至此,学生清晰什么样的题材是值得选择的。但依旧有不少学生“无材可选”。于是,笔者进一步对气泡图进行分类加工,梳理出几位名家选材的角度(图4)。

图4 “父母之爱”气泡图二

这样,在归纳素材特点的同时找准角度,帮助学生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之后,笔者惊喜地发现许多学生的素材独特,既切题又能以小见大(图5)。

图5 “父母之爱”气泡图三

把气泡图作为主题阅读和习作选材的辅助工具,可以清晰地将选材角度和素材呈现在不同的层级中,有效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高效完成由读到写的资源转换过程,让学生轻松地将生活中的素材加工为习作题材。

三、读写结合,用鱼骨图提升立意

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2]可以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想让一篇作文拥有好的立意,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鱼骨图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理解力,还可以通过有序排列的关键词阐明因果关系,提升逻辑思维。

在一次阅读茶话会中,学生针对《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提出了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汤姆做了那么多坏事,结局却依旧圆满呢?”针对这个疑惑,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鱼骨图进行梳理(图6)。

图6 “坏孩子”结局鱼骨图

在梳理完鱼骨图后,学生惊奇地发现,汤姆之所以能挖到宝藏、得到认可,是因为他勇敢、聪明、正义和善良。而小说中浓墨重彩的叛逆底色,仅仅只是汤姆用来掩饰自己希望得到认可的纱衣。笔者继续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如果马克·吐温去掉汤姆性格里的叛逆和顽皮,你们觉得好吗?

生1:不好,顽皮的汤姆就像我自己,读起来更能产生共鸣。

生2: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只有优点的人太没意思了。

生3:作者这么安排可能是因为他想让读者明白,叛逆顽皮的小孩也很可爱。

师:这正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马克·吐温借汤姆这个形象,批判刻板、陈腐的教育制度和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

通过梳理鱼骨图,学生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还更深刻地感悟了人物形象和立意构思。由此,笔者将鱼骨图运用到习作教学中。在一次以“我眼中的‘厦门元素’”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立意浅薄的通病,于是带着学生梳理汇总“厦门元素”,并用鱼骨图呈现(图7)。

图7 “厦门元素”鱼骨图一

初步整理过后,笔者以“沙茶面”为例,带着学生深挖立意。

实录一:

师:这些的确是能代表厦门的“元素”,比如沙茶面。但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沙茶面能代表厦门?

生1:因为沙茶面是厦门人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食,历史悠久。

师:的确是这样的!那么,如果以“沙茶面”为素材写作,可以怎么提升立意?

生1:立意是从沙茶面里感受到厦门历史的味道。

师:这么说有点抽象,可以举个例子吗?

生2:有一次,我和奶奶去“四里”(一个老市场)吃沙茶面,这家店旁边有菜市场、杂货店、花店等,大家都用闽南话买东西、讲价,很有厦门的感觉。

师:我明白了。应该说,这篇习作里的“厦门元素”不仅是沙茶面,更是厦门人生活里的“烟火气”,是吗?

生2:是的。

实录二:

生1:老师,其实现在有很多游客来厦门都是去网红店吃龙虾沙茶面,我觉得这种沙茶面就不算“厦门元素”。

师:大家怎么看?

生2:这种已经变味了,不能算(厦门元素)。

生3:我觉得可以。因为厦门一直在变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在那里生活,如果沙茶面不跟着变化,就会流失很多顾客,最后就会消失。

师:你的见解独特!请你说得更清楚些,这里的“厦门元素”不仅是沙茶面,更是什么?

生3:我觉得是变化,沙茶面跟着厦门一起变化。

师:可以说,“厦门元素”不仅是沙茶面,更是面里的传承与发展。

接着,笔者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挖掘剩下素材中的立意。在讨论中,笔者引导学生紧扣时事热点,结合生活事件发散思维,思考事物背后的内在本质,最后形成这样的鱼骨图(图8)。

图8 “厦门元素”鱼骨图二

在这个案例中,鱼骨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主线、理清角度,基于事件、事物理性地探究根源,形成溯因思维;还能让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从而深化习作的立意;更能将城市内涵与人文精神无痕地融入学生骨肉之中,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