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20-10-12李玉河

学周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实效性初中物理

李玉河

摘 要:新课程理念把“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作为新课程的中心原则,提出“改革实则是为了更迭学习被动的现状,机械式的照本宣科,推崇的是让学生热情参与,奋发向上,乐于挖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一览无余地彰显出新的教学内容,演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师生以往交互的方式。总的来说,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学生的领头羊、激励者和导师,而学生则应该摆脱被动的局面,不单单要主动地研习基础知识,还要无所畏惧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兴趣;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9-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9.006

目前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老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优良的教学思路,实现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由以往的不想学变成我要学,向45分钟要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已成为当务之急,更成为众多教师瞩目的课题,本人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一、备好课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备课是教师为上课所做的各项准备活动。备课时教师要参照于学科课程的相关要求及其特点,考查学生現阶段的学习进度,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选用相应的教学器材,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过程、各种教学要素以及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以实验为基础,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足够让学生衍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从心灵深处体验到快乐,这也是追求学习的最高境界。有兴趣的人才会自我激发和自学,慢慢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高昂的兴致,在此基础上把学习效率和水平提升至最高点。初中物理是一门启迪式的科目,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欲望、激情和习性的培养,让学生自信学习、爱上学习、勇于创新,同时还要贴切地设计各类物理实验,突显出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深度解析试验的结果等环节,事先设置好各种悬念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获得“细致地观察、自我探寻、详尽总结”的体验并从根源上感受物理世界的神奇。

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说到底,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人与方式、人与内容、人与手段的活动展现。首先,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努力保持他的亲睦能力,说话吐词清晰,思维逻辑性强劲,有着组织协调的潜力,且在教学中有敏锐的眼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态,明确任务定位,同时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深度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发性、创造性、体验性和知识性,勤于操练头脑、独立思考疑难性问题,显露出学生实践的优越性,让学生能够以激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洞察和体验知识的生成和衍生的过程,实现知识创造和发展创新素质。再则,教师不单单要以身作则传授知识,更要耐心讲解人生的信念,努力成为一名充满热情、期待和受人尊崇的老师。

为了展现教学的实体效果,教师应细致的洞察和掌握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发展特性。参照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足迹,可以筹备与之配搭的教学活动,实现有针对性、量体裁衣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学生还有未被发掘显而未见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向上发展,有大好的能力可以培育,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再者,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他们的个性是千差万别,势必会出现很多疑难杂症,这些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顺利解决。

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者,而是一个个性充盈的人。令人惊叹的教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生活世界,更迭了他们的精神层次,为学生带来了综合式发展的平台。再加之学生有着天壤之别的遗传因素、社会背景和家庭条件的抑制性,故而他们的心理世界丰富多彩。

学生是独立的人。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内心的思绪、别具一格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价值取向的内心世界等。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发式学习、独立感受、自我揣摩、洞察事物的发展足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更迭有效性的关键性途径

现代学术界认为,人类获取知识就是为了更加完美地利用它。在现实操控中,要求学生掌握并领悟知识点,大力度地演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再这样的驱使下巩固知识点和难点。教师在传讲的过程中,在囊括物理问题时应揭示分析问题的关键性思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运筹帷幄解答类似问题,毫无疑问这是更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1.教师应当一览而尽地展现出的思维过程并加以演示。在实践中,教师不应只束缚于传统知识的传讲,只局限于对事物的片面性看法、归整和总结。相反,应该把教学方法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更加注重“思维逻辑性”“遇到相同问题时的思维路径”等,向学生展示教师深思熟虑的过程,让学生耳濡目染,熟练地学会解决和思考问题。

2.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盘托出,演进学生原有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延伸,以及凭借什么样的方法去解惑的能力,最终都是在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完成的。在现实操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揭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赏。假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正确的,并且他们的思维与其他学生的思维趋于同一水平线上,就会勉励其他学生做出榜样。假设这些想法是错误的,那么就要从根源上去纠正,示例其他学生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3.让学生以激情饱满的状态参与教学中去,着力培育创新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凭借的是充盈地教学模式,尤其是学生的思考方式、探讨的路径,以热情的心态参与双边教学活动,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更迭原有的创新思维。

五、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演进有效性的实用型工具

学生思维的出发点通常情形下都是来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惟妙惟肖地、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在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功效。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层层递进地挖掘材料,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内心动态,对实验流程进行恰如其分的部署,创造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凸显出实验的趣味性,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敞开心扉,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课堂操练中,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提出的举一反三的问题,鼓励学生参照于教学内容进行激励的讨论,如此一来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释放,更可以辅助性地刺激学生探索周围物理现象的欲望。在运用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疑惑进行解答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五花八门的意见和建议。爱因斯坦曾经说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让人印象深刻。”唯有自我发掘了问题,才能鞭策学生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探析问题,耐心地解决疑问,有所创新。

六、“以学论教”——全方位的整改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头羊,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更迭现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在新课程理念的驱使下,要求教师做出以下的整改:从纯粹的知识传讲过渡到知识探索,激发举一反三的问题意识;从重视教师教学过渡到重视学生,突显出主导地位的意识;从重申结果演进到强调过程,衬托出操练的意识;从“尊师重道”过渡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变教学方式为个性化,烘托出个性氛围,更迭教师教与学的学习形态,使学生从心底里爱上学习,树立高大上的人生观。从大局上来谈论,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是兴高采烈的,学习态度是否是精神饱满的,假设师生之间出现新的火花碰撞,学生会想、会说、会上课,假设我们能从学生的信息反馈中了解到是否牢牢地抓住了它,充分地了解了它,这些都苛刻地要求教师重新更迭课堂教学行为。

七、精心准备教学设计——为深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强劲的保障

小组备课是精心编撰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性途径。一般情形下,小组课程的准备可以细致地分为以下四大板块:(1)筹建中心发言人。在“明确课程设置”座谈会上发言,内容牵扯的有教材、纲要、终极目标、疑难点、教学形态过程极其手段、课件制作、甄选习题、理论架构等。然后可讨论中心发言人所说的话。紧接着个人或者团体发言,囊括他们的观点和交流。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教研组负责人归整大家的意见,归纳出课程的准备工作并全程录音。(2)撰制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统筹式地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让选修课从根源上纳入教学。(3)认真填写教学反思。教学完结后,对教学思想和举止动作、学生表现、教學成败做理智型的分析。自我内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更迭教学效果不容忽视的途径。(4)课后编撰出新的教学计划。同一个教学计划是十分驳杂的,牵扯的有许多教学反思和讨论。察看班上的实际情况,最终定稿。把以前的经验作为下一个练习的起点,实现层层递进的模式。

八、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演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诠释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举止。简洁易行的教学行为囊括的是能够拉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考察学生的特点和真实详情设计出丰富且充盈的教学形态。

在问题上要采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脑。在训练策略方面主要有精读课和强化课。所谓“精读课”,便是指教师应当语言简明,掌握切入点,彰显出教材的内在规律和属性特点。崇尚思维,解释困惑,理清知识的因果关系,拓宽知识面,运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操练学生勤动脑、动手、动口等,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还可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所谓“精炼”囊括,指的是操练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且精。尽管练习可以提炼技能,但是过度练习会衍生出负面效应,嫣然会成为技能的绊脚石,致使技能大幅度下降,简捷地来说,便是实践中的“高原反应”。示意的目的性、探寻性、针对性、分层性、渐进性、综合性的操练形态,不仅考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永科.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1).

[2]赵强.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版,2013(5).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实效性初中物理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