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

2009-11-10黄道弘

新闻前哨 2009年10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责任感党风廉政

黄道弘

当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限制和阻碍。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媒体方面找问题,主要是缺乏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一味追求舆论监督的轰动效应。只有把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放在第一位,才能够顺利地开展舆论监督。

一、树立建设意识,才会让人们对舆论监督放心放手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是指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从建设党风政风的目的出发,采取警示教育的方法,建设廉政勤政的政党,不断增强政党的公信力。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实际上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问题。在实际的舆论监督中,如果为监督而监督,就会以曝光为目的,追求轰动效应,不计后果:如果为党风廉政建设而监督,就会把着重点放在警示教育上,从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扎实的开展,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党政机关不仅大力支持舆论监督,而且还把舆论监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今年4月,广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的《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接受或不配合舆论监督属于问责范畴。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说:“舆论监督和媒体曝光是促进我们解决老大难问题的一种契机。”“三聚氰胺事件”、“华南虎事件”、“躲猫猫事件”、“武汉经济实用房摇号事件”、“上海在建房整体倒塌事件”等等,都说明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及良好的社会效果。

由此可见,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对于被监督者来说也是一种诚信,能够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担心。媒体要顺利地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牢固地树立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让各级党政部门放心放手,自觉自愿地接受舆论监督。

二、树立建设意识,才会勇于担起舆论监督的责任

舆论监督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史命,责任重大。只有牢固地树立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才能够担当起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对于媒体来说,责任意识是搞好舆论监督的原动力。“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温家宝总理的话充分说明了舆论监督的责任之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行政监督、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监督体系。前三种监督具有规范性、强制性,而舆论监督是一种民主性、公开性、随意性的监督,可控性差,社会影响大,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可能做得好的。

有了责任感,才会有正义的力量。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组织监督等都是规范性的监督,如果不监督、乱监督或者监督失控,严重的可以追究渎职罪。而舆论监督没有硬性的、规范的规定,监不监督,怎么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甚至新闻工作者个人,没有人追究媒体的监督责任。因此,在舆论监督中。媒体、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有了责任感,就有了使命感,正义的力量油然而生,险恶的环境阻挡不了记者深入虎穴的脚步,威胁恐吓吓不住记者正义的行动,金钱美女动摇不了记者揭露事实真相的决心。

有了责任感,才不会把监督当权力。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媒体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一种权力。有少数媒体、记者为了个人或单位的利益,动不动就用舆论监督来吓唬人,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舆论监督的责任当成谋求利益的权力。因而,一些人利用这种权力做交易,该监督的不仅不监督。反而为其大唱赞歌,损害党风廉政建设,使舆论监督变成另一种腐败的工具。

有了责任感,才不会为监督而监督。为监督而监督,如同盲人骑瞎马——瞎撞,容易助长记者的曝光情绪,追求轰动效应。舆论监督,不是遇到苍蝇打苍蝇,遇到老虎打老虎,更不是越多越好,越离奇越好。连篇累牍的舆论监督。过度地渲染阴暗面,也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东一榆西一炮式的舆论监督。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不大。舆论监督应当有大局观念,根据党的方针政策,针对现阶段突出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选择社会高度关注、党和政府能够解决的有利于化解矛盾的问题开展舆论监督。这样的舆论监督,才能够引起社会的共鸣,引起领导的重视,把民众的愤怒化为激情,化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从而发挥舆论监督积极的社会效果。

三、树立建设意识。才会使舆论监督产生良好的效果

舆论监督是把事实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公众评说并监督有关部门领导迅速、及时、公正地解决问题。开展舆论监督目的在于震慑邪气,宏扬正气,消除怨气,鼓舞士气,使党更加廉洁,政府更加廉政,人民充满信心。由此可见,开展舆论监督必须树立建设意识,把舆论监督的建设性放在第一位,一切从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政党正常地开展工作、有利于问题公正快速解决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的舆论监督,才能得到党、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能取得好的舆论监督效果。

舆论监督以警示教育为出发点。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当作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公开的舆论监督,对社会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使一些正在犯罪或企图犯罪的人受到教育,从恶梦中惊醒,悬崖勒马。因此,一定要把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放在警示教育上,坚持以案说法,法前忏悔,引人深思的报道思路,切莫渲染案情,追求离奇。

舆论监督以廉政建设为目的点。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涉及面广,隐避性大,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党风廉政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舆论监督要围绕中央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部署。针对突出的问题,深入实际,明察暗访,抓大案,抓要案,抓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开报道。通过舆论监督,解决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制度上、源头上、舆论上抑制腐败,推动勤政廉政。

舆论监督以化解矛盾为联结点。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有许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有些问题就像一堆干柴,一点就燃。面对这样的问题,在舆论监督中不要煽风点火。添柴加油。挑起矛盾,激化矛盾,而是要充分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引导人们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问题,把人民的利益点与党和政府的关注点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从而化解矛盾,消除怨气,积极支持和配合党政部门处理问题。

舆论监督以鼓舞斗志为落脚点。在舆论监督中,要学会反题正做,通过曝光,让人民看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看到腐败分子最终落入法网的下场,看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无限希望,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信念,对祖国的忠诚。舆论监督以鼓舞斗志为落脚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正义的力量鼓舞人。通过不断的舆论监督,一些败类得到惩治,党风政风不断净化,使广大人民群众从舆论监督中看到伟大的党、英明的政府。二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舆论监督不要站在党和政府的对立面,也不要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要顺势而为,用事实说话,正确引导舆论,让群众受到鼓舞。三是用适度的监督教育人。舆论监督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为好。在开展舆论监督中,要防止舆论监督过多过乱造成的负面影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黑暗的东西,虽然黑暗的东西只占社会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甚至更少,但是,一旦汇集到媒体上,就成了海量的黑暗信息,容易让人产生整个社会都是黑暗的错觉,从而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适度适时地开展舆论监督。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责任感党风廉政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