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融媒体视域下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监督创新

2020-10-15王倩

传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融媒体

摘 要:融媒体时代,在公共突发事件中,舆论监督表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媒体重塑专业主义,兼顾“五度”开展融合报道,促进舆论引导;新媒体平台助力下的舆论主体扩大;媒体之间联动,综合运用各方平台,创新舆论监督方式;政务新媒体发挥天然优势,为舆论监督提供直接途径;持续报道,共筑舆论监督完整体系。本文围绕以上五大创新展开,浅析融媒体视域下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监督创新,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舆论监督;公共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一直以来,舆论监督作为媒体的重要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它们需要将公权力暴露在阳光之下,让大众进行监督,因而必须坚持独立的新闻工作者思想,勇于做好社会公器,客观报道国家机关及其公職人员的行为。对于公众而言,实现公民舆论监督需要其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得以更好实现。不论哪一种舆论监督,都需要媒体参与并积极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的出现加之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的媒介融合推动媒介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舆论监督方式有所创新。具体到公共突发事件中舆论监督的创新下功能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媒体重塑专业主义,兼顾“五度”开展融合报道,促进舆论引导

融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通过内部改革和转型发展,重塑新闻专业主义,坚持新闻真实性不让位于时效性,同时把握时效性,最大限度实现两者的兼顾。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更加凸显社会公器属性,它们是社会公共事业,必须为公众服务,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1]坚守以人为本的新闻伦理,为人民发声。在新闻的客观性方面,力争以最直接明了的证据讲真话,保证新闻的客观性、纯洁性。除了对于专业主义的重塑之外,融合报道亦是一大特色,以“五度”为突出表现,即纬度、广度、深度、力度、温度。融媒体时代赋予了媒体较传统发展而言新的发展生机,它们通过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新闻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好地表现“五度”。以上种种均有力促进了更高效的舆论引导。对于媒体而言,舆论引导是帮助公众正确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前提,因此,促进舆论引导对于舆论监督是有重大意义的。

二、新媒体平台助力下的舆论主体扩大

不同于过去的传统媒体代表公众发声,媒介融合环境下,新媒体成了汇聚公众意见的宝地。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公众有了可以自主地进行自由发声的媒体平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公众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言论,包括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认识与评价。在融媒体时代,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监督有了一条更有力的路径:公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声,发起舆论监督,媒体加以扩散,实现“放大”,让舆论监督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而这一路径形成的重要基础就在于舆论监督主体的扩大,舆论监督主体的扩大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舆论监督的覆盖面扩大,力度增强。

例如公共突发事件中,公众通过新浪微博进行舆论监督。新浪微博是一个汇聚了众多用户的公共社交媒体平台,也是舆情的聚集地、舆论的发酵地。在新浪微博中,公众针对公共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监督,做出反应,以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展社会整治,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新浪微博中的热搜就是一些舆论事件被重点监督的平台,并且具有聚焦效应,进入热搜的舆论事件会被更多的公众所关注,从而助长舆论监督合力。因此,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相关内容登上微博热搜的情况是国家机关极为关注的,这是舆论监督下对于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工作动态的反映,促进其改进后续工作。

三、媒体之间联动,综合运用各方平台,创新舆论监督方式

媒体联动也是融媒体时代下在公共突发事件中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表现。由于不同的媒体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实现媒体联动实际上是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方式创新舆论监督。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短视频与主流媒体合作就是一次典型的运用媒介融合实现舆论监督的表现。主流媒体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在公众之中享有权威性,公共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充分贯彻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主义精神,呈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而短视频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宠儿,因其自身特有的碎片化、形象化等传播优势在公众范围内流传甚广、覆盖面甚大。主流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下的公共突发事件舆论监督行为是成功的,兼顾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短视频媒体的高用户量,舆论监督实现了高效度。如央视在抖音开设“新闻联播”账号就可以通过联动形式有效地促进公众对于公共突发事件中国家机关各方的行为的监督、认识与评价。

四、政务新媒体发挥天然优势,为舆论监督提供直接途径

政务新媒体是新媒体+政务的产物,它也是融媒体时代的重要产物。选择一种直接面向社会群众进行政务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直接互动网民进行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直接触摸民意、沟通舆情、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并综合服务社会发展的高效、便捷、准确的官方媒介渠道成为大势所趋[2]。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务新媒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主动选择,它的应用更便利了公众的舆论监督,并且具有天热优势。并且,政务新媒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在因素的干扰,让舆论监督变得更为纯洁,不掺杂利益的交织,因此也是对于舆论监督的一种创新。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开展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便利了公众直接基于此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同时政务新媒体也可以针对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反馈与回应,形成畅通的舆论监督与反馈渠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国家机关对于政务新媒体的运用也是充分的,相关的政务头条号、问答平台号、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号等都被赋予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以公开信息主动接受监督。

五、持续报道,共筑舆论监督完整体系

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舆论监督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改进,因此关注结果与反馈对于舆论监督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公共突发件中一些国家机关的重大决策与行为,我国媒体进行持续性跟踪报道,成为推动治理的重要力量。所谓跟踪报道,就是持续而又深入地对新闻事件与人物进行报道。相较于一次性的终端报道,动态性的跟踪报道更符合当下的媒体发展特征和时代特征,是新闻时效性强化的产物。透过跟踪报道,新闻媒体可以持续向公众传达各个时段的事态,有助于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认识日益深入和全面。体现在舆论监督中,随着报道的深度与广度的加强,舆论监督实现了全方位式的发展,事件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可以逐步暴露在阳光下,接受人民大众的监督与指正。跟踪报道有利于构筑“报道—监督—整改—反馈”的完整且高效的舆论监督体系,促进在舆论监督的社会公共环境作用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努力改进工作态度与作风,积极行动,争做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作出正确决策,开展正确行为,从而维护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公众利益。

六、结语

媒介融合为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监督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不同于过去较为单一的舆论监督模式,现阶段,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多元的媒介融合,创新了自身,也更给舆论监督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媒体重塑专业主义,兼顾“五度”开展融合报道,促进舆论引导,或是新媒体平台助力下的舆论主体扩大;媒体之间联动,综合运用各方平台,创新舆论监督方式,还是政务新媒体发挥天然优势,为舆论监督提供直接途径;持续报道,共筑舆论监督完整体系,都显现了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我国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监督创新。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2]侯锷.政务新媒体在舆论治理中的新思维[J].新闻与写作,2017(3).

收稿日期:2020-3-7

作者简介:王倩(1998—),女,山西吕梁人,中北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三年级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地方广播舆论监督要“活”起来 更应“动”起来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
“难点”也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