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进行有效亲子沟通

2020-10-12李丽娟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班主任

李丽娟

【摘 要】亲子沟通问题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是每一位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而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逐渐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渴望独自与外界接触,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分歧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除了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需要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班主任

要想有效地进行亲子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的教育理念,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帮助孩子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亲子沟通的原则

(一)学会倾听

大多数家长在亲子沟通中所犯的错误是不会倾听。倾听是家长教育子女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教育子女的一种好的方法。只要沟通到位,教育并不是一件难事,倾听是亲子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父母不能总是因为孩子年龄较小就忽视他们说的话,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而是要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想法。

(二)换位思考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总是自以为是地马上责备孩子,而是应换位思考,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如果总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会逐渐让孩子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机会,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及时暂停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家长要了解如何及时暂停谈话。当自己情绪波动较大,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辞行动,想要说脏话、动手的时候,要懂得及时暂停谈话,避免因为沟通失效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创伤。

(四)明确重点

亲子沟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事不对人。在跟孩子进行沟通时,要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在进行亲子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让孩子理解了什么,亲子沟通的重点也不是如何证明孩子是否做错,而是应该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二、亲子沟通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更多孩子愿意和妈妈进行亲子交流,和爸爸的沟通少之又少。对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来说,即使父母很期望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孩子却有很多话不愿意跟父母说。如果父母仔细追问的话,还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烦闷的心情。还有一部分亲子虽然会时常沟通,但由于父母长期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实际生活关心较少,沟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未能及时了解自家孩子真实的成长情况,无法发挥亲子沟通的真正作用。基于此,班主任可以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通过班主任的介入来帮助亲子构建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班主任指导亲子沟通的策略

(一)家校合作

在班主任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构建家校合作,互相尊重和理解是前提。班主任要做好前期工作,可以家长的心境为突破口,真正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以真心换真心,达到互相尊重和理解的目的,从而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笔者班上有一个孩子,她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而她的妈妈也重点培养了她的这一爱好。在此过程中,虽说孩子的绘画技能在不断地进步,但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就相对较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与家长进行了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提醒孩子家长应多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并通过家校合作,让这个孩子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具备了较强的交际能力。但是,家长也要明确了解,家校合作既可以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也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与家长经常沟通、互相合作,以此来促使孩子更好地发展。

(二)倾听、换位思考

家长不应总是用俯视的角度与孩子进行沟通。从心理上看,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比较叛逆,行为比较冲动。家长不应忽视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应一味地训斥孩子,而是应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乐于倾听,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打开心扉,从而让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虽说孩子的年龄较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大部分父母都认为自己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孩子应当听从并遵循自己的意见,但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摆脱父母的约束。若是父母与子女都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之前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成绩公布之后,明明兴高采烈地带着试卷回家,因为他的考试成绩比上次进步了十分。原以为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却没想到妈妈指着他的鼻子说,隔壁某某孩子考了第一名,考的成绩多么好,自己拿着90分的试卷还好意思来求夸奖?听到妈妈这样的话,明明有点不知所措,而妈妈却没有察觉到明明的心理变化,仍在喋喋不休地进行说教。类似这样的家庭事件还有很多,这致使亲子交流越来越困难,也让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事实上,孩子本来只想让家长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并得到一句简单的夸奖,而不是总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当孩子分享喜悦时,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以此来推动孩子不断进步。

(三)奖罚并施

孩子都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在指导孩子家长进行亲子沟通时,要让家长奖罚并施。如果一味地鼓励会使孩子形成骄纵的性格,而一味地惩罚也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当做到奖罚并施,把握好交流沟通的分寸时,就能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在遇到一些生活成长问题时,也能及时用恰当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不想学习,家长情急之下打了孩子两下,并说了一些过激的话,直到第二天孩子对家长的态度都是不冷不热的。在这时,班主任就可以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很多时候学生渴望的是与父母协商,而不是直接执行父母的命令。在教育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时,家长要把握好分寸,给予孩子同等的尊重,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后,再做相应的判断。

(四)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的。因此,班主任要与家长经常沟通,让家长以身作则,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时,家长要在自己能做到的前提下再要求孩子去做。如果在自己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要求孩子做,当孩子沒有完成任务时直接给予批评,会让孩子心里不服气,从而对家长的管教产生叛逆的情况。所以,为了提高亲子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家长需避免说教,采取身体力行的教育方法,为孩子做好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向父母学习,对父母产生崇拜感。这样还能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切实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亲子沟通时,班主任要引导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个体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有效打开孩子的心扉。进而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以此来帮助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佳.农村留守家庭亲子沟通能力的小组工作实践[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9.

[2]罗玉梅.“同质性问题”学生家长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以“亲子沟通”问题为例[J].江苏教育,2019(88).

[3]彭志敏.浅论初中时期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处理[J].中华少年,2017(34).

[4]朱敏青,李颖茵.儿童绘本在幼儿亲子沟通小组中的运用——以佛山湖景社区亲子沟通小组为例[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0(01).

猜你喜欢

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编制
用关心化解家庭教育中的强迫
智障儿童亲子沟通能力评估的研究进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成长自己 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