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
2020-10-12阚钿玉
阚钿玉
摘要:职业院校是开展职业教育和输送职业人才的摇篮和源泉,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加强产教融合、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加速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产业企业发展需求,解决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移动应用开发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1 引言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充分体现学院的办学宗旨,更好地服务企业、回报社会,我院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大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互补互利、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2 “产”与“教”的关系
“产”是指产业、产品、生产。“教”是教育、教学的简称。“产”与“教”原本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但是我们需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职业院校是开展职业教育和输送职业人才的基地,但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自身也有实践操作技术和经验技巧不足的明显缺陷,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大多数学生在参加工作初期不能尽快适应和熟悉企业的生产运营环境和经营模式,需要企业一线技术师傅经过短期的培训、指导和带领才能适应和担任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职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企业发展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不足,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常出现人才储备不足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不协调的矛盾,这就要求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人才储备,进一步加强与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想方设法地寻求与企业生产运营紧密结合的人才,通过职业学院的“订单培养”、顶岗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企业生产实践能力,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就业上岗初期的适应问题,也为企业解决了人才储备不足的眉然之急,实现互惠互利、协同共赢的目标。
3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
深入探索和实施多维度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适时优化专业建设,牢牢把握专业发展动态;二是每年邀请企业高级管理者和一线技术专家参与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参与本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更新,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课程结构,设计课程体系时注意专业知识模块化、理论实践相结合,实训工作任务由易到难、逐层加深的原则,逐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如表1所示。
3.2校企教学互动、共同育人
进一步完善校企教学互动机制,强化企业参与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机制,培养有特色的技能型人才。一是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某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每学期两周的综合项目实训,将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项目、技术人员引进学校,学校提供实训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采用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在企业专业人士和本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下,采取由企业的教师为主讲,本校教师为辅教,实现校企双向教学交流,学校教师可以参与到实习实训课程中来,为企业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及服务;同时,学校教师参与实习实训课程中,可以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度,提高学校教师的项目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前沿技术零对接,从根本上改变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弊端,培养出企业一线真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企业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完成一个企业实际的小项目,让学生对现在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实际开发的项目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为日后自己的发展技术方向提供了参考。企业项目进校,真题真做,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企业的优势教育资源,带动学校的科研和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模式、课程和教材改革,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生按照企业运营环境、项目操作流程,完成实习实训的项目案例,使其基本具备了企业上岗要求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样逐步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
3.3校企共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目前,畢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和极端。对于学生而言,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就业难;对于企业而言,招不到满意的员工,招工难;为了避免此现象愈演愈烈,校企合作,共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为企业和学校搭建起过度的桥梁,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企业也可以在实习实训基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深入了 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挑选优秀的毕业生,满足公司的用工需求,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2)校企合作,共同举办专业技能大赛
专业技能大赛不但可以为企业挖掘科技创新型人才,而且也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还能为学校带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好处,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不错之举。同时也能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定期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总之,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要根据专业自身特点和地方区域人才需求,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开发领域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魏小赟,刘珂,赵芳高职化工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思路的探索[J].云南化工,2017.
[2]胡庆,刘鸿,胡敏.产学结合的工程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
[3]李贞.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究[J].科技教育,2020.