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播路径重塑

2020-10-15刘智伟郝延强

传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刘智伟 郝延强

摘 要: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既有多元文化的冲击又有新的平台助力其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需要跳出传统传播理念的限制,大胆创新,不断与新技术、新理念融合,特别是通过已经形成了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进行传播,挖掘出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现其民族艺术,最终创造其传播价值,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携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是文化基因的传承者。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受到普遍关注。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如何对这些“古老”的文明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空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

新的传播环境下,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覆盖面进行传播,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启发。

一方面,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愈加重视,但是各省市地区对其保护和传承一直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处于重保护轻传承的状态,而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地域内,走不到更远的地方。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随着传承人的老去、凋亡,传播力越来越弱,有的项目因为传承人的消失而永远成为保护名录里的文字资料。加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这些显得沉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被遗忘的边缘。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娱乐性较强的网剧、游戏等文化消费活动得到快速发展,占据了更多年轻人的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观赏性、稀缺性没有得到激发,其携带的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实现有效的发掘,而这些属性原本可以借助新媒体得到有效传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可行性

(一)传播更加真实、客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多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比如民歌、剪纸、服饰制作、美术、雕刻等,这些文化形态都能很好地利用视频展示。非遗部门进行资料收集时,也都会对其进行录像、录音的采集。这种原汁原味保留其艺术特点、展现手法的方式,可以通过新媒体方式实现真实、客观的呈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更为便捷

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展现形式多元化,不再是传统媒体单一的文图(报刊)或者音视频(广播电视)的形式,具有“超文本”特点。利用这一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经过制作和链接,满足用户按照自己的阅读需要,将与其有关的信息进行各种文本形式的转化。新媒体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受众在了解非物文化遗产项目时,可以参与其中,具有很强的体验感,这增强了受众与非遗之间的情感连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传播路径重塑

(一)创新表达形式,满足受众需求

新媒体的表达形式丰富而精彩,除了视频、摄影,虚拟现实技术更是为受众提供了身临其境之感。就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表达形式,满足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受众的审美倾向。当下移动设备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创新表达形式时,要兼顾移动设备的小屏展示特点,短视频、长图、动漫、H5都是不错的

选择。

例如马氏口弦是宁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三寸竹片片一曲解忧愁”的美誉。对其传播可以通过非遗传承人的表演录制短视频的方式进行,通过手机等移动端直接进行传播,通过其声音、画面、解说词的结合进行传播。还可以对口弦的制作进行长图或者动图的展示,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在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上传马氏口弦表演视频,也可以在一些大众音乐平台上设置民族音乐栏目,将录好的音乐上传,让更多人通过栏目欣赏到马氏口弦的魅力。

(二)线上线下传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时传播

互联网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是直播的这种形式,通过重塑文化场景,找到一个更具互动性与趣味性、辐射范围更广的场域,可以将一个偏僻之所渺小之物放置到世界的舞台之上。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尝试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数字地图、非遗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等。但是从总体看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受众认知度、参与度都不高,无法实现本土文化的自信。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平台得到迅速发展,这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些省区将非遗体验馆搬上手机,打造了一系列影响力不错的产品,如四川、江苏、陕西等省开通了线上非遗馆,用户点开链接,就可以进入“场馆”,有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还有体验性的一些栏目,比如制作一个陶器、体验一首民歌等,还可以一键转发,分享自己的制作等。在微信公众号功能基础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也很丰富,涉及地方资讯发布、研究成果发布、研究机构综合发布等。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新媒体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互动式、社交性的传播特点,为这些古老的文化添加了活力,使一些非遗传承人拥有了自己的粉丝,拥有了市场。

(三)强化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

纵观国内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大多数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基本集中在数据库建设、图片和影像记录与数据采集,甚至通过动作捕捉来进行3D建模都做得不够好,新型智能媒体在这方面的开发和运用还远远不够。

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和现代人文化消费需要,充分利用媒体智能化技术和平台等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创造力和吸引力。一是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对一些表述比较困难的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手工艺进行真实再现,使受众对其了解更加深入,比如宁夏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唐氏羊羔酒的制作,可以对其过程进行立体的展现;二是建立信息共享、虚拟现实技术、全景体验技术,这些技术有利于受众的参与,拉近非遗与生活的距离;三是整合智能媒介渠道打通全平台、全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实现最大限度资源共享。宁夏的非遗项目山花儿的种类比较多,各具特点,这些资源都需要整合之后进行二次制作,甚至与当下流行文化相结合,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古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创造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保护和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必要。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異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非遗文化的传播自然要和受众生活相关联才能实现更大的传播力。3D技术、数字资源、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以为其所用。当然在其传播中还涉及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左笑.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探究[J].大众文艺,2017(3).

[2]崔莹.论影像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3]孙秀芬.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传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7).

[4]宋艺竹.抖音短视频中城市形象建构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之城”西安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13).

[5]李晨芳.基于短视频平台传播特征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研究——以抖音App为例[J].现代交际,2019(9).

收稿日期:2020-3-8

作者简介:刘智伟(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美术学讲师;郝延强(1973—),男,陕西清涧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