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20-10-15张凯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科学素养初中地理

张凯

【内容摘要】当前,核心素养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许多关于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课程已成为改革的方向,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科,也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实地理这门学科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学生初中第一次学习地理时,我们一定要对地理产生重视的心理。

【关键词】初中地理 科学素养 学习方法 新课改

一、初中地理科学素养的定义和内容

素养一般都是指学生的内在品行与道德,在地理这个J学科中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什么呢?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将地理这门科学的核心素养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地理科学素养;二是人文素养,相比较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其实更容易让学生感受,毕竟地理并不是像生命科学,航天科学这样的高层次科学形式,相反,地理是一门十分接地气的学科,它可以小到今天的天气,可以小到天空中的一朵云,而地理的科学素养就是既具备公共科学的共性特征,也要与地理这门学科的专业特征结合。

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科学素养的关系

地理科学素养共分为五大方面,地理科学知识与地理科学能力和地理的科学学习方法,这三个是较为通俗的,而地理科学意识以及地理科学精神这两方面要更加深远。

1.地理科学知识

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和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自身的环境和在宇宙中的地位,还有自然界和人的联系,然后通过循序渐进将所学到的地理科学知识不断丰富,最终要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了解地理位置的分布,地理事物的如何形成,人与地理的关系都是地理所能展示出来的高端魅力。

2.地理科学能力

学生能将所学的地理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就是地理科学的能力,它包括提出地理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解决生活中像看云识天气这样的实际问题。再专业一点说就是能够独立完成地理观测实验及地理区域的差异分析等操作步骤,而且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也是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因为二二者都是不可缺失的,同时也互相促进,进而提高达到提高其他层次。

3.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是人们在日常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手段和途径例如:指南针,日晷,这样的科学用具都是人们用来解决地理问题而采取的方法。掌握地理科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更是学生自我完善并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懂得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才能学号地理这门学科,从而能够让初中学生自我发现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能够认真的总结方法经验及教训,让学生从学地理变成爱学地理,更好的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

4.地理科学意识

正确的地理科学意识就是合理运用地理科学技术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式的养成对于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方法的养成也是有相当大的帮助,并且,这样的科学意识形成后会让学生敢于用科学方法解决地理问题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为生态地理做出努力。

5.地理科学精神

地理科学精神是在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科学的态度,学习的动机等,它对学生的地理科学学习起到指导和调节作用,而教师在教学中最终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能够由自身爱上这门学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去研究,学生有了主观能动性自然而然会认真学习。

三、初中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新式教学模式

初中教师是一堂课的领导者引路者,而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理念对学生的一堂课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地理的课程教学最开始要立足课本,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地理时是盲目的,而初中课本上有着大量的常识地理,比如行政划分,地形分类,岩层组成等等,这些有趣的内容能打开学生们学习的视野,让学生先爱上地理:课本的内容毕竟不是地理学习的全部,在课本内容融会贯通之后,老师就要将日常的课堂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初中地理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时,教师在先讲解了其中几个行政省的特点以后完全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可以更好地做好课堂前的预习工作,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已掌握的知识积极发言陈述,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在学生完成自学后,老师再适当弓导学生回归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地的区域地理特点,在这样的地理课堂上,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得到了最好的培养,而且还在学习冲掌握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2.加强教师的理论素质培养

课堂上老师作为一堂课的引路者和指导者,老师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素质。在现实的课堂中越老的教师越有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不过理论修养却不是每个一线教师都能具备的。在各种调查中,老师的工作极其繁忙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这样的工作强度让教师难以进行理论修养的提升,因此,要想课堂上的教学高效,教师必须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案,避免课堂教学行为成为“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学生课堂“跟着感觉走”的情况出现。

3.结合生活解读,提升学生综合素

地理永远离不开生活,课堂上的许多地理知识都是现实生活的原型,初中的地理教学应该少一些应试带来的功利,多一些学生回归生活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有生活气息的情景模式内容,这样的内容一定要注重素材的选择和考虑到学生在现年龄段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天气类型这一大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天气观测报告的内容,让学生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这样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得到锻炼,并且长期关注天气也能让学生对环境的污染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让学生增加环保意识提升环保理念,让学生能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想法,让学生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构建初中地理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初中地理知识的知识网,要对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让学生对所有知识的理解更直观,不然教授的内容越多学生越可能出现知识单一化,碎片化的问题。在知识的梳理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所有的知识点通过树状图或其他方式进行分类,然后从核心知识出发,逐渐往外延伸,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一步完整系统复习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搭建初中生的地理知识系统框架,只有不断的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开来。

总之,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的实践过程,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要从初中基层地理老师的每堂课人手,授课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从自身出发,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增强自身理论修养,同时在课堂上要深人浅出,结合生活知识教学,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实用能力。

【注释】

①张娇.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D】.新课程(中),2017(09).

②张红.地理高效课堂的现状调查与提升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③郭英.高中地理教學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1).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科学素养初中地理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