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浅析
2020-10-14包义平
包义平
摘 要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有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予相应的关注,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性情品格的养成。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不止要将目光放在学生的最终成绩和学习上,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心态和个性提起重视,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重视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把控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向,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和全面发展,使学生向着全面综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学生发展;班级管理
在社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更新。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除了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要求之外,还对人才的心态和心理素质进行考察和要求。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人才,需要良好的性格和坚定的品质,不止要认真地对待工作,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对待日常生活,另外还要具有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较强的合作意识等。因此,在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也是最主要阶段的学校教育,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意识的关注和培养,从班级管理工作入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培养。
一、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在面对较难知识点的学习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若是再加之几次考试或作业情况不理想,很可能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封闭自己,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将心理暗示的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才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才可以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那些害怕犯错的学生其实本质都是积极的,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学有所成,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广阔的知识储备,可以做对更多难题,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对成绩和错题的过分关注,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打击。在对这种情况的学生进行心理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入手,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接受到老师的心理暗示,从而树立自信心。与此同时,老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心态进行平衡,使学生不要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防止其过于自负,帮助学生的心态平衡发展,才可以最大化地刺激学生去尽可能地主动学习,根据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去选择和改良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效率和成果。
二、通过班级目标的设定,综合发展学生的心理
对于班级的发展而言,班主任老师肯定都会报以期望从而提出相对应的班级目标,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于自己班级学生的美好希望也是对班级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推动。班级目标的设定对学生有激励的作用也有良性引导的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发展有双重提高作用。但是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目标设定的过高,使班级目标超过学生的水平和实际能力,不仅会导致目标无法实现,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班主任老师在设立班级目标时,首先需要根据班里学生们的发展特点和能力范围进行合理规划,使班级目标尽量贴合学生们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趋向,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当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时,学生生活环境不同所受到的潜在影响已经开始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已经开始苏醒。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时,除了约束学生,让其养成“守规矩”的习惯,还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观察,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达到一定的理解,从而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激发,从而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
四、积极解答学生的烦恼,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化发展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有伤春悲秋的心理产生,这些心理本是青春期中正常的心态,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自我消化不到位,使得这些消极心理对自己产生更深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消极心理,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对学生心态的干预,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化发展。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应该激励学生去主动向老师诉说烦恼,只要不把问题憋在心里,敢于跟老师诉说来寻求建议,就能够缓解消极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心理健康正常化发展。
五、结语
课堂管理有很多种形式,心理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进行引导,还需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在班级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的自信意识得以完整地构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干预也会助力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指导,使学生的发展时刻跟随社会需求的动向,早日成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許文英.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