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A 的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资源建设模式构建*
2020-10-13刘春梅杜宗明
刘春梅,杜宗明
(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江苏 徐州 221004)
读者决策采购对图书馆的内涵及馆藏资源的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使读者真正参与到资源采购实践。近年来部分图书馆已经基于当前资源采购环境开展实践尝试,但实施范围较小,实施形式较少。“互联网+”同图书馆的跨界融合,使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外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这将推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图书馆资源采购中的应用。纸本资源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尤其是经费较为紧缺的中小型图书馆的采购重点,提高纸本资源建设效益是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纸质资源读者决策采购的主要实施模式,以期推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纸质资源采购中的应用。
1 读者决策采购概述
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由图书馆按一定标准或参数确定采购何种文献的资源建设新模式称为读者决策采购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PDA) 模式[1],它将读者的文献利用状况量化成一定指标,通过参数设定实现文献的自动购买。1990 年巴克内尔大学最早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应用到馆际互借之中,最终对提高图书流通率,进而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有益[2]。巴克内尔大学对PDA 模式的成功实践推动了PDA 模式在美国图书馆的应用,至此美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国外大学图书馆对PDA 的研究经历了从馆际互借PDA、电子图书PDA 到纸本图书PDA 的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涉及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可行性、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实施特征、实施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对馆藏资源建设的影响等方面[3]。国内图书馆对读者决策采购的研究起步较晚,实践研究进展缓慢。
2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组织保障
PDA 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从国外大学图书馆来看资源建设标准主要由资源建设委员会或者是学科馆员制定,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由收藏顾问委员会 (CAC)制定PDA 资源建设标准[4]。PDA 平台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有力的技术支撑,这需要各个部门的有效协作,因此实施PDA 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科层制的管理体系,从各个部门抽调馆员组成PDA 执行委员会,馆长、副馆长是委员会的最高领导,对PDA 模式的政策和具体实施策略起决策作用,并对该模式的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与协调。委员会由不同人员组成,各承担不同职责,成员确定后,需明确各成员的职责、任务,为PDA 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学科馆员、咨询馆员、学科专家。国外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学科馆员是PDA 资源建设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拥有深厚专业背景,在学科服务中对读者信息需求把握充分,在长期资源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学科馆员应在我国高校图书馆PDA 资源建设标准制定中起主导作用。部分普通院校图书馆没有设立学科馆员岗位,由咨询馆员从事学科服务,这类图书馆可由采编部和咨询馆员共同制定资源建设标准。他们调研、搜集数据包括调查分析读者信息需求、图书馆已购文献流通情况、本校专业学科分布、重点课题、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特殊人才分布;分析图书馆自身客观条件 (经费、人员、技术、设备等)、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等,以此制定科学的资源建设标准。
2)采访馆员是PDA 模式的主要执行者。他们根据学科馆员制定的资源建设标准,缩减出版商提供的目录范围,制定预设文档,在对图书馆已购文献流通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触发参数,并根据PDA 所购文献分析及预设经费利用状况不断调整预设文档范围及触发参数。监测PDA进程,并对PDA 实施效果进行调研分析。
3)流通馆员。读者服务部是图书馆各部门中与读者接触较多的部门,在长期的个性化读者服务中,对读者信息需求有较好的把握。该部门工作人员可从事读者信息收集工作、文献流通状况分析工作,并对PDA 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4)各类型读者代表。读者是文献资源的利用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状况有重要的评价权。PDA 执行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不同院系读者资源建设座谈会,了解读者的文献需求及文献满足率。
5)技术馆员及出版商PDA 采购平台技术人员。系统/技术服务部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图书馆集成系统的模块整合、图书馆集成系统与书商读者决策采购平台的无缝链接、PDA 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参数调整等。加强与出版商PDA 采购平台技术人员的合作,从技术上保障PDA 模式正常运行。
3 纸质资源的PDA 实施模式
我国高校图书馆试行纸本图书PDA 模式,可依据本馆馆情,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的PDA 采购经验。如杨百翰大学图书馆在试行纸本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时采用了多种方式,有教师快速订购模式等[5],水牛城大学图书馆通过出版商网站试行纸本图书PDA 模式。笔者从读者参与PDA 模式的途径来构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实施中文纸质资源采购时主要的PDA 类型及各自的流程。
3.1 通过OPAC 实现的PDA 模式
3.1.1 系统PDA 模式
1)选择合适的书商,并就试行中文图书PDA模式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包括预存经费、每周报表、确保书目质量、提供MARC 格式数据等。确定图书配送时间,规定从图书购买订单发出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必须到书。对于预出版图书可适当延长到书时间,并将图书质量和图书配送速度作为评价书商的重要标准。
