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20-10-15王海彦张少琼刘哲王婷婷王立成

广东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王海彦, 张少琼, 刘哲, 王婷婷, 王立成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以瓣膜病变为主,主要采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该治疗方法效果较理想,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恢复慢。有研究指出[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恢复时间较长,其焦虑情绪较重,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术后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护理管理理念,该护理理念强调将护理过程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从主观上尽最大努力减少错误发生。夏先萍[2]研究中心脏病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有关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患者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30~70岁,平均(49.62±6.87)岁;病程2~25年,平均(13.05±3.26)年;手术类型:单瓣膜置换术30例,双瓣膜置换术24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9例,Ⅳ级22例。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2~72岁,平均(50.18±7.07)岁;病程2~28年,平均(13.38±3.42)年;手术类型:单瓣膜置换术32例,双瓣膜置换术2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并具备心脏瓣膜置换术指征;②认知功能正常,无听力及语言功能障碍;③知晓本研究详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精神性疾病;③合并造血系统疾病。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术前按照医嘱实施护理,术后给予健康指导、基础护理等。

1.3.2 观察组 采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

1.3.2.1 制定康复护理计划 培训护理人员护理知识与技能;查找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获取患者诊断、治疗资料,确定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重点,明确常见护理差错及并发症,从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

1.3.2.2 术前康复护理 责任护士、麻醉师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与患者与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与疾病相关知识,回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告知其配合治疗、术后护理重要性;术前1 d备皮,根据医嘱做好抗菌素因皮试,手术当天早上注射诱导麻醉药物;准备好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管活性药物等。

1.3.2.3 术后康复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检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确保胸管及心血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持续心电监护,若心率>100次/min则给予对症处理,若心率<60次/min,则给予阿托品等,必要时借助起搏器。(2)为患者勤翻身、拍背排痰,指导患者深呼吸或做有效咳嗽;若患者因痰液黏稠,排除困难,可借助吸痰管,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3)保持患者切口敷料干燥固定。(4)术后前3 d持续泵入吗啡,给予患者按摩、中药外敷等。(5)指导患者饮食,注重营养搭配。(6)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鼓励患者做上肢主被动锻炼,如屈伸、内翻、外翻,每个动作10~15遍,护理人员按压、推拿患者上肢肌肉,3次/d;鼓励患者做下肢屈伸、内翻、外翻动作,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推拿按摩,部位为足背-下肢外侧-髋关节,足底-大腿内侧-大腿跟部,5遍/次,2次/d;第二阶段:上肢锻炼增加举胳膊、握东西、拉伸运动,下肢锻炼增加抬腿、蹬等动作,每次重复15遍左右,3次/d为宜;第三阶段:以下床锻炼为主,一般为术后1周左右,指导患者沿病房走廊慢走,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

1.3.2.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应注意休息,注重补充营养,加强运动,定期复诊。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2)心功能: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3]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级:术后日常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劳动不会出现心悸、哮喘、心绞痛等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相关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体力活动也可引起相关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体力活动临床症状加重。(3)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生存质量(QOL)[4]的相关标准,评定内容包括运动、疲乏、自理、睡眠、食欲、疼痛等方面,分值为0~4分,分值越高对应方面生活质量越好。(4)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根据其主观感受,评定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协助翻身、并发症护理、紧急情况处理等)、服务态度(语气、语速、微笑等)、病房环境(消毒、温度、湿度、光线等)3方面,每项均按照10分评定,分值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67,P=0.01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Ⅲ级、Ⅳ级占比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运动、疲乏、自理、睡眠、食欲、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疲乏、自理、睡眠、食欲、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例(%)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环境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可有效修正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瓣膜狭窄或反流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血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为心功能恢复创造条件[5]。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操作复杂,手术创伤较大,可改变周围血管阻力,对患者外循环心肌缺血产生不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过程较长,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不愿进行主动康复训练。此外,行该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多合并肺部淤血及肺部反复感染,术中需使用气管插管技术,导致患者受到严重刺激,分泌物增多,且术后患者伤口疼痛,需长期卧床,若护理不到位极易出现压疮、肺部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相关研究指出[7],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期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术后康复护理理念的发展,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在心脏病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将传统理念即“人总可能犯错误”转变为“只要主观上尽最大努力便可减少错误发生”,并将这一思想在护理培训中灌输给医护人员,使其主动追求零缺陷工作目标,尽可能避免“没想到”与“想不到”产生的意外事件[8]。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强调前馈控制,即增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培训,在护理工作开始前先评估患者情况与常见护理差错,从而在事前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缺陷,逐步将医疗及护理提升至无缺陷状态[9]。本研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应用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探究其原因在于,零缺陷护理管理具备管理全局思想,开始护理前先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提前护理。如为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增强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促进伤口愈合,降低伤口感染[10]。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湿化气道等,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11]。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有利于增强患者心功能。探究其原因在于,本研究术后给予患者分阶段运动指导,循序渐进的活动使患者运动耐受量逐渐增加,从而提高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进而促进心功能恢复[12]。闫燕[13]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使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本次研究一致。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由于麻醉时插管带机,导致咽喉部位疼痛,加之手术切口疼痛、管道刺激疼痛等,使患者休息与睡眠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指出[14],患者术后身体虚弱,运动受到限制,易出现疲乏。此外,患者由于身体不舒服,行动受到严重控制,情绪状态一般较差,食欲也明显降低。因此,这一阶段应加强心理指导与康复锻炼指导。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注重护理全面性,术前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手术与疾病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注重家属心理疏导,指导家属主动关心、鼓励患者,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增强患者治愈信心,改善其康复期情绪状态。针对患者疼痛,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吗啡及按摩、中药外敷等方法进行缓解,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与科学饮食,从而增强患者体质,增进患者食欲,提高其耐受性,促进疾病康复[15]。由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运动、疲乏、自理、睡眠、食欲、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表4可知,观察组患者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注重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增强护理人员耐心、细心服务的意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病房环境满意度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在于,该类手术对病房环境要求高,我院严格按照手术相关要求管理病房环境,因此,病房环境质量与护理方案相关性不大。

综上所述,零缺陷护理管理理念指导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心功能与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