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体现

2020-10-14俸子钧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

俸子钧

摘 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与载体,在向公众展陈文物之余发挥其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当今文化传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民族地区博物馆针对性地开展社教活动,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人们在相应的活动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和价值。以文化传承为重要引领,能够彰显出社教活动的具体价值,让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顺利开展,让文化传承工作顺利进行。文章阐释了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体现,希望能够为相应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文化传承;价值体现

前言: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文明。每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守护记忆、收藏历史。博物馆记录着当地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及人文故事,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在开展社教活动中体现文化传承的意义,也成为博物馆社教工作人员策划活动的重要方向。博物馆社教活动作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可以说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催化剂。在开展社教活动的同时,不仅让人们对历史故事和文化脉络有所了解,也激发民族凝聚力和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传承文化做好相应的准备。文章阐释了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一、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体现

第一,使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性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传承是物质、精神财富在人类发展之中接受传递的重要方式。博物馆通过丰富的资源,以完善的社教活动为基础,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体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引导。提高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在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保证文化在发展与创新上拥有十足的途径和准备。最终,让文化传承在延续工作上拥有强有力的支撑。第二,创新教育活动方式,丰富社教活动载体。博物馆社教文化活动能够进一步带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1]。博物馆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本生动、形象且立体的历史教科书,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而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它是认识祖国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重要场所。在文化传承中,博物馆教育需要考虑各个年龄层受众的知识文化结构,通过开展社教活动能够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群众进行文化的引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让人民群众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中,创新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开展的具体举措

(一)积极开展主题节庆活动,提高民族意识

民族文化一直是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重点。为了让民族文化散发无穷魅力,广西民族博物馆在立足于馆藏资源,在深入发掘地方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例如每年一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桂风壮韵》“三月三”系列活动内容丰满、形式生动、底蕴深厚,歌舞戏艺融合于民族园林之间、节庆民俗体验于观闻食试之中,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人群的需求,为广大市民营造出了喜庆热烈、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的节日文化氛围。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拓展了知识、感受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成功让“三月三”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以一种崭新多彩的姿态,重新回归当代广西人的视野,产生了极佳的社会效应,对培养广西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事业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14年至今,广西民族博物馆连续两年分别于每年5月至6月,举办了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文化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游客准备了长达一个月的民族文化盛宴。有效地开发利用了我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广西各地上百名民间艺人、专家学者齐聚民博,与广大市民近距离交流互动,让广大游客市民更为深刻地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发掘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打造属于民族地区的品牌项目,让人民群众能够深刻地对当地民族文化有所了解,保证文化得以传承。博物馆也可以针对性地开展社教活动,适当的进行调整。以民族地区优势和发展方向着手,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在加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学习力度的情况下,能够让人民群众对民族地区的地方文化有所了解[2]。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誉,民歌风格迥异、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几乎涵盖了各民族的劳作与生活的全部内容,以壮族为主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歌圩”传统。广西民族博物馆肩负着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民歌不仅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更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宝贵资源和我馆高度重视的研究对象。为了深入研究广西绚丽多姿的民歌文化,让民歌更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0年至今举办了七届畅享民歌活动。在广西掀起了一场全社会唱民歌、听民歌、创作民歌的热潮,对更好地保护广西民歌创作土壤和发展道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引导价值,关注文化教育

通过博物馆的社教工作开展,让民族地区群众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开展相应的社教主题活动,能够严格组织,精心策划,让游客和当地民众参与其中。在活动之中以游戏和竞赛形式为主,把关于民族地区的相应传统文化、历史溯源、风俗传说、演变等内容进行相应的展现。在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能够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介绍[3]。广大群众能够欣赏博物馆中的精美文物,领略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好地走进博物馆中。博物馆应该结合藏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相应的互动,让广大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传统与未来对话”的活动形式,以藏馆文物为文化媒介,让人民群众欣赏相应的艺术,把知识与创意进行结合。

(四)增加活动渠道,加大传承力度

博物馆应该适当的增加社教活动的渠道,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具体需求设计相应活动内容。不仅要对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让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文化产生认同感,还应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带领观众或游客学习相应传统节日的具体知识,认识到博物馆馆藏发展的重要意义。

结论:

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不管是文化的创新还是传承,都展现出重大的推动力量。事物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它产生的土壤,只有深深扎根,汲取更多的养分,才能有持续向上向前的动力,博物馆社教工作亦是如此。每一次的社教活动都承载着一段段深远悠长的历史故事和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精彩瞬间,观众通过对文物的欣赏和借鉴,激发观众相互交流的欲望。通过创意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民族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更加具有新意。

参考文献:

[1]董瑜.因“龄”施教——论博物馆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的社教服务[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4):99-101.

[2]孙小宁.基于4P理论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固原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3):140-141.

[3]石秀云.積极构建社教活动的“朋友圈”——博物馆、文化馆社教活动经验阐述[J].大众文艺,2019(19):15-16.

猜你喜欢

价值体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