2)适当缩减出版商目录。对不符合馆藏资源建设要求的图书进行粗略删减,增加控制字段、统一资源网址和网络资源信息链接等,导入OPAC 系统形成PDA 测试库。
3)建立预设文档。书商将图书目录提供给图书馆,采访馆员根据资源建设标准对图书目录进行严格筛选 (从学科、主题、出版社、价格、出版日期等角度);删除大众型普及读物,保留学术出版物;将书商提供的图书目录同图书馆已购的图书目录进行查重,避免重复订购;导入OPAC 系统形成预设文档库。
4)设定触发参数。根据本馆图书利用情况,设定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合理触发参数,并及时监测PDA 执行情况,不断对既定参数进行调整,如读者浏览图书目录次数≥10 次时,自动触发购买。具体触发次数要通过文献调研、读者类型分析及本校专业设置情况确定,并不断调整,可对读者类型及专业情况设置不同的触发参数。
3.1.2 系统PDA 流程
中文纸本图书系统PDA 模式的流程,见第15页图1。
读者通过图书馆OPAC 主页检索所需文献资源,系统将图书馆已收藏的图书目录显示在列表上方,将读者决策采购目录显示在列表下方。读者可以浏览PDA 试用库书目信息,并可将书目链接到网络资源,通过在线试读、书评、目录判断图书是否为自己所需文献。如果读者所浏览的图书目录不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系统自动将图书目录发送给学科馆员。如果目录符合预设文档要求,当读者退出图书目录时,系统弹出对话框 “是否想阅读此书”,如果读者答 “否”,则返回PDA 试用库继续浏览;如果读者答 “是”,此时系统自动创建购买订单。如在一定时期内 (具体时间由采访馆员自行设定),订单数量不符合既定参数,系统自动将图书目录发给学科馆员。如订单数量符合既定参数 (例如预购订单个数累计≥5 个时,可根据本馆情况进行调整),系统会自动实现订单发送,并且向采访馆员发送已购图书通知。采访馆员根据图书购买通知,修改图书记录,将PDA 测试库数据修改为本地书目数据,并添加馆藏。书商每周向图书馆发送已购图书目录及经费利用情况,采访馆员据此调整采访策略,如缩减预设文档范围,修改触发参数。
系统在创建购买订单时,对于同一图书订单无需重复新建记录,只需将订单次数累加即可。在现行 “类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中,汇文系统在处理读者荐购时,没有将同一荐购目录合并,而是重复创建荐购记录。这在现有手动发订条件下,不利于采访馆员处理荐购记录。系统可通过分类 (预设文档、既定参数)将不符合条件的记录发送给学科馆员,由学科馆员决定是否购买,学科馆员可对此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设文档及参数设定。同时采访馆员可定期 (以一年为单位)对系统中读者没有操作的图书记录和不符合既定参数的购买订单进行清理。
图1 纸本图书系统PDA 模式流程图
3.2 通过出版商网站实现的PDA 模式
图书馆可以与网络书店签订中文图书PDA 协议,当读者浏览网络书店并下单购买时,系统会根据统一身份认证,识别用户身份。如果用户为和书商签订PDA 购买协议的图书馆用户,所购图书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系统会弹出对话框 “是否想让图书馆替你付费”。如果用户想收藏此书可回答“否”,读者自己付费;如果用户想借阅此书,可回答 “是”,系统会告知用户 “此书已由×××图书馆购买,图书会在一周之内邮寄到您手中,读完后请归还图书馆”。系统引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同时自动给图书馆发送图书购买通知、MARC 格式目录及读者身份信息。采访馆员手动创建订单,并编目、典藏,修改流通记录。如果读者所购图书不符合预设文档要求,读者可自行购买,系统会将图书目录发给学科馆员,由学科馆员判断是否购买,同时学科馆员可对该类图书信息及读者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对预设文档范围进行修改。
系统PDA 模式在执行过程中,首先需匹配预设文档,如果读者所购图书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然后再匹配既定参数,符合既定参数即触发购买。但在中文纸本图书网络书店PDA 模式中,图书馆所购文献为读者将要购买的文献,因读者信息把握充分,且对文献有强烈需求时,才会下单购买。故该类型文献无需匹配既定参数,只要符合预设文档要求,即触发购买。具体流程见图2。
图2 纸本图书网络书店PDA 模式流程图
3.3 其他方式
3.3.1 快速订购
图书馆在OPAC 页面设立快速订购按钮,对教材、教学参考书及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室、特色专业等所需图书执行快速订购策略。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识别读者的身份信息,如果读者为普通用户,系统将提醒 “快速订购适用于教材、教参,其他图书点击读者荐购按钮,否则图书馆将限制读者图书推荐”。如果读者为特殊专家,系统将不进行提醒。系统引导读者进行文献信息内容填写,同时提供合作书商图书目录信息、网站链接及其他权威图书店网站链接,读者可用于书目查找,保证书目信息的准确性。读者填写完成后,系统自动向PDA图书合作出版商发送订单。如果读者填写图书信息模糊、错误,出版商会自动给读者发送邮件,并提供相似文献信息供读者筛选。具体流程见图3。
图3 纸本图书快速订购PDA 模式流程图
快速订购PDA 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图书配送迅速,这要求书商不仅图书配送及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快递。书商可将图书直接快递给读者,同时将物流信息发给图书馆。图书馆修改图书MARC 记录、典藏、修改流通数据,整理图书配送状况,并将此作为评价书商的重要标准。同时图书馆对于不符合快速订购要求而恶意运用快速订购PDA 模式的读者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果读者违规2 次以上 (可酌情调整),图书馆将收回读者快速订购权,并要求在一定时期后归还。
快速订购模式也可适用于读者信息收集,图书馆按照分类、主题设立大类,其下设置子类目,引导读者填写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类目。图书馆对读者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修改预设文献范围,调整PDA 策略。
3.3.2 读者荐购
图书馆可在OPAC 界面设立读者荐购按钮,当读者推荐文献超出预购文档范围时,由采访馆员判定是否购买,并通知读者。当读者荐购文献符合符合预设文档范围时,则由系统自动发订。具体策略及流程与快速订购模式相似,区别是图书处理速度没有快速订购模式迅速。
3.3.3 预存队列PDA 模式
图书馆根据集成管理系统中读者对某种图书馆的预约借阅此书,决定是否增加图书复本。
“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图书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必须将读者需求放在资源建设的首要位置,必须进行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型升级。PDA 模式改变传统的图书采购流程,将读者从资源建设的末端转变为资源建设的始端,让读者真正参与资源建设决策。从美国大学图书馆及我国已小范围试用该模式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效果来看,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可有效提高文献流通率、增加读者满意度、提高图书馆效益,为陷入资源建设困境的图书馆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互联网+”环境下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涌现,这将进一步推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