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0-15李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李玲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其中,阅读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在初中语文学科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学習兴趣,为学好初中语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教学策略

新课改政策实施以来,确立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应当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通过整合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着眼于学生的主观需求与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深人挖掘语文阅读文本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灵活掌握阅读技巧,使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新的飞跃。

一、以学生为侧重点,以兴趣为出发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以学生为课堂核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人到阅读教学情境当中,以快速掌握语文阅读技巧,夯实语文阅读根基,为学好语文知识打好提前量。

1视频导人,兴趣引领

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丰富多样的色彩元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授课过程与视频影像有机融合到一起,以吸引学生的关注焦点。为了突显教学效果,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制作一个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视频教学课件,将作者的简介、创作背景、文本主线等内容渗透到课件当中,营造一个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

以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与学习重点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教师可以事先搜索一些与赵州桥、卢沟桥等石拱桥息息相关的视频资料与信息,并以图片或者视频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人到石拱桥的真实情境当中。比如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而卢沟桥被誉为联拱石桥的经典之作,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而且卢沟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素有“卢沟晓月”的美誉。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能够被赵州桥与卢沟桥的形态美、内在美深深吸引,进而加深了对中国石拱桥的印象,对全面深人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起到正向助推作用。

2.借助文本,情境创设

依托于语文阅读文本内容合理创设阅读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角色,准确拿捏每一个人物的特点,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表演过程,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提示,使学生能够控制好阅读语速、语调,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文字错误、声调错误及时予以纠正。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首先教师选择学生代表扮演文本中出现的杨志、虞侯、老都管、贩枣子的客商等角色,然后,教师负责文本中的旁白部分,其它对话内容由学生代表独自完成。为了使表演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在表演之前,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每一个人物的特点,比如杨志精明、警惕,性格孤立,不与他人协同,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扮演杨志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应当表现出当时危急状态下杨志一心保住生辰纲的急切心理,语速可以适当放快。老都管的性格自私,目中无人,对杨志具有排斥心理,扮演老都管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应当表现出一副蛮不在乎的神情,语速应当放缓。而七个贩枣子的人在截取生辰纲时,已经胸中成竹,在阅读时,语速应当不紧不慢,慢条斯理。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表演时加人一些表情元素或者动作元素,以充实和丰富表演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文本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剖析文本脉络,快速找到文章主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阅读比赛,客观点评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事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千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比赛的方式,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阅读水平更高,阅读能力更强,当一个小组阅读结束后,其他小组针对阅读过程作出客观公正点评,指出阅读过程中问题点,以督促学生及时予以改正。

以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为例,这篇纪实散文一直被选作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充满了亲子之受,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这篇散文语言文字平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文章表述感人至深。为了帮助学生融人到文本情境当中,感受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复杂心情,教师可以依次在每个小组当中选择学生代表,采取段落式阅读的方式,创设一个阅读比赛情境,首先由小组第一名学生代表阅读《背影》中的前两个段落,第二名学生代表阅读第三个段落,第三名学生代表阅读第四个段落,以次类推。当第一小组阅读完毕,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学生代表的阅读过程进行点评,当所有小组完成比赛过程后,由教师作出总结,将学生阅读时出现的错误查找出来,并督促学生及时予以改正,以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怀。

二、以创新为主线,以实践为载体语文阅读需要反复练习,不断积累阅读经验,逐步提升阅读水平,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把阅读与写作融合到一起,正确引导学生善于在文本当中撷取精彩的语句、词汇,进行记录和整理,为语文写作积累更多的新鲜元素。

1.知识延伸,思维拓展

在阅读文本时,学生不应局限于文本内容,应当具有创造精神与创新精神,围绕课文主线逐步拓展知识面,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找到作者所表达某种意境、情怀或者场景,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本内容,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以竺可桢创作的《大自然的语言》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发现关欣赏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写道:“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这一段落中牵涉到很多物候现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当以课文中的物候现象为契合点,将其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比较一下哪一位学生能够找到更多的物候现象。比如学生甲:“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属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学生乙:“候鸟、昆虫与其他动物的初鸣、终鸣、离去、冬眠属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学生丙:“霜露、结冰、冰雪消融、初雪、终雪等也属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通过这种知识延伸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文本的中心思想,為全面深人剖析文本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联系生活,合作研讨

语文阅读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多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课文内容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并以以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将个人想法、看法以及真实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以胡适创作的《我的母亲》为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并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围绕这一主线,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体现母爱的伟大。比如母亲每天清早起床为自己的孩子做好香喷喷的早餐,每天晚上不辞劳苦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做功课,平时,母亲兢兢业业为孩子赚钱,供孩子上学等等,都可以作为合作小组的研讨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能够学会感恩,同时,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怀,进而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3.读写融合,素材积累

“读与写不分家”,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阅读功底,才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由于初中语文教材节选的课文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语言表达流畅,内容涉及广泛,有许多好词好句值得学生学习和效仿,进而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以鲁迅先生创作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是一篇描写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个场景,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和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同时死气沉沉的三味书屋描写的活灵活现,使三味书屋充满情趣。在课文当中,有许多精彩的语句,值得学生收藏和学习,比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作者用一一连串的排比句将百草园的景色描写的形象而生动,语言简练质朴,读后另人回味。因此,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精彩的语句记录下来,在创作写景状物的作文时,可以变相引用这些语句,让自己的文章活起来、动起来。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既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阅读根基,同时,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主观需求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准确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与表达的寓意,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阅读技巧,为语文成绩的提升做好铺垫。

【注释】

①农锦娟.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42.

②杨怡飞.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30+40.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初级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