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忽略的教育常识

2020-10-14刘泽见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学生

刘泽见

女儿刚进高中,科目多,作业多,睡眠少,很不适应。她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很糟糕。她说起这个事哭了两次,她说她有点讨厌学习了。我看她脸色焦黄,青春痘又多了几颗,甚是心疼。当下的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学校过分重视成绩,容易使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结合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一书和我所参加的新教育星火教师实践所得,我梳理了一下,找到了几个被忽视的教育常识,也许可以解释我们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应当让每个人感受到幸福,而不是煎熬

我们教育学生时总是说,“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努力学习;现在苦一阵子,将来幸福一辈子。”这话说来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现在一定要苦呢?现在为什么而苦呢?现在的苦一定会换得将来的幸福吗?

朱永新老师曾论述过,如果教育方法不当,现在的煎熬痛苦会造成一辈子的创伤,甚至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那就是苦上加苦。

怎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和美好呢?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

1.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2.教育造就人的性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性格与品质的锻造需要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海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来实现。性格的打造需要坚持,每天坚持做事,从不间断,就是意志品质的锻炼。

3.积累一定知识,提高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性。

4.教育营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个人生长。杜威阐述教育的目的时说:“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的目的需要回到人的生命内部去挖掘,回到生长本身;生長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周国平说:“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

5.教育帮助人形成正确的认识,调整心态,享受到奋斗的乐趣。

二、儿童的成长自有节律,不能拔苗助长

在当下的教育中,拔苗助长的现象也很多见。虽然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社会氛围已成,形成了剧院效应,前排已经站起来了,后排不得不站起来,甚至站得更高,不然就看不到前面。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培训机构常用的宣传语。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学习或者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比赛,重要的过程与结果。起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

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婴儿阶段通过触觉感觉世界,幼儿阶段通过视觉及模仿来认识世界,少儿阶段通过学习与模仿来认识世界,青年以后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人在不同的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又不一样。原始社会与现代信息社会的人的发展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现在如何使用手机和对待游戏,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面对沉迷于手机游戏中的人,我们该如何应对?退回原始社会,不可能。那就做出相应的改变,变堵为疏,把他们的欲望变成成长的动力。

三、人只能自己去活着,其他人不能包办,学习也一样

人只能自己去活着,其他人不能包办。

有不少家长正在给孩子“包办学习”。包办学习的恶果之一,就是孩子缺乏认同感,感觉不是为自己而学,而是为父母学习,为老师学习。包办学习导致的另一恶果就是,以满足孩子的其他条件来换取孩子学习。比如不让孩子做家务,比如给孩子买手机来换取他认真学习的承诺。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付出一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怕输在起跑线上,怕孩子自尊受损。殊不知,这样泡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享受着一切包办的美好生活,却又不停抱怨生活不能自主。他们没有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对父母予取予求,毫无愧疚感。

前段时间,网上曝出一段视频,一个年轻女子,拽着一个50多岁的环卫工人(年轻女子的母亲)拖行好几米,原因是又一次问母亲要钱,母亲没给她钱。这位母亲,当年为了让孩子不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从小满足孩子的各种虚荣要求,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过度呵护,换来孩子理所当然地要钱。成年后好吃懒做,没钱也找母亲要,不给就打骂。这就是父母想帮孩子结果帮了倒忙,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的结果也不同。同样一则关于环卫工人养孩子的新闻,每个周末的清晨,一个小男孩总会帮他妈妈一起打扫街道。扫完后母子坐在一起歇歇气,聊聊天,画面温馨而感人。这个小男孩不但懂事,学习成绩也优秀。有人问母亲:“咋你家娃娃这么懂事呢?”不懂大道理的母亲笑笑:“可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其实这位母亲,言传身教给孩子宝贵的财富:人只有体验生活艰辛,才会珍惜生活的美好。人只能靠自己活着,别人不能从根本上帮你。作为父母,教给孩子生活的技能与态度最重要,要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而不是无限制地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不能理所当然地包办孩子的一切。

