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10-12唐晓红
唐晓红
摘 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环节的关键步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空间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养成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创新型学生。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面临的教学困境,提出具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困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9-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42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大,这就要求各学校在开展学生教育时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融入各学科的知识教学中,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程度,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创新性发展打好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数学教学重点,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指导下,建立起正确的创造性思維意识,从而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一、新时代中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面临的教学困境
(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互动能力较差
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开始向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思想方面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课程改革不彻底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理性知识占主导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课,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问题思考,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改革见效不明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习惯保持沉默的态度,使创造性思维培养陷入尴尬局面。
(二)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认识不足
创造性思维可以体现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方面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方面的知识学习都可以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如今部分教师在教学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认识片面,使得教师过于依赖先进的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教学,而忽视了最基础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以至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解放。
(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性较低
主动学习和有效思考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环节,然而在如今的初中校园中,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及时转变自身的学习思路,还处于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中,对探索性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较低,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探究较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课程开展中,想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要前提。教师只有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型数学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创造性数学课堂得以顺利开展。在教学提趣方法应用中,首先,教师在教学问题选择上,要从浅入深,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数学问题,然后在一步步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以便能在吸引学生听课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为创造性数学课堂开展打好教学基础。其次,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个特性,利用教学方法或者教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从而让学生能主动去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也能让教师更加明确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度,方便教师更完善地设计提趣教学课程,使学生建立起对初中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关键步骤。
(二)科学应用数学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所设置出的真实性的数学知识场景,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形象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能立足于实践性数学进行知识应用思考,从而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数学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是当今时代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好教学情境。在情境设立上,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认知范围,最好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情境,来展开情景设置,以便更好地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案例,从网络教学资源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如企业经营利润、日常购物体验案例等,用这些学生能有效理解的教学案例来增加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站在市场管理者的角度上,思考如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使经营利润最大化。这是数学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学生在利润思考的过程中能加深对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运用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时代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上,并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在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也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优势,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探索初中数学知识,这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方面有积极意义。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原因,学生往往都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模式不断向教师身上靠拢,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所了解的数学学习思路都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和局限性,同时学生不敢主动向教师提出质疑,教师也没有让学生拥有太多自由思考的空间,极大地限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新时代中想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提升为教学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才能,活跃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正视自己的教学位置,将以往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转变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能在教师正确的教学引导下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这是创造性数学课堂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控制在一定程度,才能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慢慢养成数学解题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加快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进度。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自思考空间,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探究型的数学课堂建立起来,让学生能依据自身的学习进度以及个性化学习特点,自发地对自身未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以便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意识,推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最后,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念融入课件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结合课件内容进行学习时,能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创造性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将创造性思维教学引入数学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在保证教学理念的正确性中选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能从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直接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获得个人的学习成长。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设置教学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思考引导,通过设置教学疑问或者知识悬念,来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渴望探求数学知识要点,同时为学生指明数学探索方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铺平道路。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时,在小组成员的激烈讨论中,进行思维灵感的碰撞,弥补不同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的不足,并在讨论中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图形的性质和有效应用形式,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对轴对称图形进行深刻了解,并在例题练习与学生讨论中,增加学生的数学思考程度,这是在数学课堂上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
(五)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发散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必经之路,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所谓思维发散,就是不按照常用方法,利用天马行空的思考来解决各项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中,许多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在发现常用解题路径不通时能够及时转换思路,从其他角度進行解题思考,从而在知识联系与解题变式的应用中,对数学题目进行高效解答。可以说,思维发散对学生解决初中数学难点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几何解析问题,教师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发散能力,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几何习题练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几何解题方法进行探究,发现不同角度的解题方法,同时在进行教学讲解时,也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对同一个几何问题采用不同的思考方向,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正确途径。学生在多种解题思考中,既能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打破思考的局限性。从多方面进行数学解题思考,又能让学生从多种解题方法中,掌握一种或多种解题思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增加初中数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创新思维的养成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积极的作用。由于创新思维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活跃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意识,让学生在多角度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较完善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盛晓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12).
[2]孙翠芹.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析[J].考试与评价,2018(12).
[3]张岩.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4]邓广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责任编辑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