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有书卷气

2020-10-14李镇西

教育·读写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沙龙读书学校

李镇西

都说现在的教育问题太多太多,而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普遍不读书。按理说,教书人不读书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此不可思议的现象却几乎成了许多学校的常态。我是带着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走上校长岗位的,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一,便是“营造书香校园”。我正是想以此改变那种“不可思议”的“常态”。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开展,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实施了新教育实验的“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每天都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比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好几个开放式书吧,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孩子在课余只要想阅读,随手便可以拿到书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但老师的阅读呢?却不理想。找老师们谈心,问及为什么不愿读书,老师们说了许多理由。我归纳了一下,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太忙,没时间。”第二,“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不知道读什么。”第四,“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年龄大了,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必须先扫除思想障碍。针对老师们的“理由”,我通过教工大会讲话,通过各类座谈会,通过个别谈心,通过书信,给老师们一一作了回答。

对老师阅读最有效的引导,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所谓“示范”并不是我刻意为之的“举措”,而是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

对于教师阅读,我一直主张“倡导”,而坚决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一些老师的来信,说他们校长定期给老师们每人发书,包括我的著作,发了之后要求写读后感,还要考试,如果没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特别反感这种做法。

对于引导老师们读书,我还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我喜欢买书来赠给老师们,有时候甚至是自掏腰包给老师们买书。比如,我用我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四千元奖金买成书送给老师们。但后来我发现,有的老师得到书并不读,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得,何必急呢?于是,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而是借书。老师们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的时候,我请老师在我的书橱里选一本他喜欢的书,写上借条,然后我提出阅读期限和阅读要求:“一周之内读完,在书上批注勾画,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你的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说:“这样提要求,你便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记的批注,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以后退休的时候,我把这些书赠给学校图书室,成为我们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一百年以后,我们都不在人世了,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那时武侯实验中学的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记的书,将会有怎样的感慨?因此,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图书,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在,我的书橱里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书了。

组织老师们读书,一定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都要讲究“因材施教”,可对老师们为什么要求“齐步走”呢?我校的教师读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要求,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没有任何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让大家自己去买,自己读,不作任何要求。有人也许会说:“如果有老师不读怎么办呢?”我说,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老师,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甚至再多一些老师不读书,有什么关系呢?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一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老师是在读书的。

第二个层次,对“读书会”老师的要求。我们学校的“读书会”,完全由老师们自愿加入,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位成员了。我们定期(通常一学期一次)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最近读过的好书。有时候我还把老师们组织到野外读书。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介绍推荐。一般都是上午分组交流,下午由各组推选出的老师发言,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过程中,我给老师们朗读《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老師们听得非常专注,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课堂,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那天,春风、阳光、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融进了我们的胸怀,陶醉着我们的心灵。

第三个层次,对“青年教师沙龙”的要求。我将进入我校不到三年的年轻老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人数在五十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的成长。通常是一个月搞一次聚会,或是中午,或是晚上,或是周末,有时候是我给大家讲我的成长经历,有时候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有时候是请优秀的老教师给他们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郭继红老师在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年轻老师们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神情特别专注,当时我非常感动——在这么一个喧嚣的时代,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多少双年轻的眼睛能够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曾经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记录了我和沙龙的年轻人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每位沙龙的年轻老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并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我会帮你的!”那次沙龙活动,年轻人先是五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我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些许多勾画和批注,圈圈点点的,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三年前刚分到学校来的时候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到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她们说得最多的,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我感到了幸福。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沙龙读书学校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ABC ENGLISH SALON
沙龙
学校推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消失的沙龙兔
健康沙龙:姜水烫脚治感冒(健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