每个人都逃不掉死,无人可替代,同理,每个人也只能自己活,别人替代不了。也有人似乎有一种基因,替别人做主,表现再突出一点就是控制欲。无论出于哪种目的,替代别人生活,终归是费力不讨好。现实中例子很多,想给孩子选择发展道路的家长最终发现孩子面前无路可走。只有孩子自己选择的路,哪怕是再艰难,他也会坚持走下去。在这坚持的过程中他会逐渐成长。

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她有一个天蛾的茧,这个茧的形状有点怪,其中一头有一条细管,连着另外一头的一个大囊。直到天蛾死去那时,考门夫人才明白天蛾茧为什么形状这样奇特。在天蛾出茧的那天,考门夫人坐在旁边仔细观察天蛾出茧。天蛾臃肿的身子在细管里努力挣扎,半天都爬不动,考门夫人忍不住用剪刀把管子剪薄了些。天蛾一下轻松了,毫不费力地爬了出来,却蠕动一会儿就死了。天蛾是没有翅膀的雍肿的大虫,它需要细管的挤压让自己变细,并压缩出分泌物。这只不幸的天蛾在考门夫人的好心的帮助下,未经细管的挤压,不能适应外界的环境,终被毁了。在现实中,多少孩子由于没有经历自我挣扎、自我成长,最终被“温柔”和“慈悲”毁掉了。

有些教师凭着天然的优势和职业的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总是急着灌输给学生相关知识,总是急着用自己的问题代替学生的问题,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答案代替学生的答案。正因为如此,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一时不能理解,不能回答,教師一手包办,掐掉了学生思考与寻找的过程,给出了所谓的答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没有创造力,迷信权威,甚至没有独立人格。这种教育“替代”造就的是教育的悲剧。

正如叶澜所说:“人永远只能自己活着。这是所谓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前提。有多少主动性,就有多少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丧失了主动性,就失去了更多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等待,引导学生自己学着,自己去活着,而不是去包办,替代,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艰辛、生活的艰辛,他们才会有触动,变压力为动力去主动学习,去认真生活!

四、美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独一无二且继续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总有一个愿望,让教育变成我们期待的美好模样。那问题来了,美好的教育是什么模样?是孔子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还是给我一个成绩、习惯都很好的班级,让我教学起来顺手又顺心呢?我想,大部分人在现实下,只能选择后者作为美好的愿望。我们期待着规范的管理下,学生整齐地成长。这也是班级授课制的特色。班级授课制免不了带有工厂加工的味道,既然是工厂就要讲究效益,能考核我们的最直观的是成绩。不可避免地,“为了考核,为了成绩”成了某些学校的目的,这让中国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周国平评价教育时说:“在今日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它剥夺了孩子的童年,扼杀了少年人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它的所做所为是教育的反面。”

那美好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其中重要一点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教育的起点是接收独一无二的学生;教育的终点是送出独一无二的且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人的生命不止,成长的可能性就不会消失。我觉得这才是美好的教育。

回到我女儿的例子。在没上学前,她能随口编出富有诗意的儿歌;在小学低年级能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小学毕业前能编出生动的长达几万字的故事,人物活灵活现;初中前期编出的故事,开始干瘪,到初二、初三没时间写故事,只顾天天抄写、听写,做练习题了。所写的作文成应试作文了,再无生命力。小学时,最喜欢的礼物是书籍,到初中后期,很少提买书了,买了也没时间看。高中买了两本老师要求看的书都没时间翻。她逐渐成了千篇一律的刷题的孩子。高中后她曾两次问我:“爸爸,人为什么要上学呢?”我想干瘪的道理已经不能释怀她那茫然的心态。我是多么害怕当她在成绩上也找不到成就感时,她还剩下什么?我们常安慰自己,高中是一场历练,熬过高中的人就是优秀的人。但如果高中没有在见识、意志、兴趣方面得到培养,那高中也算不得圆满。我还是希望女儿至少从思想上挣脱应试、分数的羁绊,用学习来锻炼意志,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最终“能在算法(大数据)面前保留对自己的控制权”(尤瓦尔·赫拉利语),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李政涛先生说:“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观念上的常识,才能在教学技术上进行突破,最终实现教育的美好。最后用朱永新老师的话作结:“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永乐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