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运算能力培养问题科学制定有效改善策略

2020-10-15钮洪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改进措施高中数学

钮洪武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新课标对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如今,再加上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如何采取教学策略来应对核心素养带来的挑战成为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改进措施 运算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学习极为重要,无论是在平时生活中还是高考中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学生是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数学学科,可以说数学一直伴随着高中生的基础性教育,这说明数学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由于数学学科具有很高的严谨性,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学生遇到问题不慌张,对待问题严谨认真善于思考,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接下来,本文介绍了对于高中生而言,运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数学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一、运算能力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学生的运算能力既是基础的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力。只有学好数学运算知识,充分掌握数学运算能力,才能促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提高对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训练。

二、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观察,指出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主要存在的几大问题。

1.观念错误,师生过度重视题海战术

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练习是必不可少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然而,根据笔者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练习存在着错误认识,他们认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必须采取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因此,当学生沉浸于题海时,会产生很强的紧迫感,总想着“以量取胜”,却忽视了题目本身的质量以及自身的能力。大量的练习会让学生不断重复已经掌握的知识,由于高中生的时间宝贵,每门学科分配的时间有限,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未掌握的知识上所花的时间必然有所减少。学生过于盲目地做题,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会让学生无端的消耗时间。

2.师生对于运算能力的认识比较浅薄

当提到运算能力时,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屑的态度,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进行训练,很多教师也认为运算只是作为数学学科的工具,不需要花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单独训练。然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运算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根据笔者对高考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题目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运算能力除了能够简单地根据题目进行计算以外,还包括开方、混合运算等。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师生正视运算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3.教师讲课较少涉及到运算能力众所周知,高中数学学科包含的知识极为丰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准把控每节课的时间。然而根据笔者对高中数学的观察,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传授大量的知识,让学生课下自行吸收。其中,教师关于运算知识的地方总是自觉跳过,以节省速度。即使有讲解运算知识也只是向学生讲述大致的解题思路,并没有向学生展示整个运算过程。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紧随教学计划,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提升整体数学运算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1.注重学习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一,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牢记数学运算公式及其性质。对于学生来说,牢记数学运算定律是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第一步。只有牢记数学运算定律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数学公式,才能根据题目联想到自己牢记的数学公式进行运算。可以说,学生对数学运算定律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做好公式牢记工作,减少学生考试中在公式上所花费的时间。第二,对运算通则加以熟练运用。学生在充分掌握数学公式及其性质的基础上就应该加强运算通则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熟练运用。然而,让学生进行运算通则的训练并非让学生沉浸于题海战术,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该根据教材中的例题以及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学生设置合适难度的习题。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性质进行总结以及归纳,讓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联系相应的运算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以及运算速度。此外,教师应该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以外,还有重视学生运算的正确性,切不可因为速度而导致正确性低下。第三,提升学生运算中的推理能力。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运算能力仅仅涉及计算能力,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只有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运算。如果学生无法推理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勉强答题进行机械的运算,得分也不会很高,甚至可能导致答题的方向错误。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这三个学习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预算能力。

2.建立错题本,提升学生的运算能

在高中阶段,由于数学题目量大而且难度大,学生不必避免地会在题目上犯错。一般来说,题目越难,学生就越容易出现错误。对于这些学生犯过错的题目,他们是提升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宝贵资料,通过错误的题目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短板所在。然而如果学生不对这些犯过错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下次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仍然会比较迷惘,无从下手。因此,学生应该重视错题本的作用,很多学生会觉得错题本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考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样的题目,这种错误认识应该及时更正。通过错题本,学生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同时,学生重复练习自己错过的题目可以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此外,错题本中包含学习及考试当中蕴含优秀数学思想的计算题目,把这些题目记录在错题集当中,便于学生今后学习。

3.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常来说学生在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时,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很难的题目。学生在结合题目和自身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新旧知识间概念以及符号的问题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问题,让学生增加对自己数学运算能力的了解,引导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运算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批改试卷以及作业期间和高中生积极进行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高中生对运算概念以及运算法则的理解之外,同还需重视学生进行运算时对细节的处理。学生只有将有关细节处理好,才能对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加以保证。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处理好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关系,正确认识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晓.核心素养培养下有效数学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31-32.

【2】陈玉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5.

【3】徐志文.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8(03):19-20.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改进措施高中数学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