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可食景观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0-10-12陈詹

美与时代·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高校

陈詹

摘  要:在校园景观中导入可食用景观植物,是对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从当下高校景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可食景观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探究,提出可食用景观植物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分别为经济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力图对当下可食景观的研究有一个推进作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景观设计;高校;可食景观

可食景观是指用一些可被人类食用的植物构建的园林景观,它并非简单地种地,而是用园林设计手法和生态设计方式来设计农园等场地,使其成为富有美感以及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景观场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可食用景观的概念,倡导在景观设计中融合可食用的植物品种,利用在园林中种植可食用的果树来获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可食植物品种的栽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农耕土地紧张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城市用地、社区、居民区等城市公共用地中引入可食用景观的现象越来越多,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景观作物增添的经济价值上,更多在于使都市里的人们感受到亲自劳作的乐趣和田园生活的情味,体会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底蕴与内涵。

一、当前高校景观设计现状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特色文化与教学氛围。高校的校园景观绿化可以给校内的老师和学生营造更为舒适怡人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老师的教学热情。目前,我国高校景观设计表现出设计形式的单一化、同质化现象,基本按照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来进行,多采用高科技手段,比如对声音、光线、色彩等前卫元素的运用,呈现出夸张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效果。在植物造景层面基本上大同小异,虽有绿却无景,很少结合校园环境特点以及赏景者情感层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首先,高校景观不应该是设计师单方面的设计与构思的呈现,而是以校园自身环境为出发点,基于环境特点进行后续的景观设计;其次,校园景观也不能是高校管理层的独家意见。高校景观设计通常受顶层意识的影响较大,缺乏对校园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对校内师生真实需求的了解以及对已有优秀案例的深入研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设计意识的进步,如今人们对校园景观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欣赏功能,而是开始对校园景观设计的潜在价值进行探索,例如景观生态价值、互动价值与教育意义等。

二、可食校园景观营造的意义

大学校园内融入可食景观的设计,显然有不同于普通景观植物栽种的独特价值,将校园景观设计和可食植物品种相结合,可以增強师生对校园景观的参与互动程度,拉近师生与自然环境的距离,提高灰色种植地带的使用率,满足都市人的田园情怀。

首先,可食景观的构建需要基于充分的前期调研,以师生对校园景观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依据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的不同营养条件和生长空间,营造出特别的校园景观形态。可食校园景观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景观空间或可加以改造的灰色种植地带,设计出不同的景观表现形式,既可表现粗放的原始作物风光,也可从另一个方面呈现出农作物的天然之美。校园可食景观不逊于自然风光,更远胜于人工景观。

其次,可食景观的构建在遵循校园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利用一切可食用植物材料,注重校内师生的参与程度、感官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前提,使师生在观赏校园景观的过程之中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可食校园景观在满足农耕、食用、观赏休闲等多种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带给校内师生全新的感官享受和不同以往的亲身体验。以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设计师采用水稻和沈阳本地的野草结合现代景观设计,使校园兼生产、学习、农业劳动及地域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景观,如何让农业成为城市和校园绿化的一部分,如何通过农业作物生产创造文化的认同感,是稻田景观设计的目的所在。

最后,从校园景观建设的趋势来讲,植树造景是校园绿地景观构建的主体。但在校园内栽种可食景观植物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校内有限的、零散的土地,减少校内灰色种植面积,挖掘出更大的空间使用潜力。校园中的可食景观可调节小范围的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并吸附校园中飘浮的粉尘,降低呼吸性疾病的发生率。在校园零散的空间内系统地应用经济作物和生态作物,可综合提升校园生态发展,营造人文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使高校师生拥有一个愉悦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三、可食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探究

(一)经济性原则

基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与景观设计的现状,公共绿地的构建首先以经济性为前提,注重因地制宜,以减少由于不同地区多方面的条件差异而造成的成本浪费。校园可食景观规划的成本控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首先对校园可食景观进行科学系统的统一规划,建立完善的系统养护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或者过度建设带来的人力物力浪费。力求在可食景观的系统养护管理上做到经济性和简便性,可设计全面的耕作、杀虫、补植系统,有效延长可食景观作物的展示周期。2.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作物进行景观营造,用相对较少的投入来完善可食景观的自然生态,强调耕种作物的自然适宜性,既能展现人文风采,又极大控制了成本。3.对原有校园景观的充分利用,再与可食景观的构建相结合,使原先的景观功能与可食景观不冲突。在此基础上,对校园灰色空间加以最大化高效利用,挖掘出更大的空间使用潜力,减少校园中闲置、废弃的土地,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校园景观的建设中来,创建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

(二)美观性原则

校园景观的空间造景要素包括植物空间的边界、道路、景观节点、主题标志等,整体上应注意空间功能划分与动静分区的原则。在造景植物的选择方面,因为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且颜色、形态与植株高低不一,在搭配时处理不好会使景观区域显得杂乱无章。在对可食景观的植物品种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分布形式和高矮尺度等方面的协调。

平面布局以适宜的情感意向为出发点,规划出以点、线、面等要素相结合的整体景观轮廓,将生长习性类似的植株栽种在大小合适的单元模块内,加以点缀作用的带状或块状单元地块,最终达到热烈活泼的平面布局效果。不同的景观尺度可以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适当的尺度对比能形成较为生动的景观效果。在景观的垂直视角中,高大的建筑与绿植、廊架,低矮的灌木与篱笆、地面的果蔬形成了具有秩序的律动效果,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在景观的水平视角中,应做到整个园区宏观上的色彩丰富和微观上的形态、肌理对比。垂直与水平空间序列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变化和生动的色彩变化,加强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达到视觉观赏效果的最佳体验。

(三)生态性原则

从前期规划到后期养护,造景都需要遵循可持续性原则,也就是生态性原则,包含适宜的作物品种挑选,维护程序得当以及其他一系列流程。在这之中,首要是可食景观植物的挑选,应选择节水性能较强、生长周期长的植物。在考虑景观植物的安排和设计之后,就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地计划分配。在园区的空地可安装储水箱,将雨水收集于箱中用于园区的灌溉,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前期设计与后期维护遵循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可食景观在校园中得以真正持久且高效地永续发展。

四、结语

校园可食景观观念虽然还未广泛地被社会接受但其所拥有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提倡绿色设计的当下社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专业以实践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调查、设计、种植、收获”的全过程,理解设计与实际场地、植物之间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空间认知、农业技术等能力,熟悉各类造景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具体配置法则,深度感悟设计学、美学、景观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对于全体在校师生而言,校园可食景观设计能否得到师生情感上的认同是印证景观设计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笔者据此总结出以下三点感悟:(一)只有通过前期精准的调研,才能了解高校师生对于校园景观的真实感受和真实需求。(二)校园景观设计的成功必须结合特定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使之成为校内师生接纳的、并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的一部分。(三)在校园可食景观设计中可遵循上述三点设计原则来营造,使校内师生获得美的享受,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杨丽珍,盧燕,丁远远,袁佳星.探析可食景观的发展与应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8(2):52-54.

[2]陈勇.高等院校校园规划初探[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3]李园.从“可食地景”到“可食园林”——城市园艺设计的新方向[J].中国园艺文摘,2016(10):125-127.

[4]刘源梓.循环经济视角下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陈詹,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高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